四念處內觀禪

《 四念處內觀禪一》

斯里蘭卡‧明法法師 講釋 2014年4月6日

 

一、念、正念、念處的定義:

:巴利文sati,意思是注意力。

正念:正就是善的意思,沒有惡;正念就是充滿善的心。另外有三種說法;

1. 沒有是非的心

2. 當下的心〈當下的心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3. 當下的覺知。

念處:指心專注的地方。

二、四念處:

心必須專注在四個地方,所以叫做四念處,即以下的說法:

1. 身念處——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上。

2. 受念處——注意力集中在感受上。

3. 心念處——注意力集中在念頭上。

4. 法念處——注意力集中在法上。

關於修四念處修行方法,另外有四種說法:

1. 觀「身」是不淨

2. 觀「受」是苦

3. 觀「心」是無常

4. 觀「法」是無我

:巴利文Vipassanā,這個字可以分兩個,Vi+passanā,或passanā,

       就是觀或是見;加下Vi後,變成是詳細地觀、好好地看、分析地觀。

    為什麼佛陀會提供這個四念處的概念?因為我們凡夫眾生有四種顛倒:

1. 以不淨為淨

2. 以苦為樂

3. 以無常為常

4. 以無我為我

    為了解開這四種顛倒,佛陀才說了四念處的修法。凡夫眾生的四顛倒:觀不淨為淨、觀苦為樂、觀無常為常、觀無我為我。

以觀身不淨而言;身總指所有看見的東西,一切都是不淨,那就是能控制我們的心不顛倒。

以觀受是樂而言;佛法講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凡夫能知苦和樂受,第三不苦不樂受則感覺不到。

在《多受經》講到「受」有108種,在這邊提到的就是三種感受而已。無論有多少種受,依佛法而言都是苦,所以眾生必要觀受是苦。

以觀無常為常而言;一切萬法變化無常,但凡夫眾生認為萬法都是永恆不變的,所以為了解開這種顛倒,必要觀萬法是無常。

以觀無我為我而言;凡夫眾生認為內界的六根和外界的六塵等法都為我、我所有的。但本來那些都不是我、我所有的。它們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一個實體,沒有一個我可言,所以要觀我、我所有的為無我。

什麼是內觀?

有內觀就有外觀,所謂的內觀在這裡指我們身體內部,平時是看不到的,醫生通過開刀或X光照才能看到。而禪修時,由定慧力的緣故,不用開刀我們能看到自己身體的一切狀況。這不是用肉眼去看的,而是用心去觀察的,這叫做內觀。

所謂的以心觀身、以心觀受、以心觀心、以心觀法,就是一心能夠體驗多種境。心也能外觀,不是肉眼看到的,也不是入定或神通得來的,而是用智慧來觀察的。

修四念處的前準備:

四念處的修行方式另一種說法,可以說是止觀的修行。這邊的「止」是「定」,佛教的定分為「身定」和「心定」,身定是從離惡行善方面說的,身體能夠安定下來,來自於不造作惡的行為。如何能讓身體離惡的行為呢?至少要歸依三寶、受五戒,因為戒能培養身心的平靜。戒巴利文為sīla, 意思是說身、口二業的平和。所以不要怕受戒,不要因為怕犯戒而拒絕受戒。正因為會犯戒所以要受戒,用戒來約束自己,用戒來對治散亂的心,所以要踴躍受戒。

歸依三寶指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的意思是相信、信仰。

1. 歸依佛:相信覺悟的境界。

2. 歸依法:相信覺悟的方法。

3. 歸依僧:相信依法次第修而覺悟的人。

三十七菩提分法中有五根,即信、進、念、定、慧根,其中的信根是幫助我們培養覺悟的心,達到相信三寶的力量,堅信四念處是覺悟的方法。

修四念處禪法的過程當中,修行者必要培養主要的兩種法,就是正知跟正念。正知即是覺,所以正知正念也是覺知,知道種種感受的本質或真相。世間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變化無常的,都是由很多因緣條件結合起來的。我們要清楚知道這些因緣結合起來的人、事、物有一天都會變的,它們是無常的。通過內觀的修習可以獲得16種觀智。得到觀智的前提是要修定,但不需要很深奧的定力,只要把心集中在某一目標上,心裡沒有其他的念頭或想法也叫定。

三、觀呼吸與正念呼吸:

內觀修行法中主要方法是觀呼吸,這個方法有兩種:正念的呼吸和觀呼吸。

1. 正念的呼吸:是培養正念及定力,是修定。

2. 觀呼吸:又叫毗缽舍那,是修慧。

正念的呼吸如何做?

呼吸是出入息,也是風的出和入,風沒有相也沒有體,但是可以感覺到。先找到出入息的接觸點,通常在身體有幾個位置,如鼻子周圍、腹部等。初學者可選擇鼻子周圍的呼吸作為目標,選擇一個地方(鼻子周圍或腹部),就執行下去,不要換來換去。

觀呼吸和正念的呼吸的比喻:觀呼吸就好像坐在河岸邊看河,正念的呼吸就如坐在河岸邊看水。河與水物件不同,河把水包含進去了,看河的時候水比較多,所以觀呼吸需要比較高的智慧。

    學習佛法完全要依靠善知識,但是禪修的成就一定依靠自己的能力。

 

《 四念處內觀禪二》

2014年4月12日

 

一、四念處的名稱

四念處的修行方法有好幾個名稱來表達,即內觀禪法、毗缽舍那禪法、四念處禪法。其實四念處不是禪,但不用「禪」這個字,恐怕臺灣佛教徒很難接受,很難懂。四念處修行方法應該說「內觀」或「毗缽舍那」。

甚麼是「禪」?

這個「禪」是中國譯師發明的,在梵文中有個詞叫dhyana,意思是入定,中國古譯師在翻譯dhayana時沒有用意譯,而是用音譯,譯為「禪那」,之後慢慢地後面的那個「那」省略了,只剩下「禪」。因此對修四念處不能說是「坐禪」。那麼要如何介紹它呢?應該說「作觀」。

禪修的修行方法有兩種:即「止」與「觀」。止是安止,那裏能安止?身體的安止,內心的安止。內心的安止,是一種定力。培養內心的定力,雜念減少了,不會有妄想,心清楚集中於一個目標上,所以叫安止。

為什麼佛教徒都想得到內心的安定呢?因為內心很雜亂,妄念很多,一切都搞不清楚,天天不愉快。學佛就是要通過內心的觀察而得到快樂。

每個眾生都想得到快樂,沒有快樂好像美麗的花朵卻沒有香氣一樣,沒有甚麼意義。快樂的方法很多,我們修行人要從內在得到快樂。世間人以聊天、聽音樂、喝咖啡等行為獲得快樂。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和理解不同,我對快樂的解釋你們就不一定能接受,關鍵在於每個人想要的快樂不一樣。我們是信佛、學法、修行,依靠佛法得到快樂。佛教的快樂是內心的快樂,是內心的感受,不是身體的感受。

快樂的感受分為兩方面:1.內心的快樂2.身體的快樂。佛教引導眾生得到的快樂,不是身體得到快樂,而是內心得到快樂,這叫做「喜」。所謂法喜充滿,法是佛陀講的道理,宇宙的真理,無明的人無法瞭解這個法。從佛法上得到快樂,禪修就是因這個而產生。

佛陀出生前印度就有種種的宗教,佛經裏常常看到六十二種外道,他們思想就是讓生命得到快樂,而他們所用的方法就是禪修。

雖然得到內心的樂受,不是身體的樂受,但是內心的力量會影響到身體。佛陀說人身體上的病大多數是由心理的疾病轉化而來,那種心理的病毒一定會傳染到身體,這不是醫生開藥就能好的,好的醫生會通過對話,用語言安慰你。所以宗教界導師都說,人的內心一旦安定下來就能得到快樂。

如何培養內心的快樂?

首先令內心安定下來,因為真正的快樂是從內心安定來的。這個是跟一般人相反的,一般人的快樂是從胡思亂想來的,比如從看的、聽的、吃的、摸得到的等等五欲享受認為是快樂,而不知道其實心安定下來得到真正的快樂。不知道心安定下來會有快樂的人,所以他們不喜歡來禪修。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快樂,在我的生命當中最快樂的事就是禪修。剛開始禪修有一點點苦,忍耐一下,接受它,慢慢適應後生起一點點樂,是苦中之樂。禪修人說「入定好快樂」。當心集中于一個目標上安定下來,身體也變輕鬆了,這種輕鬆不是坐在椅子上,或坐墊上身體的輕鬆,而是由你安定的心所發出來的力量,這是內心安定的喜與身體輕鬆的樂,這兩種快樂是其他世間娛樂所不能比的。

每一天都要培養如何把心安定下來。中國禪宗講開悟,開悟在巴利文或梵文找不到相當的字。再者,覺悟與開悟不同,禪宗提到很多開悟的人,開悟的方法也是不可思議,喝茶時就開悟了!被老師打也開悟了!這些開悟是甚麼?你原先想不通的事突然想通了。因為你的心很亂,所以想不通、看不到萬物的真相,當坐禪時心安定下來後,慢慢明白和知道許多事情,這是最好的智慧。想通後內心就會有快樂生起,並不斷的享用它,這是中國禪宗對禪的修行方法和功效。

四念處或毗缽舍那修行方法並不是這樣的,四念處強調觀智,觀是看、觀察、覺察。觀察什麼呢?觀察當下發生的一切,在哪裡發生?就在色法和心法中發生的事,發生什麼?就色法的生滅、變化無常;心法的生滅、變化無常。

二、思擇力與觀察力

用心來觀察的時候,先要讓內心培養兩種力量:一是思擇力、二是觀察力。思擇力的內涵是甚麼?你能在當下決定該做、不該做的事情,不是思考後決定的,這就叫思擇力。也就是說思擇力是當下決定,當下能處理的。有這種能當下處理事情的人是有智慧的。修四念處就在培養這樣的思擇力。例如,你注意呼吸時,同時聽到美妙的聲音,心隨著聲音而動,並貪戀那個聲音,就會忘記注意呼吸了。如果你有思擇力,當下就知道不該隨聲音而轉。

欲界眾生享受欲樂,還有煩惱欲樂(凡夫無論喜歡、不喜歡都是煩惱,對煩惱內心的反應叫做煩惱欲樂)。學佛的目的是要消除煩惱,消除煩惱必須培養思擇力,用佛教的理論來思擇甚麼該想、甚麼不該想、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不是依照自己的意思行事的,那才是正確的。凡是生起貪、瞋、癡等惡念、雜念都是不該做的,該做的是佛教所說的善業。佛教的修行是轉念,把惡念轉為善念,把不淨念轉成淨念。

    如果禪修、打坐適應以後,整個生活都處在打坐過程當中。心念處即轉念頭,用強的思擇力去轉惡業為善業。

禪修者必須培養的第二個力量是觀察力。思擇是選擇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其次還要觀察,觀察現在所面對事情的真相。比如說,惡業不去做了,再注意善業。善業也是許多因緣和合,它不是永恆不變的,那也不用對善業執著了。現在有很多法會,但並沒有讓人減輕煩惱,反而是法會越多煩惱越多。學佛修行本來是要得到內心的自在,要從煩惱束縛中得到解脫。應該對自己所參加的法會、做早晚課、拜佛供佛、誦經等培養思擇力。培養思擇力和觀察力,能對治世間凡夫欲樂及煩惱欲樂,因此你能得到佛教所說的「出離樂」,是內心的喜與身體的輕鬆。

雖然禪修可能讓身體健康,但不要忘記釋迦牟尼佛要我們禪修的目的是圓滿的智慧,不是身體健康。佛陀時代沒有共修,都是個人在森林裏打坐,所以不能依靠別人,要依靠自己。圓滿的智慧不能依靠別人得到,佛陀講的快樂也不是外求,是從內觀而來。依靠外面得到快樂的人,像乞丐一樣,甚至比乞丐還差,乞丐向別人乞討可以得到錢,而內心真正的快樂,你永遠無法從別人那裏乞討到。

三、注意呼吸培養正念

正念也是內心的安定,把呼吸當成是目標,集中這個目標不離開,就能培養正念。呼吸是風,風從鼻孔出入,出入時鼻子有塊敏感的地方,能感覺到的地方稱為「鼻淨」。另外,眼睛能清楚看到的地方稱為「眼淨」。呼吸時注意鼻子周圍,一開始不需注意鼻子裏面,應注意鼻子外面,因為注意裏面時,會因為出入風帶有的香味或臭味而生起分別,心念就會跑掉。因此注意鼻子外面,它沒有能力分別香或臭,也不用注意不同的鼻風現象,只要注意鼻孔周圍風出入的接觸點。如果不明顯的話,停止呼吸→開始呼吸﹝這時集中注意力抓住接觸點﹞,還是不很明顯的情況,隨氣息的出入而默念進去……出來……進去……出來……,默念只是標記,這是方法,也不要過度依賴標記,能直接觀察接觸點最好。

四、三種定蘊。

修毗缽舍那禪法注意呼吸培養三種定蘊:

1、精進:不斷地練習,注意呼吸培養正念,心跑掉了把它拉回來。心往往跟我們的修行作對的,總會跑掉,但我們不要被它打敗。

精進過程有三種:

(1)初法精進

(2)持續精進

(3)圓滿精進

開始注意呼吸不讓心跑掉是初法精進,但我們的心往往不到幾秒就跑掉了,凡夫的心本來就是這樣的。當心跑掉了,把他拉回來繼續注意呼吸,三、五分鐘又不知不覺跑掉了,再拉回來集中呼吸,叫持續精進。妄念逐漸減少,慢慢集中呼吸達幾分鐘…一小時…幾小時,是圓滿精進。

禪修過程中一直保持精進的力量,也變成內心的定,包括在定蘊之中。精進是波羅密,沒有以上三種精進達到內心的安定,無法圓滿精進波羅密。

2、念:是當下的心。

3、定:內心的寧靜、平靜。

心沒有安定無法觀,完整的觀察才能培養智慧。修定能得到智慧,四念處禪法意旨就是在修慧,不是修定。

【比喻】

修定得到的智慧,好比修行人在家得到的智慧;修觀得到的智慧,好比修行人外出得到的智慧。因為出門瞭解的智慧比較寬廣,所以圓滿的智慧要修觀。但是沒有正念無法修觀,故毗缽舍那禪法先注意呼吸培養正念。有定的心就像乾乾淨淨的水一般,看得清清楚楚。

    修四念處必須先培養正念,也等於開始修八正道當中的正念。

五、為什麼培養正念要注意呼吸?

因為呼吸是可以依賴的方法,離開呼吸我們就死了。臨終的時候也要觀呼吸,才能夠讓內心安定下來,但是如果你平常沒有練習,到了那個時候根本就沒辦法用上,這個好像「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一樣。

修行法門很多,如何判斷是否正確?能消滅貪、瞋、癡的修行是正確的法門,反之增加貪、瞋、癡則是不正確的法門,須培養思擇力去作抉擇。佛告羅睺羅尊者:對自己有幫助、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是善業,應該去做。選擇了方法,要不斷的練習,培養智慧的心不要停下來。因此,真正的修行人沒有休息。所以古人說:吃飯是禪、喝茶是禪……生活處處是禪。你適應這個方法後,一切生活都在禪修當中,注意色法和心法、注意身體種種行為、注意內心種種變化,你哪有時間打妄想?

假如沒有正念,每一念都是妄想,每一剎那都在造業。如果每一剎那是正念,那麼每一念都有功德。正念如同陽光,破除無明黑暗。眾生因為沒有正念,所以一直造惡業。沒有正念的拜佛、念經,其實沒有功德。達摩祖師初到中國,梁武帝問供僧、建廟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回答他:毫無功德。為什麼呢?因為梁武帝沒有正念,所以沒有功德。佛教修行完全依靠正念。

六、正念如何落實?

坐禪:注意呼吸(進去;出來)

行禪:走路時注意(左腳;右腳)

其他如拿杯子、泡茶、喝茶等行為要專注一心,心跟行合為一體。日常生活做任何事,心行合一,才能培養正念。每一剎那都在當下,不會注意到別的,注意到別的顯示正念的力量還不夠。注意當下,正念當下的每一念都是新鮮的。

禪修成就或失敗都是自己過去造業的果報;若修行不順利,不要生自己的氣,要耐心等待,因為妄想是自己過去造的業,應對自己培養慈悲心。若修行成就,心安定下來,也是接受自己曾經作過的果報。
 

回目錄

 

《大念處經》 

2014年4月20日

《大念處經》的內容告訴我們如何練習四念處。

《大念處經》屬於《中阿含經》,《阿含經》有四部:《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巴利文不叫阿含,叫Nikāya,是「部」的意思,《長阿含經》叫Dīgha-nikāya(長部),《中阿含經》叫Majjhima-nikāya(中部)。

《大念處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拘樓國,名劍磨瑟曇之拘樓人市鎮。當時,世尊告諸比丘說:「諸位比丘!」比丘們回答:「世尊!」之後世尊如是説:「諸位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聖道,體證涅槃的唯一道路,就四念處」。

每一部經開始都有「如是我聞」,「我」是阿難尊者,大家都很熟悉,阿難尊者聽過佛說所有的法,這句話是作個證明。佛陀涅槃三個月後,第一次結集,比丘眾聚集討論佛陀教導的法,有五百阿羅漢參加,由阿難尊者誦經。大部分的經開始都有「如是我聞」,但也有部分經開頭沒有這句話,於是有些人說:「經文開始沒有『如是我聞』是非佛說」,我們現代人應該沒有資格這樣說,當時我們並不在場,經文都是依靠高僧大德流傳下來。

拘樓國,是現在的新德里,佛陀時代拘樓國的人頭腦特別好,聽聞理論很快就能了解,所以佛陀為他們開示這部經。佛陀講經對像是諸比丘,有些人認為佛陀講經是為出家眾講的,不是對在家眾講的,所以其中內容也是出家眾修的,不是給在家眾修的。不是這樣的,要知道經典中的比丘是專門聽佛說法修行的人,他代表佛陀的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場的聽眾很多,以比丘作代表來稱呼,事實上諸比丘代表四眾弟子。

在本經文上說:「諸位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聖道,體證涅槃的唯一道路,就四念處」。用一個方法解決這麼多問題,可見四念處是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令眾生清淨」表示眾生都是不清淨的,如果你修學這個方法,就能讓內心清淨。因為貪、瞋、癡、傲慢、嫉妒等等煩惱讓心不清淨。所以我們的心是否清淨是自己可以決定的,我們的身、口、意都受心的影響,當下的心没有煩惱生起時,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就特別端正、莊嚴、可愛。

生命的痛苦從心的不清淨而來,不清淨是六根的問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好像六種工廠,它們的工作不一樣。眼的工廠處處看,耳的工廠時刻聽,鼻的工廠繼續聞,舌的工廠天天嚐,身的工廠時時刻刻觸,意的工廠剎那剎那想,這個太厲害了。製造的產品也不一樣,貪、瞋、癡、傲慢、嫉妒心種種煩惱。《阿毗達磨》裡面說,一個凡夫眾生的內心會產生1500個煩惱,所以眾生心是不清淨的,一切痛苦是從不清淨而來。

身體的苦受是「苦」,內心的苦受是「憂」,學習四念處這個法門,能夠滅除身體的苦、內心的憂。生、老、病、死是身體的苦;內心的苦受如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我們平日生活上的苦中,大多是求不得苦,因為不滿足,希望得到,故內心充滿貪心,主要三種煩惱當中貪欲在第一。又因得不到容易生氣,被別人拿走也生氣,這是第二種煩惱瞋恨。貪、瞋二者的起因是愚癡,如果你有正念正知,當下不會有愚癡。「知道貪念生起,知道貪念生起的因,知道貪念消滅,知道貪念消滅的方法」。如何知道以上四法?先把內心的愚癡用正知正念來消滅。

    修行方法就是培養正念,用正念可以消滅內心的其他念頭,離開內心的憂惱。內心憂惱不生起或完全消滅了,身體不會有苦受,所以先把內心的憂惱處理掉,才能消滅身體的苦受。為何會老、病、死?答案是因為有「生」,你已經出生了,所以要面對老病死。不想面對老病死,要先把它「生」的因處理掉。但是這一輩子我們已經種了這個因,只有乖乖面對老病死。你不想繼續受苦,就不要再種「生」的因,這個因從不清淨的心來,它讓我們生生死死。現在我們可以決定不再受生之苦,就要修四念處的方法來超越它。

    成就聖道是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佛道。想成就聖道也要學習這個方法。無論修須陀洹道、果;斯陀含道、果;阿那含道、果;阿羅漢道、果,最後的目標是要體證涅槃。

如何證得涅槃?除了證得四果阿羅漢外,凡夫眾生都不能真實瞭解。高僧大德傳書裡講的涅槃,只是文字解釋,依靠文字我們永遠無法體證涅槃。涅槃用文字來表達,也達不到佛陀的本意。有些人認為死了可以得到,有些人認為是一個國土,有些人說:「佛陀進入涅槃」是進入一個地方…。涅槃不是一個地方、不是一個國土、涅槃不在東方、西方。簡單的說,止息煩惱是涅槃;消滅煩惱是涅槃。我們凡夫心裡面時時刻刻生生滅滅煩惱,止息煩惱的生滅,就是涅槃。涅槃是我們內心的改變,不是能看、能摸的東西,不是上師能給予的,也不是佛能給予的,而是自己找到內心的改變。這樣的話,涅槃不是很遠,涅槃在我們心裡面。

    「唯一道路」代表只有一條路、一個方法,早期佛教沒有很多條路,沒有很多修行方法。那個時候成就的人很多,聽佛陀開示幾句話就覺悟了,因為他們依照佛陀所說的法而修,所以能夠成就聖道。如何能夠成就聖道?先把你的心變成清淨的,然後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聖道。這條唯一的道路非常深,但沒有任何叉路,可以直達這條路,絕對不會迷路,時間長或短要看自己,別人無法代替。

   《阿含經》也說一乘道,所謂聲聞乘、獨覺乘是看他的果而說的,一乘道不是看他的果,是看他的方法。無論聲聞、獨覺、佛的目的都是涅槃,這條路一直到涅槃,引導趣入涅槃,是唯一道路。體證涅槃的唯一道路,就是四念處。

 

         何謂四念處?於此,比丘

安住於身,隨觀身體,精勤、正知、正念,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安住於受,隨觀感受,精勤、正知、正念,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安住於心,隨觀心識,精勤、正知、正念,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安住於法,隨觀諸法,精勤、正知、正念,去除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如何安住於身?受戒持戒,遠離惡業。至少遠離五種惡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安身就是從受戒持戒而來。

    如何安心?即培養內心的定力,不斷培養把心集中於一個目標上,不要讓它動亂而生妄念雜念,沒有妄念雜念只有一個念,這就是定。你能安心安身,才能安住。

    開始用正念來注意呼吸,同時觀察身體種種變化,叫做安住於身。安住於身後,隨順觀察身體,過程要精勤、正知、正念。上個星期講的定蘊的涵義:1.精進2.定3.念,即是此處的意義。精進是不斷的努力、用功、不放棄。但想要得到世間的利益而變成有努力,這不叫正精進,而是想要體證涅槃的精進才是八正道的正精進。

    「正知」是正在的覺知,正念是一直接觸目標,正知正念是在一起的。集中呼吸時,覺知呼吸,正念就是呼吸。正念是當下的心,當下的心如法,你注意身體知道它的變化。比如說,學員坐禪時,本來注意呼吸,正念的在呼吸,突然知道腳痛,知道痛當下的心是正念,第一次知道痛是正念,然後接著你不高興這個痛,它就不是正念。如果你沒有生起喜歡、不喜歡的心,不去動這個念頭,直接去觀察知道這個痛,它是正念。所以,禪修時聽到甚麼聲音、感覺到甚麼情形,我們心裡念:「知道、知道」,這是當下的心。感覺很熱,感覺是當下的心,不是身體很熱,所以不用開冷氣,可以省很多錢,一切都是這個心。布施有多少功德,看當下的心,拜佛有多少功德,亦是看當下的心。

    禪修的時候,佛陀教導我們要保持正念,沒有正念,惡念馬上就跑出來了。禪修的功德從保持正念來,正知正念是為了除掉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佛陀講四念處都沒有提到世間的利益,那是令凡人增加欲望的利益。現在常聽到一日禪、七日禪、十日禪…,是我們自己發明的,佛教歷史上是沒有的。有人希望短短時間內,學習佛理,完成整個修行過程,之後成就聖果,達到解脫目標,但是講四念處課程,真正能體驗不能只是聽聞禪師的指導,前面一段你沒有去做好,後面一段就完全聽不懂。這部經文的內容是依文字上解釋,很多地方還是沒辦法掌握,須依靠自己去修,禪修的成就是看我們投入的時間。以後大家一定要參加比較長時間的禪修,才能慢慢體驗出它的效果。今天開始講觀身的部分。

身隨觀念處

入出息念

    前兩次上課講的是正念的呼吸,現在講的入出息念與它不一樣,入出息念也可以說是正知呼吸。正念的呼吸是念頭集中在呼吸上,不斷的培養內心的定。若沒有做好正念的呼吸,就完全掌握不住正知呼吸,也不知道到底講甚麼,即使懂也是文字上的,當你試試看怎麼去做,那時你心中自然而然會自己去標記,標記很清楚時就認為是正知呼吸,為達到這樣的狀況,需要花一段時間。

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身,隨觀身體?於此,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隱僻處,結跏跌坐,端正身體,置念面前,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前往森林、樹下或隱僻處,是指找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地方,自己一個人禪修,這些地方能專心的修。現代人的生活中物質很多,好像很方便,但是真正開始禪修時,才會發現這些東西皆是障礙。開始修行時,千萬不要把生活的習慣放在修行上,而是要把修行的習慣放在生活上。想想看,自己甚麼時候能夠單獨生活於森林樹下?甚麼時候能離開家?甚麼時候能真正放下?因為時代變化,以前要放下的東西比較少,現在要放下的東西比較多。現代人甚麼時候能放下內心的貪、瞋、癡?只要自己的心下決定,任何事還是可以達到。環境也能提供我們很多幫助,在家裡固然可以打坐,但是到佛堂打坐感覺不一樣。聖地令人歡喜,或在佛堂裡放了諸佛菩薩像,我們自己的心裡有感覺,諸佛菩薩會幫助我們,內心受不到外界的障礙,因此心非常容易安定下來。到森林裡感覺又不一樣,能讓心安定,環境沒有提供給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所喜歡的,生活在遠離城市的環境內。

    我們第一、二次課程,就是練習正念的呼吸。上面的那一段「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即是正念的呼吸,培養內心的定力,下一段是真正開始修毗缽舍那禪法。

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

    這裡告訴我們原來我們呼吸有長也有短,多少人知道這部分?呼吸就是呼吸,哪知道它是長是短?正知呼吸就是真正要知道呼吸的真相、呼吸的自相。呼吸的自相是長或短,熱或冷等不同的現象,注意呼吸有不同的現象發生,那些現象是剎那剎那生滅,你要去瞭解這一切。由於你的心會離開目標東想西想,如果前面所講的精進、念、定三項沒有做好,則無法正知呼吸,沒辦法覺察到呼吸的長短。為什麼我們須要了知呼吸之不同的現象?因為我們對呼吸的概念是不正確的,我們以為呼吸就是生命、活力、靈魂等,卻還不瞭解呼吸的真相,很少人理解呼吸就是風,你要去瞭解它就要正知呼吸,多多去觀察呼吸出入。我們認為從母胎出來到現在,呼吸(風)一直流續下來不曾中斷,覺得生命可以活得那麼長壽,我們沒有呼吸是生滅法的概念。呼吸的自相也是生生滅滅,也是因緣和合的。它不是自然來的,不是某一種力量來的,也不是我自己想呼吸就呼吸,不想呼吸就不呼吸,它不是我能控制的,這不是平常生活能瞭解的,甚至有時我們會喜歡它,比如常聽到有人說:「這邊的空氣非常好,要多多呼吸啊!」你要真正瞭解它的自相,就要多多觀察,正知入息,正知出息。如果你保持正知正念,你出的息與你入的息,就完全不一樣了。真正觀察到它不一樣的地方,你會有感覺,你慢慢可以瞭解而增加智慧,也可以說呼吸是因緣法。

    呼吸的因緣是甚麼?為什麼有呼吸?外面有風?如果有風沒有鼻子也不能呼吸。如果風和鼻子在一起能呼吸,那麼死後有風和鼻子在一起卻不能呼吸。你需要觀察它的因緣。當你找到它的因緣,要去看是永恆的還是無常變化。你吸的氣不一定出來,你吸的氣不是剛剛出的氣,你出的氣不是剛剛吸的氣,能體驗到嗎?你一直去觀察,慢慢去瞭解呼吸的真相時,就能揭開對生命、對世界不正確的概念。這個時候你可以瞭解,假如不能呼吸的話,生命想要依靠某某力量、某某人是沒有用的。我們一天24小時大部分都是不知不覺的呼吸,完全不瞭解呼吸的真相,四念處禪法正知呼吸的目的是要瞭解呼吸的真相。你體驗到什麼,我不會跟各位講,要你自己知道。所以禪修的經驗千萬不要跟人家分享,佛法可以跟人家分享,修行方法可以跟人家分享,生命經驗可以跟人家分享,禪修經驗千萬不要跟人家分享。以禪修經驗想幫忙他人,其實,他人也得不到,因為他根本不在我們的範圍內。

「我覺知全入息身而入息。」他如是訓練自己,「我覺知全出息身而出息。」他如是訓練自己,「我覺知寂止身行而入息。」他如是訓練自己,「我覺知寂止身行而出息。」他如是訓練自己。

    第一種是覺知呼吸的長短,第二種是覺知全身的入、出息。入息有開始、中間、最後這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都可以覺知,表示可以覺知全身的入息。出息也有開始、中間、結束這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都可以覺知,表示可以覺知全身的出息。全身是呼吸的身,不是身體的身。有時你可以察覺到開始,不知不覺就結束了;或者可以察覺到結束,但是開始察覺不到。因為你察覺到吸氣的結束,馬上要察覺到吸氣的開始,所以大家可以瞭解到你的正念要強,定力要深。沒有這兩個部分,你無法做好禪修,因此禪修要一步一步來,第一步做好,才能做第二步,第二步做好,才能做第三步。

「我覺知寂止身行而入息」經文中「寂止」是自己感覺不到呼吸,難道感覺不到時就沒有呼吸嗎?還是有。可是我們察覺不到,這叫「寂止身行」。

    覺知呼吸要如實的觀察,不是一次覺察到就滿足,你要不斷的練習。比如說靜坐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內你覺察到一次呼吸,其他都沒有了,應該要不斷的練習,練習愈來愈多你會進步,進步到一個小時內,每一剎那都覺知呼吸,每一剎那呼吸的轉換都非常清楚,非常清楚呼吸的時候,內心不會有別的念頭,只有覺知呼吸這一念,這就是正知正念。這時佛陀用一個比喻來解釋。

如熟練的轆轤匠或他的學徒,在做一個長的轉動時,了知:「我做一個長的轉動」。在做一個短的轉動時,了知:「我做一個短的轉動」。諸位比丘!如是,在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我覺知全入息身而入息。」他如是訓練自己,「我覺知全出息身而出息。」他如是訓練自己,「我覺知寂止身行而入息。」他如是訓練自己,「我覺知寂止身行而出息。」他如是訓練自己。

    轆轤匠這種工作人,現在幾乎沒有了。他一定要注意作的轉動是長或是短,照顧火的溫度,隨風讓火增加,不然他的作品不會完美,這些他要非常清楚。如同我們呼吸一樣,也要知道它是長還是短,在自然呼吸當中要覺察到它的真相,但不要破壞它的自然性,只是在旁邊客觀的看,覺知呼吸過程它是長還是短。

如是,他安住於身,隨觀內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外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內、外身。他安住於息身,隨觀生法;或安住於息身,隨觀滅法;或安住於息身,隨觀生、滅法。

    「內身」是指我們自己,「外身」是指他人,我們自己觀呼吸時能夠了知呼吸的種種現象,同樣,須要了知他人也呼吸,其呼吸也會有種種現象,其實,首先內觀做好,才能夠做外觀。另外,「內觀」是指我們自己的身體內,「外身」指身體外,因此可以說,所呼的氣之開始和中間是身內,它的結束是身外,同樣,所吸的氣之開始是身外,可能它的中間和結束是身內,隨觀內、外身是如是觀。佛陀告訴我們觀察自己是為甚麼?破除我相。觀外是為破除人相、眾生相。呼吸的全身有生滅,通常一開始僅觀察它生,觀察不到它滅,有時觀察到它滅,觀察不到它生。這部分訓練很久也許能同時觀察它的生滅,所以經文上說「安住於息身,隨觀生、滅法。」這樣的方法為了甚麼?他建立起「唯有息身」的正念。

他建立起「唯有息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身,隨觀身體。

    這時你只有呼吸而已,沒有別的東西存在,建立起「唯有息身」的正念。你體驗到了只有呼吸,沒有別的概念、沒有別的自相,表示這就是無我。那個當下,你感覺不到我的存在,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感覺不到五根的存在,感覺不到五蘊的存在,只有風,只有呼吸的存在,這就是當下的「無我」。因為,那時你的概念裡沒有「我」。如果心念一動,「我」又來了,所以你要常常練習。如果你沒有「有我」的概念,沒有「我」的存在,種種惡念都不會生起,沒有惡念生起的話,你不會造業,也不會有惡業的果報。如果你沒有用歡喜的心去執著它,只擁有捨心(不造惡業、不造善業的心),事實上造惡業或造善業,都會讓我們繼續輪迴。所以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那個智慧是無我。如此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現在可能大家的感覺是,佛陀所講的解脫並不是很遠,佛經裡面所講最好的境界,我們真的可以做得到。
 

回目錄

 

身體姿勢證

2014年4月26日

    今天要討論的是「身念處」。修行「身念處」的方法當中,主要部分是正知的呼吸、觀察呼吸,同時,我們可以觀察身體的種種動作,今天討論的是身體的姿勢。

    毗缽舍那就是「觀」,當我們繼續理解時,還會說更深的「觀」。「觀」是用心來做的,並不是用肉眼來看的,但是用心來觀的時候不是像看萬物的外表一樣,比如說看佛像,當眼睛閉起來時,也能看到佛像,這種現象也有人說是用心看佛像,但並不是我們現在講的“用心看”的意思。外面的佛像記在我們心裡,記在哪裡?就是五蘊當中「色、受、想、行、識」的想蘊。所以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想,聽到的一切都是想,這些我們都認為是記憶。記憶裡有這個聲音,我們可以分辨出來一部車子的聲音、哪一個動物的聲音、哪一個人講話的聲音,可以分辨得出來,但是你從來沒有聽過的聲音,你無法分辨出來,這表示聲音的樣子本來在你的「想」裏面,記憶裏如果沒有這個東西,就分辨不出來。這個記憶是什麼?是五蘊當中的「想」,它好像戴墨鏡一樣,戴墨鏡看世界都是黑色的,但我們不能說,看到的萬物都是黑色的,旁邊的人都會說萬物本來不是黑色的,各有各的顏色,因我戴黑色的墨鏡,所以我看到一切是黑色的。五蘊中「想」有甚麼,我就看到甚麼,好像戴墨鏡一樣。所以用心來「觀」跟用心來「看」是不一樣的,不是「想」裡的東西跑出來給我們看。毗缽舍那修行方法主要的動作就是觀,觀是用心來觀,被觀的對象就是色法與心法。

    觀是觀察色法與心法觀的第二個意思,是觀察那些色法、心法的無常、苦、無我。以此定義來講,毗缽舍那就是看萬物的無常、苦、無我。一般而言,用肉眼來看看不到(外面的萬物可以看到),用心來看也是「想」裡的記憶。毗缽舍那所講的觀,不是前面提到的兩種,而是直接去看它的無常、苦、無我,也就是佛教所說的三法印。

    無常、苦、無我不是究竟法,它是世間法,為什麼不是究竟法呢?因為無常、苦、無我也是我們心中的一個概念而已,一個念頭而已,它們不斷在變化。究竟法沒有這樣的現象,所以色法、心法就是究竟法,阿毗達磨提到四種究竟法:色、心、心所、涅槃,這些都是究竟法。我們去觀察究竟法的現象,尤其在四念處禪法主要的目標是觀察色法、心法,多多去了解色法、心法。這時我們用正念來觀察,正念就是當下的心,正念充滿了三種法,也就是定蘊裡的“精進、念、定”三種法,這三個要在一起才能夠培養正念,不斷的培養正念時,自然而然心會安定下來,這是內心的定,定的作用是讓心集中一個目標,集中的目標是色法、心法。一直集中觀察色法、心法時,可以了知它的真相,真相也就是無常、苦、無我修行四念處毗缽舍那禪法,最後得到的智慧就是三法印。

    你不斷的練習四念處,可以了解萬法是無常、苦、無我這三法印。因為眾生都是顛倒的,他的概念是常、樂、我,一切都是永恆不變的,一切感受都喜歡是樂的,一切都是自我中心的。所以,我們看外面的世界、聽別人講話、熟悉別人的意見,這些都是「自我中心」而作的,都不會離開「我」的範圍。以佛法來解釋,這三種都是一個概念,尤其是這個「我」。「我」在哪裡?其實,我在你的心中。「你」在哪裡?你在我的心中。「你」「我」「他」都是心裏跑出來的概念,那種概念是不正確的,因為所謂的「你」「我」「他」這些對象,並不是永恆不變的,是由很多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以後在法念處會詳細解說。

    佛教講正見、邪見二種見,正見是無常、苦、無我;邪見是常、樂、我。凡夫眾生都在邪見當中,不正確的概念當中,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習四念處,目的是脫離“常、樂、我”不正確的概念。修行的過程有四種果: (1) 須陀洹(2) 斯陀含 (3)阿那含(4)阿羅漢。初果“須陀洹果”如何得到?就是要破除「我」的概念,破除對修行的執著、消除了內心的疑惑,完全消滅了前三者;而且壓伏了貪、瞋、癡(並未完全消滅故稱壓伏)。破除了邪見當中的「我」,而能達到「無我」時,須陀洹果的門就開了如何得到這樣的智慧?我們要去觀察「我」的概念,我永遠不會對「你」講是「我」,或對佛像講是「我」,眾生「有我」的概念是從身體來的,如果沒有身體,就不會有「有我」的概念。例如,對身體的感受說:“我不舒服、我好痛……”,身體是色法,另外一個是心法,例如:我在想、我認為、這是我的意見……,依照佛教的智慧,這些都是妄想。我們對佛或者對法有什麼樣的概念,這也都是妄想。妄想怎樣變成正確的概念?要用無常、苦、無我的概念來觀察,所以,對佛有無常、苦、無我的概念,就不是妄想。

    我們常認為佛陀是永恆存在的,但是佛法講一切萬法都是無常變化。一切萬法包含佛、法、僧,故佛陀講阿毗達磨時在究竟法裡不講佛、法、僧,但講色法、心法、心所、涅槃,這表示佛、法、僧不是究竟法,也包含了無常變化的萬法。所以用佛像的概念來講,佛不是永恆存在的,他也是變化無常的。用人間的概念來看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離開世界兩千六百年了,表示用外貌來看的話,他是無常變化的。如果用無相來看佛,佛就是覺悟,你還未達到覺悟之前,這個覺悟的概念是無常變化的。因為概念是從心中生起,這些念頭都是妄想,念頭生生死死,如果你用覺悟這個概念來看的話,它也會變化的。你知道覺悟也是無常變化,了知無我的概念就是佛,所以用相貌來看佛是無常的。對身體來說是我,我看到一切都是我的,想到的一切都是我的。對萬物有執著心,如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都變成是我的,所以要圓滿達到無我的智慧,要從身體開始了解。

    四念處第一個是觀身念處。第一天講的觀身跟現在講的觀身是不一樣的,第一天講觀身是用心觀察這個身體;現在講的觀身,要用無常、苦、無我的概念來看這個身體。修無我的法,是看這個身體不是我的,不是永恆的,它是剎那剎那變化無常的,這樣概念的觀察不容易。一般生活中,關我的事、不關我的事就有差別,關我的事煩惱很多,不關我的事則煩惱很少。能不能對身體說不關我的事?所以,無我就是內心裏的一個改變,不是佛菩薩加持就能變成無我。

    禪修時,感覺身體不存在,很多人認為是無我,真的有沒有無我,注意看當下的心,當你感覺身體不存在時,馬上跑出來一個怕的念頭,怎麼辦?我不見了!於是「我」的念頭又來了。有些人注意呼吸,感覺不到呼吸,抓不到呼吸,害怕生命不存在,「我」又回來了。你一直沒有注意感覺不到呼吸的狀況,沒辦法體驗到享受身體不存在的感覺,當感覺身體不存在時,馬上想:怎麼辦?「我」又出來了。想要把有我的概念除掉是不容易的,因我們一直習慣有我的概念,想要達到無我須要多多了解身體的真相。多多去觀察了解色法、心法的真相,這就是正知。「觀」就是觀無常、觀無我

    佛陀鼓勵我們在生活上要時常培養無常的概念,無論遇到任何狀況,都用無常的概念來看待問題,就不會受情緒的影響。日常生活培養無常的概念,讓五蘊裏的「想」都變成無常,「想」充滿了無常,不要去執著它,不要想去得到它,因為你知道它會變化的。不僅如此,所有色法、心法也一直不斷在變化。西方哲學家說“一個人不能看一條河兩次”,為什麼?因為河水一直流下去。佛說,不管看一次、看二次,不會是同一個人。前者講的是外境的變化,後者講的是內心的變化無常。

    生命主要的二種因素,就是色法跟心法。凡夫講的「我」是誰?色法跟心法。五根:眼、耳、鼻、舌、身是色法;意是心法。我們對萬物的理解,包括對身體的理解,都是心中創造的概念或思想,我們被束縛無法自由。譬如說,遠遠看見一條繩子,靠近去看它是很多螞蟻排隊在走,看這身體也是如此。對身體遠遠的看是一個個體,靠近的看有很多微細的東西在一起。如果詳細的看這個身體,看不到當中的獨立個體。佛說無我的智慧,用類似的概念去理解。對身體的誤解要破除,必須了解身體的真相。「我」對身體來講,是很多因緣和合的。下次課程會講。

身體姿勢證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行走時,了知:「我正在行走。」站立時,了知:「我正在站立。」坐著時,了知:「我正在坐著。」躺臥時,了知:「我正在躺臥。」無論何種姿勢,皆如實了知。

如是,他安住於身,隨觀內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外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內、外身。他安住於身,隨觀生法;或安住於身,隨觀滅法;或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

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身,隨觀身體。

    我們的動作無論躺著、走路、坐著、站著,這些每一個姿勢都要了知、知道。我坐著時我知道我在坐;走路時我知道我在走路。如果你真的知道你正在走路的話,就永遠不會跌倒,也不會碰到任何障礙,也不會感覺很累,可以端正的走。你坐著時,真正知道在坐的話,不會感覺腳痛、腳麻,不會覺得有障礙出現,這裡我們了知走路,跟一般所講的知道有一點差別。

    中國禪宗有一則公案,有一天弟子問禪師:「師父:你天天說禪修,到底什麼是禪?」禪師說:「來,喝茶。」師徒二人就一直喝茶,沒有答案。第二天弟子又問禪師:「什麼是禪?」禪師又說:「來!我們趕快去吃飯。」第三天又問:「什麼是禪?」師曰:「好累喔!睡覺吧。」就這樣都沒有給弟子一個滿意的答案。後來第四、五天也問:「什麼是禪?」師曰:「趕快去洗澡吧。」學生問禪師的大弟子,為什麼禪師都講錯呢!第一天講喝茶,第二天吃飯,第三天睡覺…洗澡,大弟子說:「喝茶就是禪,吃飯也是禪,洗澡也是禪,無論你做什麼都是禪。」

    從外面來看喝茶很容易,吃飯很容易,誰說禪修不容易?這樣的坐禪好像我可以。走路時知道走路,這就是禪修,經文講「了知」,就是你正在走路的時候,整個過程非常清楚,從你想要走路的那個念頭開始,所作的每一個動作開始到結束,都可以非常清楚,這就是「了知」。經文:「比丘行走時,了知,我正在行走。」 這是為了讓大家了解經文,但真正的意思要把這個「我」字刪掉為「正在行走」。這時你的念頭只有「行走」,不會有別的概念,你坐著也是如此,每一個動作的開始到結束統統了知,了知它的開始,了知它的結束。

    修四念處禪法時,每一個動作都要非常慢,雖然你很年輕,但每一個動作好像百歲老人一樣慢。喝水,吃飯、走路的動作要慢,慢慢走時,可以注意每個動作的開始及結束,這中間不會跑出來有「我」的念頭。佛經中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統統都不會跑出來。所以「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身」非指身體,它是你的念頭,比如你正在走路的時候,你的內心只有正在走路的概念,沒有別的概念。坐的時候也是如此,你正在坐的時候「唯有身」,你了知正在坐的時候,只有坐的行為。

    觀呼吸時也一樣,心跑掉就把他拉回來集中。所以,走路時走路的動作就成為禪修目標,走路時注意兩隻腳的動作“左腳、右腳、左腳、右腳…”,一開始時心很容易跑掉,可以在心裡默念“左腳、右腳、左腳、右腳…”。當你的定力加強時,對一舉一動非常清楚,那時你可以把默念的方法停掉,只注意左腳、右腳。一直作下去,定力更強時,把左腳、右腳放掉,可以注意腳的三個動作:「提起、移動、放下。」繼續作下去,當定力變深時,還可以作「提起」的“開始、中間、結束”;「移動」的“開始、中間、結束”;「放下」的“開始、中間、結束”。你的心比較安定的話,這三個動作都會非常清楚,最後可以體會每個動作都是一個接著一個,一個動作生起、滅了,另一個動作又生起、滅了,這就是生滅法,也就是無常。用這樣的智慧走路,就是了知的走路,跟一般的走路不一樣。你坐下的時候,感受一段時間,5分鐘、10分鐘……慢慢變化了,所以每一個動作都要了知。

    毗缽舍那修行,坐禪的主要方法是集中呼吸,你沒有做任何事時,每一念都是注意呼吸。你做別的事情時,不要注意呼吸。走路的時候,不管呼吸。平常生活的事情,如吃飯、喝茶…你注意那些動作,不用注意呼吸,注意一舉一動的內容。提醒自己做任何事情不要急,心集中在每一件事情上,心都在當下所做的事情上。

    坐禪時,正念是呼吸,聽到下課鈴聲時心會跑掉,正念是不是跑掉了?其實,也可以把跑掉的心當作正念,一聽到聲音默念“聽、聽、聽”,看見時心裡默念“看見、看見、看見”這就是觀法─法念處。

    禪修時聽到聲音或想到甚麼,不能馬上反應,例如,突然生起想要起來的念頭,不要馬上反應,要先注意想要起來的念頭,這就是觀心,用正念來注意想要起來的念頭。當你用正念觀察這個念頭時,它會消失。我們想要走路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走路停下來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真正掌握四念處方法的話,你可以覺知很多覺悟的概念。了知走路時正在走路,了知坐著時正在坐著,了知每一個動作的當下,所以禪修時想要起來,要知道想要起來的念頭來了。身體太熱時,來了一個熱的念頭,當你了知身體熱的感受時,它會消失,了知是一剎那,第二剎那了知就會不見了。身體每個動作都要注意,注意有二個利益,第一個利益是心不會妄想,另外一個利益是心會安定下來,還可以了解每一個動作的真相,那個動作是變化無常。

    你走路的動作,想要走路的念頭就是生法,走路的動作結束時就是滅法,每一個動作離不開生滅法。心的定沒有那麼深時,你察覺到生,察覺不到滅;或者察覺到滅,察覺不到生。經文說:「安住於身,隨觀生法;或安住於身,隨觀滅法;」你的定力比較深時,「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同時能觀察生、滅法。了知每一個動作的開始、結束,就是觀生、滅法,這個時候,不存在「我」的概念,也不存在樂受,也不存在永恆的概念。

正念正知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行往與歸來時,以正知而行;於前瞻與旁觀時,以正知而行;於屈伸肢體,以正知而行;於著三衣與持缽時,以正知而行;於吃、喝、嚼、嚐時,以正知而行;於大小便利時,以正知而行;於行、住、坐、臥、醒、語、默時,以正知而行。

如是,他安住於身,隨觀內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外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內、外身。他安住於身,隨觀生法;或安住於身,隨觀滅法;或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

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身,隨觀身體。

    我們每個動作,行往與歸來等等,統統要了知,以正知而行。一般生活如吃飯、穿衣…等,都要正知而行。你了知正在走、你了知正在作,動作發生時是正在作。毗缽舍那用另外一句話來說:「觀察當下發生的事情、了知當下發生的事情」。在哪裡發生的呢?色法跟心法,這就是覺知。這兒說正知就是觀,觀無常、苦、無我,這就是正知。如何作呢?在吃、喝、嚼、嚐時正知而行,要用無常的概念、苦受的概念、無我的概念,這就是正知。我們吃的時候,色、受、想、行、識都會去抓取食物的味道,這時沒有正知正念,只有貪念欲望。正知的吃時不會有「我」正在吃,為甚麼?因你的概念中「無我」。佛教對食物的概念,跟一般人吃食物的概念是不一樣的,一般人吃食物是享受,真正佛教的概念食物是藥食,對治飢餓的病。肚子餓是一種病,所以佛教說“天下沒有一個健康的人”,健康是一個覺悟的概念。你需求食物的時候,以無常、無我、苦受來看待它的話,你對食物不會執著,這就是正知而作。於行、住、坐、臥、醒、語、默時,每個動作都可以觀察到它的無常性、苦受性、無我性。這三者是獨立的,但是三者有因緣的和合。緣起的一切萬法是無常的,萬法是無常的所以是苦,因萬法是苦的,所以不是我。

    有一次佛陀問羅睺羅尊者,眼根是常還是無常?答曰:無常。問:無常是苦還是樂?答曰:苦啊!問:無常是我的還是無我?答:無我。因為天下沒有人說苦是我的,樂才是我的。所以,佛教說的苦是從無常變化而來的。一般人執著常,當它起變化時受不了就覺得苦,苦的東西不要認為是我的。用三法印的概念來觀察生命當中每一件事,就是正知而作。學習四念處方法以後,生活上的概念要改變,別人罵你、稱讚你時,要注意自己心的變化。看待一切事情自然變化無常,很多問題當下都可以解決。
 

回目錄

 

四界分別觀

2014年5月31日

正念與正知

    正念與正知,是四念處修行方法中非常重要的兩種法。

    四念處的另外一個名稱是毗缽舍那,毗缽舍那就是「觀」,這個「觀」字已經包含了正念與正知。正知是知道、覺知,我們六根的經驗是知道,用眼睛來看、用耳朵來聽,這些六根識所理解的叫常識。佛教對知道的定義提高為智慧,圓滿的智慧叫做佛,稱為覺悟。圓滿的智慧、覺悟的來源就是正知。所以,毗缽舍那禪法的含意─正知很重要。不斷的培養正知,才能完整得到覺悟的智慧。我們凡夫眾生不一定馬上得到正知,它還要依靠法而不斷地練習。修四念處禪法時,我們可以增加自己智慧,那麼,在增加自己智慧的過程當中,唯一依靠的法就是正念,所以,毗缽舍那的內涵,就是正念與正知。

    正念,簡單的說是當下的心,也可以說是善念,而不是當下的惡心。平常不斷的保持正念,自然而然會增加正知,為什麼?正念會提醒我們善法跟惡法的分別,該做的事跟不該做的事的分別。你不斷的遠惡行善、增加善念善業時,這種正確的知道是正知。正知引導我們圓滿的智慧,能夠分別善與惡,還能夠看一切法如是如是。如是如是的意思是把一切法當成自然法,在自然法中可以看到兩件事情:生跟滅,自然法就是生、滅。自然法不需要造作,它自然會發生,例如:希望今天不要下雨,但它還是下雨,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屬於我們外面的自然法。我們裡面的自然法,身體也是如此,雖然說這個身體是我的,希望這個身體永遠都健康,但不到幾分鐘,或者一兩天,這個身體就有變化,它想要生病就生病,不是我能控制的。自然法就是生滅法,因緣和合就生,因緣結束就滅。因為我們的貪瞋痴三不善根,也就是沒有正知,所以沒辦法客觀看待自然生滅的法。修毗缽舍那禪法,是為培養正知,培養正知唯一可以依靠的方法就是正念,正念也要自己培養。這樣解釋,大家可以瞭解正知與正念的關係。

    正知是智慧的開始,智慧是放下與斷絕。斷絕甚麼呢?對自然法的執著。包括自己的身體及外面的一切法,要變成自然,我們都是自然生、自然滅。培養正知會斷絕錯誤的概念,錯誤的概念是什麼?把一切法當做是我自己的,想要控制它,譬如想要控制我的身體,控制我的生命,控制家人……等,培養正知幫助我們斷絕錯誤的概念。佛教的智慧是斷絕「有我」和「我所有」的概念。正念就是幫助跑掉的心集中於一個目標,分別清楚善跟惡,這樣會幫助我們培養正知。正念正知非常重要,不斷的練習後就會變成「定」與「慧」。


四界分別觀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無論置身何處或於何種姿勢中,以各種界思惟此身:「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與風界。」

    我們的生命可以分為兩種:可以看到的身體,是色法;看不到的心,是心法。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說「我」,是色法跟心法。生氣的人是誰,色法跟心法,念佛的人是誰?色法跟心法。我們生命所說的「我」是什麼,一方面從心去尋找有沒有這個「我」,另一方面從身體去觀察,身體的哪一部分是「我」?對自己的嘴巴說是我,對著耳朵說是我,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代表我?或身體的整個一體代表是我?其實並非如此。身體分開成許多部分,頭在動時腳沒有動,手在動時其他部分沒有動,身體也不是自己會動,它與我們的心有關係。心命令右手移動它才移動,左手並不會移動。因此,我們的生命就是色法跟心法,沒有別的力量來影響我們。

    宇宙萬物離不開四大因素:地、水、火、風。世尊未成佛之前,印度其他宗教本來也說四大因素: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佛陀也說四大來解釋這個身體,目的為斷除錯誤的概念─執著身體有我的概念。佛陀還加上「空」跟「識」兩個因素,所以佛教講六大因素,但這部經不討論空大、識大。

─、地大因素

地指硬、軟的東西。身體內界的地(如:骨、髮、牙、肌肉、皮毛等屬於地界);外界的地(如:樹、山、石、沙等屬於地界)。內界的地與外界的地,因素完全是一樣。

二、水大因素

    不是喝的水,是指「流動」、「黏著」、「濕潤」的特質。身體內的水(如:汗、血、鼻水、眼淚等);外在的水(河流、下雨、樹的汁液等)。身體的水與外在的水,因素沒有不同。但你不會說外面的水是我,卻說身體內的血是我,這樣的觀念不正確。

三、火大因素

    火的特質是熱、冷。火的作用是,第一是給身體溫暖,屬於身體的火大。第二是火能燃燒,可以煮飯、燒水。第三是老化,從年輕變老人,也是火大的作用。第四是消化,火大幫助食物的消化。

外在的火大,如太陽、火、燈泡發光……等。外在的火大沒有生命,身體的火大也沒有生命,它的因素是一樣的。所以,你對於身體的溫暖不應該說「我」,因為它的因素是沒有生命的。

四、風大因素

    地、水、火三者都可以看得到,風就無法看到,風的特質是移動。在密閉的空間感覺不到風,因為那時候風比較穩定,打開窗戶才感覺到風吹進來。外面看見樹葉的移動,就知道有風。速度快的如颱風、龍捲風。

    身體的風是如何?呼吸時可以感覺到有風,所以觀呼吸很重要。觀呼吸就是觀風大,每次呼吸的狀況不一樣,表示風大不一樣。除了呼吸以外,還有身體往上移動的風,如打嗝的風;第三種是往下移動的風,如排氣;第四種是腸子裡面的風;第五種是腸子外面的風。腸子裡面有風,讓我們吃的食物往向下移動。另外的風,如存在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關節裡面,沒有風的那些部分都不能移動。原來,我們身體動來動去,不是我動,是風動。

    依佛陀所講的道理上,你有沒有一點點感覺到「無我」,根本就沒有一個生命,沒有一個靈魂。人死後停止呼吸,身體變硬不能動,為什麼?身體的風大離開了,接著火大離開了,身體會變冷。死亡三、四天後,水大也慢慢離開了,最後只剩下骨頭、肌肉,那是地大。所以人的死亡是地、水、火、風的分離,而所謂「我」的存在就是地、水、火、風的存在。

    我們的頭髮屬於地大,但它本身也有水、火、風;我們的肌肉屬於地大,但它本身也有水、火、風;我們喝的水,同樣有地、水、火、風四大,假如喝的水沒有地大,我們的舌頭碰觸不到;喝的水有熱和冷,表示有火大;它能移動因為有風,一切萬法離不開地、水、火、風。身體裡的血,與外面的水,我們看起來不一樣,但是構成的四大因素是一樣的。外面的水沒有生命,身體裡的血也沒有生命;外面的水不是我,那麼身體裡的血也應該不是我。如果每個部分都這樣分析思惟,能增加正知,正知是圓滿智慧的開始。

    原來身體是四大因素的和合,原來生命是四大因素的和合,不是我,不是我所有的。想要吃飯的是誰?四大因素,不是我,吃的飯也是四大因素。為何會生病呢?四大因素不穩定就生病了,好比身體中地大不穩定,開始肌肉疼痛;水大不穩定,如感冒、腹瀉;醫生開的藥也是四大因素。外面的四大因素,例如:風大不穩定於是颱風來了,水大不穩定就下雨了,地大不穩定出現了地震。因此,佛陀告訴我們,無論置身何處都要作四界分別觀。

    禪修時突然身體發熱,這就是身體的火大。禪修時身體一直流汗,是否方法不正確?方法沒有問題,而是身體的水大。佛說一切萬法變化無常,身體的四大時時刻刻也變化無常。因平常生活你沒時間注意它,禪修的時候你要多多注意它,這叫做毗缽舍那,這是培養正知。這樣的智慧幫助我們放下,生病時不會太執著這個身體。

    開始內觀禪修,每一個人都有能力知道自己身體的狀況,自己所有的毛病會顯現出來,才知道自己不能忍受身體的變化,不能忍受飢渴寒熱,不能忍受疼痛。那些修行人,有的一天吃一次,有的一週吃一次,有的一個月吃一次,他們知道身體的四大因素不穩定就會有毛病,他們對身體一直去觀察,不會馬上做處理,不像我們沒有等待的能力。比如說,你的大腿痛時,千萬不要動你的念頭「好痛啊」,也不要認為受不了,只以正念做觀察,注意痛的地方,譬如大腿的上面有皮毛、皮膚、肌肉、血、骨……一直去觀察,到底痛在是皮毛、皮膚、肌肉,還是在骨頭上?你一直去觀察,就沒有原來痛的感覺存在,為什麼?因為你注意皮膚等等地大,是地大痛不是我痛,於是慢慢離開「我」的概念,離開了「我」的概念,下一念是「不關我的事」。那個時候,修行人開始客觀的看、客觀的觀察痛的感覺,不斷的練習,你的功夫越來越強,所以修行人他可以不用吃飯,他可以活下去,身體沒有變差。如肚子餓是缺少地大,他不用吃如何處理呢?因為餓是地大的問題,地大本身也含有四大因素,他用裡面的四大因素來處理,這是比較強的功夫,這個方法為消滅欲望。佛陀修行的時代,所有的外道修苦行,苦行是用自己的四大因素來處理,他的時間有限,無法一直持續,身體衰弱導致心不穩定,心不穩定無法培養正念正知,若無正念正知,則無法得到智慧。所以佛陀放棄了苦行而修中道(非苦非樂是中道),這樣他能夠圓滿智慧。

    一個人能夠了解身體的真相,這是培養正知,最後達到的境界是如何?下面講一個比喻。               

如熟練的屠夫或其學徒,屠宰牛隻,並將其肢解成塊後,坐在四衢道口。諸位比丘!比丘如是於任何姿勢中,以各種界思惟此身:「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與風界。」

    有一個屠夫,將牛屠宰後肢解牛肉成塊並在街上販售。佛陀說這時候這位屠夫在賣肉的當下,其心裡面對這些肉並沒有牛的概念,此時其心中只有肉的概念。什麼概念? 這是大腿的肉、這是小腿的肉、這是肚子的肉等等,並沒有牛的概念。同樣的道理,「觀身」時,對身體的肉應觀想為地大,對身體的移動應觀想為風大。時時刻刻都沒有我的概念或是人的概念,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只有地、水、火、風的概念。對身體的種種變化諸如痠痛、流淚、流汗也沒有我的概念,僅有四大的概念,就如同那位賣牛肉的屠夫,他當下對肉並沒有牛的概念。大家在食用牛肉時只知在吃肉,也不知是牛或牛的哪個部分。佛陀的意思是觀身時沒有「有我」的概念,只有地、水、火、風四大因素的和合的概念,這是修行此部分要達到的境界。

    所以,對身體開始有執著的心、喜歡的心、欲望的心、貪念、生氣時,每一次都以轉念的方式去想─我喜歡的身體,我愛上的人、身體或是東西,都是為地水火風。有些人因思念親人所以陪伴親人的屍體,但屍體會因四大分解而產生惡臭腐爛,對親人的思念之心會因這四大分解所產生的惡臭現象而減低執著,我們可以用轉念的方法去降低對身體的執著。以四界分別觀對治自我迷戀,像是我好美、我好帥的念頭,這將會漸漸對治傲慢與我執。不論他人的讚美或是詆毀,也都以地水火風觀之,心能得到平靜。

    人人不想面對身體會老、病、死的真相,但是,修行是為了讓我們了解身體的真相,這樣的修行不會對身體產生執著心,不會一直說「我」。拋棄對生命希望的那種人,很好走,我們大家一直在準備什麼?好好的走啊!希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希望往生到比現在更好的地方,為什麼有這種念頭?因為貪執生命,不了解它的真相,如果真正了解它的真相,我們對生命沒有希望,不要認為沒有希望就要自殺,這裡不是一般人放棄希望的失望,佛陀時代講這些道理,很多比丘自殺了,佛說這種人是沒有智慧的人。我們要趕快了悟生命的真相,下一輩子就不用再來了,再來將面對生命的很多痛苦,因為我們又出生了,有了這個生命就要面對老病死。如果死了還要出生,必然要重受生命的種種痛苦,因此要把這樣的「生」停下來,一切問題才可以解決。修行為讓生命好好的離開,好好的走,這才是對生命沒有希望,你沒有放不下的東西,親人財產都可以放下, 放棄對自己身體的執著與希望,進而能了悟圓滿的智慧。
 

回目錄

 

觀身不淨

2014年6月14日

    今天繼續討論四念處修行方法,四界分別觀這個部分,這是我們生命的色法,用四大因素來觀察。我們的生命是色法和心法,所以在四念處修行方法當中,討論到身念處,觀身的部分。今天我們可以講完身念處,下次開始講受念處。

    四念處修行方法的入門,一個人想要接觸這個法,是從身念處開始,觀察這個身體。每一個人都相信自己有一個身體,這不需要勉強,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些人會修行,佛隨念的方法,也是我們所講的念佛,這時候特別會說你要信仰,要相信這個佛,有一尊佛,還是有很多佛。所以你要隨時隨地佛隨念或念佛,這好像有一點勉強,強迫你一定要信仰,相信有佛,所以繼續念佛。但是如果我們跟人家說觀身,觀察你自己的身體,這個不需要勉強,每一個人都知道,相信自己有個身體。

    四念處的第一部分是觀身,屬於色法,色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摸到,所有萬物都是色法。所以色法不是只有這個身體,外面自然萬物也屬於色法。一方面,我們用四界分別觀的方法,來觀察這個身體,叫做「觀身」。又用這個方法來觀察萬物,也是叫做「觀身」。所以四念處觀身,可以用四界分別這一部分來講,包括自己的身體和外面那些萬物。

    為什麼要理解萬物?我們這個身體都是四大因素的組合。為什麼要有這樣一個概念?就是為了斷絕有我的概念,斷絕對身體的執著。凡夫眾生每個人都非常愛護這個身體,我們不只愛這身體,還愛外面這些萬物,喜歡別人,就是喜歡這個色法。你想要斷絕這個身體、還有那些色法,你先要了解它的本質。

    為了了知萬物的真相,我們用四大因素的概念來看待自己的身體、看待別人的身體,以及外面所有的萬物。最後,在你身體、在你生命中找不到一個主體。在別人生命、身體上,你也找不到一個主體。還有在外面所有萬物上,也找不到一個主體。這身體的主體是什麼?就是有一個人,有一個我,有一個生命,有一個靈魂,種種的名字,就是它的主體。

    別人的主體,某某個人,我們用不同的名字來稱呼,如佛、阿羅漢、天人、鄰居、總統,這是我們可以從別人身上去抓住的主體。而同一個人,可以說是爸爸、叔叔、老師、老闆,都是我們去抓一個主體,我們都認為有一個主體。如果用四界分別的概念來看,找不到這樣一個主體。有個公案:梁武帝向達摩祖師問,你認識(知道)我嗎?達摩祖師說我不認識你。意思是說,達摩祖師擁有的境界上,抓不到一個人,在梁武帝身上找不到一個主體。

    主體在哪裡?平常我們說在心中,心中看見、知道這個對象。心到底在哪裡?我們講五蘊時詳細說明。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在哪裡有「主體」的概念?在「想」中。簡單的說,「想」就是一種記憶、一個標誌。我們修行,要把本來的「想」轉過來,本來的「想」裏面,有人的概念,這叫做人相、我相。「我相」在哪裡?在「想」中。在中文的「想」字的下面有個「心」,這「心」的上面有個「相」,甚麼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修行這「觀身」部分的時候,特別要注意,我的身體、別人的身體、外面的萬物,就是四大因素的和合。你一直不斷地修行時,在「想」中之人相、我相等會離開。它離開以後,誰來住?地、水、火、風等四大因素。從此以後,在這色身中,你看不到個人相,只能看見地、水、火、風。你看不到外面的萬物,只能看見地、水、火、風的和合。

    色法有兩種:一、四大因素:地、水、火、風;二、四大因素所創造的色。前者是它的因素,後者是四大因素和合所造的色。我們講因緣和合,地水火風和合在一起。

四大因素的特色

「地界」:地大因素和我們所知道的地,意思不同。它是指地中固有的某種東西,「地」不是指地球,它的存在狀態,堅或硬的特相。

「水界」:不是我們一般喝的水,我們聽到地、水、火、風時,要馬上想到它們的特色,水的特色是流動、黏著,黏在一起的都是水性。

「火界」:不是我們一般看到的蠟燭的火,它是熱跟冷,這是它的特色,所以你感覺、看到、體驗到熱跟冷,這兩個都是火大因素。

「風界」:風的特性是移動、延展、擴大與膨脹的。

    我們一直要想到它們的特色,才能完全了解它。「地」是硬的,可以很多東西放在上面;「水」就是這些東西黏在一起,不讓它分開。我們身體很硬的東西是什麼?肉、骨頭。為什麼它們可以黏著在一起?因為水的關係。外面萬物也是如此,因為水的特色,使它們會黏在一起。為什麼它有熱、冷的感覺?那是火大。為什麼它會一直變化?因為火大因素。火的特色是什麼?它可以燒掉,另外一個說法,它會老化、變化。

    我們身體外面的萬物,一切萬法都是變化無常,這個變化從哪裡來?從這個色法本身有火大因素而來。我們吃的東西會消化,身體如果沒有火,食物沒辦法消化;地大就是硬的東西,用水來黏著不讓它離開;火的特色是它一直在變化;風的特色是移動。用水來黏著硬的東西,能讓它一直不斷移動,就是風。所以我們身體的移動,它的因素是風。

    一般眾生在生活,他會移動,人死了他就沒辦法移動,因為他沒有生命,有生命的話,整個身體可以移動。外面的萬物沒辦法移動,為什麼?因為它沒有生命。我們講那些萬物沒辦法移動,這是單方面講,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把食物或其他東西,從這個國家運到其他國家,使那些萬物,也可以移動。

    我們講的生命是什麼?他自己能夠移動就有生命,自己沒辦法移動,那就沒有生命。這是一般的概念,一般人的理解。移動的能力從哪裡來?是從風界而來的,不是別的力量給我們的,那是四大因素的和合,它們有它們自己的特色。

    譬如我們開車,車上有很多零件,有引擎、輪胎、方向盤、汽油等等,少了任何東西,就沒辦法開動。引擎打開,沒人駕駛,車子也沒辦法開動。這些車子的移動有很多因緣,那些因緣是什麼?都離不開這四大因素,你開的車它也離不開這四大因素,它也有地水火風。你想到任何東西,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觀察,觀察它的變化,你心裡會一直跑出這四大因素分別的概念,這時自己會感覺到底喜歡什麼?喜歡的我是誰?被我喜歡的那些人是誰?這些都離不開四大因素,這些地水火風,它們都是一樣在一起。

    我們知道這個「地」是色法,硬硬的牆壁,我們沒辦法穿過去,因為它是硬的。但是你有能力看到,那麼硬的牆壁都是地水火風的和合所創造的。大家是否聽過有些修行人可以穿過牆壁,對我們來說這是神通,他有這個能力,為什麼?因為他的「想」,都是地水火風。當地水火風在一起時,它們沒有一個主體,它一定有空間。所以我們佛教說,還有兩個因素:「空」和「識」。「空」,我們一般會說身體上的空、耳朵的空、嘴巴也空,其實不是,我們身體的肌肉,統統有空間,但是我們肉眼看不到。外面的微塵,眼睛也看不到,必須用一些科學儀器來看。當微塵很多聚集在一起時,慢慢就看得到。微塵聚集很多就變成沙,這些沙變成泥土,然後變成一座山,很大的石頭也是如此。很多微塵聚集在一起成為山,山中有空隙,很多微塵聚集變成一個石頭,石頭中間也有空間,但是我們眼睛看不到,如何知道呢?乾燥的石頭丟到水裡,拿起來看有水,如果石頭中間沒有空隙,它不會變溼的。剛剛講穿過牆壁的人,他能看到牆壁中的空隙,所以能穿越。

    用這樣的概念,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它一直不斷地在變化,找不到一個主體。佛教講人死了以後去哪裡?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為什麼?你正在不斷地變化。某某年你來到這世界上,那個時候是一個嬰兒,現在你已經是個成年人,所以,從你小時候到現在不斷地在變化,你絕對不會說小時候的「我」並不是現在的「我」,你一定會說:「小時候的「我」和現在的「我」」都是一樣的人,就是我,但是看起來兩個不一樣,表示這個身體的四大因素地水火風,不斷地在變化生滅。

    本來身體的一個色法,生了、停留了、消失了;然後,另一個色法生了、停留了、消失了…(已經死掉的那一個色法是不會再生的,再生的色法是另外一個。)我們身體的變化是生滅,生的那個色停留了,短短時間它會消滅,滅了之後會再出生,但是新出生的這個色,不是剛剛死掉的色,這是另外的色,如果還是剛剛死掉的,那我們永遠都是嬰兒,永遠長不大。生滅不斷的相續下去,佛教相信有來世再出生,再出生將是另外一個四大因素的開始。

    死亡是同樣道理,意識跟火大分開,我們身體的火跟風分開,只留下地跟水。我們講的生命,是這些全部因素的和合,那些因素一分開,什麼都不是。我們凡夫無法理解這個部分,想到死亡就怕,因為我們心裏面有一個我,一直擔心死了以後怎麼辦?

    因為我們心裡有我的概念非常強,這就是我們講的永遠都不會變化、永恆的。我們每一個人主觀認為有一個主體,所以會怕死了以後怎麼辦?如果能在活的時候,培養那種智慧,什麼是有我的概念?什麼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的變化無常是什麼?培養增加這方面的智慧,你就不會害怕死亡。所以古人說修行人不怕死,不是說時間到了,要過世的時候趕快跑掉,不是那種原因,而是他提前認識,可以了解生死,從那裡開始,觀察這四大因素。

    我們今天講這個部分,觀身不淨,不淨觀,佛法裡有不淨觀,有些人對這個部分有疑問,可不可以修不淨觀?我們修不淨觀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其實不淨觀也是《大念處經》裡面的一個部分,把一部經的一個部分變成一個修持法門。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你要修不淨觀,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你可以馬上修這個法門。

    佛陀說什麼時候你要開始修不淨觀?你對身體有執著時,沒辦法放下,這個時候開始修不淨觀;你愛上別人、外面的色法,開始修不淨觀;你發現內心充滿了欲望,開始觀不淨觀;你發現內心有我慢、瞧不起別人、自己覺得很偉大,趕快去觀不淨觀。為什麼?你觀察身體不乾淨的地方,你的傲慢就會放下來,你喜歡愛上這個身體,你馬上觀察,我喜歡我的身體到底在哪?我喜歡某人的身體到底在哪?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思惟此身,自足底而上,由頭髮而下,皮所包覆,充滿種種不淨,思惟:「於此身中有;頭髮、皮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腱、骨頭、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子、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筋、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膏、唾液、鼻水、關節滑液、尿液。」

諸位比丘!猶如雙開口的糧袋,充滿種種穀物,如稻、米、綠豆、豌豆、芝麻、精米,視力佳者,解開糧袋,應如是觀察分辨:「這是稻、這是米、這是綠豆、這是豌豆、這是芝麻、這是精米。」

    這個部分充滿了種種不淨,下面有個比喻,一個糧袋,這個袋子裡面有種種穀物。這個袋子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的皮膚,我們講真正的皮包就是這個身體,很多人喜歡買真皮的皮包,真正的皮包就是這個身體。這裏面的穀物是什麼?頭髮、皮毛、指甲…,這有多少?三十二個。我們聽到佛陀有三十二相,跟這裡不一樣,這是我們的三十二相。如來的三十二相是清淨的,我們的三十二相是不乾淨的,但是如來的三十二相跟這裡完全不同,如來他也有這裡的三十二相,他也是人,它的身體有地水火風,他也有頭髮、皮毛、牙齒、肌肉…,這些種種都有,那些是乾淨或不乾淨?很多人會說:「佛陀都是乾淨的」,這就是神化的佛。

    佛陀的身體是地水火風,絕對是不乾淨,他吃的喝的和一般人一模一樣,他也會老化,頭髮變白、牙齒也會掉,最後也只能走五公里、兩公里就累了,八十歲也老了。

    「色」經文上講得非常清楚,誰有這四大因素和合的身體,這些統統是不淨,為什麼說不淨?哪裡不淨?我們有多少人認為自己的頭髮是不淨?我昨天才洗,一定乾淨。我們都認為自己的牙齒是乾淨,別人的牙齒是不乾淨,自己的東西都是乾淨。佛陀的意思,這些統統都是不乾淨。這個身體沒有一個東西、沒有一個地方是乾淨,沒有一樣可以喜歡,這些種種都是不乾淨,不乾淨的話應該要丟掉。

    佛陀說你要觀察這個身體的不淨,最後變成你想要丟掉它。佛講身體的不淨觀,那時很多出家法師自殺,他們已經體驗到身體的不淨。佛陀說這些人不要認為自己已經學佛了、解脫了,他們充滿了愚痴。佛陀說身體的不淨,不是要他們去自殺,而是培養對身體的討厭、不執著它。一般人一天有18小時都是為了這個身體,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個身體去學習佛法,去了解身體的真相,把內心的貪、瞋、癡、傲慢心等煩惱消滅,用這個方法來昇華,不要在身體上浪費時間。

    我們的身體一天一天地老化,你每天照顧這個身體,給它吃好的、穿好的,但是它隨時都在變化。我們無法理解,都一直認為身體是我的,要好好保護照顧,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上面。跟佛陀出家的弟子,一定要剃頭,為什麼?他以後不會為照顧頭髮而產生煩惱,天天跑到美容院,沒時間打坐。打坐要天天做,你們每天要下午茶、聊天、宵夜,沒時間坐,所以這些都是有原因,不是佛陀隨便講的。

    一個人真正想要修行,在生活行為習慣上要改善,你開始修行,千萬不要把生活上的習慣性帶來,一切都要停止。但是你可以將修行運用在生活上,我們要這樣改變,不要只想生活上的吃喝玩樂。佛教要我們消除貪念欲望,受戒的原因是把生活上不好的行為、習慣改變過來。

    這一篇講的不淨,也是幫助我們消滅對自己的身體、對別人身體的執著心。你知道這三十二個部分,沒有一個是乾淨的。我們要如何修這法門?它有二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一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把這三十二個名詞在心裡默念,譬如:頭髮、皮毛、指甲、牙齒、皮膚,有五個隨時默念,然後背第二個部分的五個,再以前面五個加後面五個,十個一起來,不斷默念,最後三十二個一起默念,這是第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你先多了解什麼是頭髮、牙齒、肌肉、腱、骨頭,你統統去了解,如何了解?你可以看圖畫,還有佛陀時代,人死了以後把屍體捨棄到森林裡,不會埋掉,也不會燒掉,你可以去看那些死後的身體,從第一天、第二天到第三天的過程,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那時候你知道身體的頭髮在哪裡,骨頭、腎臟、心臟…這些統統都知道,知道了以後,心裡就有了概念、標誌,什麼是心臟、頭髮、骨頭,一直在想,這個時候用一個邏輯的排列比較好作。

    我們平常從頭髮開始,這個時候默念,你專注力集中在頭髮,然後皮毛、牙齒、指甲、皮膚、肌肉……一直專注下去,整個三十二個都是這樣觀,你觀了以後,第一個方法是默念,第二個方法是觀,第三個方法是什麼?你不用想不用默念,馬上想到頭髮,馬上想到皮毛,這個時候你知道腎臟在身體哪個地方,肌肉是哪個地方,皮毛是哪個地方,什麼時候想到?譬如說,你這樣坐的時候,他在這邊走動,你身體大腿開始震動,你馬上想到震動這邊的肌肉。開始背痛,你一直注意痛的這個部分,你注意的時候,知道這邊是腎臟不舒服。

    下面經文的比喻,猶如雙開口的糧袋,這裡面有很多穀物,如稻、米、綠豆、豌豆、芝麻等等,然後有一個視力佳的人,把自己的手放進糧袋裡,摸到什麼,知道這是米、這是綠豆、這是芝麻。所以身體哪裡感覺有痛,知道肌肉、知道腎臟、知道心臟,這樣的概念。為什麼要這樣想?這時你心裡原來的我的背痛、我的腳痛、我的心臟痛,這個概念消滅了,知道背痛、腳痛、心臟痛,知道牙齒痛,不是我在痛;頭髮變花了,知道不是我老了。這時候,我相、有我的概念,慢慢會改變。你喜歡別人時,你自己思惟─我喜歡什麼?喜歡他的哪裡?喜歡他的臉,臉上有很多肌肉,裡面有血、有水;臉上有嘴巴,嘴巴裡有口水,哪裡漂亮?這就是佛家講的轉念,用這個方法來轉念。

    這個比喻非常好,他有視力,他不是瞎子,做這件事不是沒有意義,是有意義,表示是有智慧的人,不是眼睛看不到、沒有智慧的人做的事情。他習慣他的手放進袋子裡,摸到什麼東西,他知道是什麼。從這比喻可以了解,修這個法門達到那樣的境界,你的眼睛看得到,但是你不會去看袋子裡,你只用摸就知道這裡面有什麼。

    醫生怎麼知道我們生病了?他怎麼知道我的腎臟、心臟有問題?因為他專門去學。他很厲害,不是知道自己的心臟,而是別人的。我們也是醫生,知道自己的心臟,自己的身體,不用靠別人。醫生怎麼學?為別人或動物的身體開刀來學,這是心臟、這是腎臟……所以他醫學的能力都是依靠別人,才知道身體的狀況。我們依靠自己,觀察自己的身體,然後知道身體的狀況,而去了解別人,這樣我和你沒有分別,這是平等心,沒有了不起的心。我們一樣都是地水火風和合,都有生老病死的狀況。

    這部分你要修到身體上哪裡有感覺,你就知道這個地方是什麼。假設你開始知道膝蓋、大腿、小腿那邊在痛,你一直注意這個痛,當你受不了時,你用這個方法。你痛的大腿的上面有皮毛,下面有皮膚、肌肉、血管,一直一直觀下去,最後是骨頭。你這樣分別以後,你現在看這個「痛」,那是在皮毛上,還是肌肉上,還是骨頭上?你根本抓不到一個地方,那「痛」是不是假的?

    這樣的修行方法,有多方面的好處,當你生病了,躺在病床上一直在痛,你真正接觸四念處禪法的話,不會一直要求醫生、護士開止痛藥給你,你可以自己觀察、多多了解。但是你平常若沒有練習,是做不到的。你不要等到最後才開始做,那時已經來不及了。生命斷氣時你會痛到受不了,如果把四念處觀「受」這個部分學好,

你可以好好地運用。

    為什麼痛的時候我們要這樣的去觀察?尤其是臨終的時候,這樣觀察有什麼利益?因為對身體的病痛,很容易生氣,生氣是什麼?瞋恨心。心裡面恨自己,臨終斷氣時,你是抱著瞋恨的心離開。如果你一直用這個方法來觀察分析,你抓不到一個主體,沒有一個我,有什麼好生氣。你知道身體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它不斷地在變化,那種感覺、那種痛,也是不斷在變化,這有什麼好生氣。我們一直培養觀察,最後那種瞋心、執著心會不見。我們平常要多練習才能做得到,所以可以安心離開,這樣不會有貪瞋癡的念頭生起。最後帶著走的,都是念頭,不是一般生活上使用的東西,包括這個身體也帶不走。

    有人說:“用手抓的東西最後會放下,用心來抓住的東西會帶走。”要用心來抓的是善不是惡,你想下一輩子變好,輪迴的過程變好,那要帶著善心離開。如果你下輩子不想再出生,那麼連「善」也不要帶走,「善」也要留下來,你的善跟惡都是念頭。所以輪迴生生死死,都是我們的念頭。

諸位比丘!比丘如是思惟彼身,自足底而上,由頭髮而下,皮所包覆,充滿種種不淨,思惟:「於此身中有:頭髮、皮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腱、骨頭、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子、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筋、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膏、唾液、鼻水、關節滑液、尿液。」

    比丘可以如是思惟這些種種不淨,這三十二個部分,從頭髮開始到膽汁、痰、膿、血、汗,到這個地方,前面的部分都是地大元素。頭髮、肝臟、肋膜、脾臟、腸子,這些統統是地大。然後從痰、膿、血、汗、脂肪、眼淚到唾液,這些都是水大。所以開始觀不淨三十二個部分,一方面觀察地大和水大。

    不淨觀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做,不是每次都要做,這是需要的時候才做。尤其在內心充滿了欲望、貪念、對身體執著時,才開始做。佛教是生命教育,沒有離開生命。佛教的經典,經、律、論三藏,我們當然都想要學習,但這些經論不需要全部學。佛當時講那些經文,是對某某人講,譬如講不淨觀,聽眾對象是誰?一定是對身體有欲望、有執著心的人。

    佛陀就是我們的醫生。如果我感冒去看醫生,醫生知道感冒的原因,他給我開藥,這個藥是給我吃,不是給你吃。如果你想吃,要知道自己有這個病,而且要問醫生可不可以吃。佛法那些理論、解釋,透過四念處禪法,每一個人都可以使用,所以不淨觀的部分,你沒有學也沒關係,這不是一定要學習。

如是,他安住於身,隨觀內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外身;或安住於身,隨觀內、外身。他安住於身,隨觀生法;或安住於身,隨觀滅法;或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

他建立起「唯有身」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身,隨觀身體。

    這段經文,在這一部經每一個段落最後都看得到,「安住於身」,觀身的部分,是身念處,最後講的這部分,就是它的總結。要你好好的安住,安住什麼?你身體要安住,你的心要安住,叫做安身、安心。

    我們所講的定,有內心的定和身體的定,叫心定和身定,兩者和合叫安住。安住之後要隨觀內身、外身,觀察身體的內外,要觀察生法和滅法,就是以上所說的三十二個不淨,身體裡面的地水火風,這些法的生滅。

    譬如:突然感覺發熱、全身流汗,這些都是火大,你身體的火,火大因素的生。過了幾分鐘它消失了,沒有流汗,又感覺有點冷,那就是火大消滅。如何觀察流汗?有流汗是火大的生,沒有流汗是火大的滅。如何去觀「安住於身」?“太熱了!趕快開冷氣。”這不是安住。禪修時,從一開始坐到你什麼時候起來,當中有什麼樣的狀況,你的身體都不能動。為什麼不能動?動就是我們刻意造作,如果不讓它動,保持原來的樣子,這時身體的種種感覺,都是自然來的,包括身體的流汗、膝蓋這邊痛那邊痛,這些身體的感覺,都是自然的、自然來。

    平常我們坐的時候,腳痛會,這個時候,我們會把腳動一動,這樣動來動去是不正常,表示你一直都沒有面對那個感覺,沒有去觀察。四念處禪法的重要部分是什麼?觀察如是如是,如是觀,觀察一切都是這個樣子。毗缽舍那禪法的解釋,是觀察當下發生的一切。當下發生了什麼?在哪裡發生?在你自己的身體、你自己的生命,也就是心法跟色法。當下發生的一切,就是你的身體和內心所發生的一切,統統去觀察。

    這時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不是我們刻意去做,是自然來的。當你發現心很亂、很多雜念、很多妄想,沒辦法坐。為什麼你有那個念頭?因為你沒有真正去觀察當下內心發生的一切,不是很自然地去觀,所以有這些念頭跑出來。例如:”我已經坐了很久,心還沒有安定下來”,這不是自然,因為你內心有一個欲望、有一個希望,希望沒有雜念、希望心不要很亂,要安靜下來。每次打坐都是抱著希望坐,所以每次都不開心的起來。禪修的時候,千萬不要抱持任何希望。不只有禪修,修行的時候不要抱持任何希望。

    很多人不接受“修行沒有希望”,認為生命當中做什麼事都要有希望。我們凡夫眾生的希望是什麼?想要得到什麼……,但是佛陀說要放下。你想要得到,你抱著希望去坐,很容易失望,所以要自然的坐下去,你去觀察內心的變化、觀察內心的生滅、觀察身體的生滅。雜念來時,知道這個念頭生起;雜念消失時,知道這個念頭滅了。你一直一直的練習,生氣時自己也知道,我們現在生的氣自己不知道,是不知不覺的生氣。保持正念,觀察內心的變化,你知道生起那個念頭,一生就滅了。你知道的時候,它的力量不夠強,所以沒辦法發火。因為自己不知道,是不知不覺的生氣,所以發的火很大,失去控制的反應。

    練習四念處毗缽舍那修行方法的好處就在這裡,你一直觀察當下發生的一切,它的範圍是色法和心法。你身體所發生的痛、麻、流汗等種種感覺,你一直去觀察,觀察它的生滅。你有感覺時它生了,你沒感覺它滅了,你一直都覺得它不會滅,這表示它還是一樣存在,但是沒有一個主體的存在。它也一樣會變化,我們察覺不到,是我們注意力不夠強,所以都認為這個痛一直都存在,一直在增加,其實它是一個生、一個滅。當你的定力比較深、注意力比較強時,那個痛的生滅,就看得很清楚。好像天空打雷閃電,一下就消失了。你真正注意身體的痛時,你每一次都會發現它不一樣的狀況。它來的方式,有時速度很快,有時速度很慢;有時像拿著一根釘子釘下去;有時像拿著棍子打下去,不同的現象。你可以真正這樣分別,好好分析的觀察,每一個感覺,你很清楚它的生滅。

    這部經的每一個段落,最後講的「安住於身,觀生法、觀滅法、觀生滅法」。為什麼第一講觀生法、第二講觀滅法、第三講觀生滅法?因為你一開始觀得到它的生,觀不到它的滅;有時你觀得到滅,觀不到生。當你定力比較深時,觀得到生和滅。如同呼吸一樣,你可以觀得到呼吸的生,觀不到呼吸的滅,因為已經出來另一個,它的開始你注意到,中間和最後你注意不到。如果你注意它的最後,注意不到另一個生的開始。所以,觀察它的次第方法:第一你可以觀生,一直觀,觀得比較清楚時,可以觀滅,最後兩個一起觀,觀生法和滅法。所以毗缽舍那禪修,一切都要非常自然,不用刻意、不需用力的。

    我們修此法門一定要培養二種法:一是耐心,二是觀察力,這兩個要多多培養。耐心是等待,等待它發生,跟你沒有關係,只要客觀地看,心裡沒有一個我、沒有一個執著。

    靜坐本來沒有好與不好,我們都用自己的感覺、自己的體驗來分別好與不好。達到希望,你認為好;達不到希望,你覺得不好。所以我們修行的時候,打坐的時候,不要懷有那種希望,要非常自然。但是在修行打坐時,一定要有一個目標(不要希望,要目標),要有一個方法,不斷的坐下去,這就是成功的秘訣,非常單純。

    法門無量誓願學,我覺得我們現在力量還不夠,你先把一個法門學好,然後才學其他法門,不然,方法很多,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要做什麼。每一個法門有它自己的方法跟目標,它引導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一個人沒有好好的學,沒有成就,這邊學一點,那邊學一點,最後什麼都沒有。你何時覺得什麼都沒有,那就是臨終的時候,你找不到一個可以依靠的東西。你知道念佛很好,就開始念佛,念佛的時候,又聽說布施很好,不同的方法出現,那個時候我要依靠什麼?如果你真正學習一個法門,不斷的練習,我肯定的說,臨終時它自然而然會跑出來,不需要等待、不需要去找,那個時候對我們非常有幫助。我們不要等到那個時候,平常生活上你會遇到很多痛苦,內心的孤單、失望、悶悶不樂、求不得苦、愛別離苦、老化的苦,這時用此法門可以幫助你,消滅你的孤單、消滅你內心的悶悶不樂。

    佛教裡法門很多,你要學習對你有幫助的法門。能夠讓你內心的貪瞋癡愈來愈少的法門,這個法門你要多多修學;如果你學習這個法門,它會讓你內心增加貪瞋癡,增加傲慢心、忌妒心,千萬不要學習這種法,因為對你沒有什麼好處。

    你要布施,要知道布施的意義,為什麼要布施?布施的目的,是一步一步消滅你內心的貪念欲望。你要布施的時候,該布施什麼東西?從你太執著、太喜歡的東西開始布施,那個時候你可以真正體驗到布施的痛苦。我們現在布施的,是自己不喜歡的,統統送人;看到別人送東西,自己也開始送;這個已經舊了可以送,我等下次再買新的。抱著那種心去布施,為了名聲去布施,這些種種方法到底是對或不對?布施的時候,有沒有真正發心?有沒有看不起別人的那種心態?有沒有給一個,想要得到兩個的念頭?

    很多人布施,想要得到功德,好像做生意一樣,我做這個、你給我福報。這個世間所有貧窮的人,好像是為我們來的,我給他是為了他給我福報。有東西的我沒有福報,沒有東西的貧窮人有福報,才會給我福報。事實上,福報不是別人給,是自己內心產生的,你做這些事情時,當下你的心得到那種樂受,因為這種法,在內心產生這種喜悅,叫做真正的法喜,法喜就是功德。

 

    每個法門不一定都要學,你要用智慧作觀察,對你有幫助的,可以讓你在日常的生活安住,安身安心的過生活,順利的過生活,就採用這種方法。千萬不要因為修行,反而變成煩惱。因為有煩惱,所以開始學佛法;不要變成〝因為我開始學佛法,所以有煩惱〞,不要變成這個樣子。學佛不要被綁住,要自由自在。今天討論身念處到此為止。
 

回目錄

 

受隨觀念處

2014年6月21日

    今天繼續討論四念處修行的方法,我們前幾週已經討論過身念處,觀身的部分,如何觀修身念處,我相信各位都有一個概念,回頭想一想大家也都可以了解。

    身念處絶對不會離開我們一般的生活,你是用心觀察思惟或保持正念的注意,了知平常生活的行為,身體的動作,身體的變化,這些都可以歸納為修身念處的方法。所以,佛教毗缽舍那的禪修,四念處的修行方法,絶對不會離開平日生活。雖然經文上特別提到了想要修四念處的學員,依然要到一個森林、空地、沒有人住的地方,過單獨一個人的生活,坐在樹下好好的注意這個四念處。但是你真正的掌握四念處修行方法重點的人,我相信各位有能力可以應用於自己平常的生活上。佛法不是只有寫在書本上、放在書櫃裡面,天天恭敬法寶,這樣我們無法真正嚐到法味。佛法是清淨的甘露,每一個人都可以嘗試它的味道,就是領悟佛法而落實在一般的生活上。所以,自己的生活習慣不要跟修行的方式混為一談,但是你可以將佛教的修行方法應用在你的生活當中,如此自然而然地,使得整個生活變成了修行。

    我們今天要討論四念處當中的受念處,這裡的題目─受隨觀念處,原文是巴利文翻譯過來的。「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感受(感覺),有生命的每一個眾生都有感覺,那麼修這個受念處的時候,把你的專注力集中在那個感受上,這就是修受念處。那個感受我們平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樂受,一種是苦受。佛經裡面提到了第三種的感受,叫做不樂不苦受。除了這三者以外,佛經裡還提到了別的感受,我們大家先一起念誦講義上的第一段經文。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受,隨觀感受?

於此,諸位比丘!比丘感到樂受時,了知:「感到樂受。」感到苦受時,了知:「感到苦受。」感到不樂不苦受時,了知感到不樂不苦受。」感到世俗的樂受時,了知:「感到世俗的樂受。」感到非世俗的樂受時,了知:「感到非世俗的樂受。」感到世俗的苦受時,了知:「感到世俗的苦受。」感到非世俗的苦受時,了知:「感到非世俗的苦受。」感到世俗的不樂不苦受時,了知:「感到世俗的不樂不苦受。」感到非世俗的不樂不苦受時,了知:「感到非世俗的不樂不苦受。」

    經文提到了樂受、苦受、不樂不苦受。首先,樂受分為世俗的樂受和非世俗的樂受;同樣,苦受分為世俗的苦受和非世俗的苦受;第三種,不樂不苦受也是分為世俗的不樂不苦受和非世俗的不樂不苦受。我們平常的生活上都有這種感受,尤其是先所提到的樂受跟苦受,第三個不樂不苦受,雖然是存在,但是我們往往體驗不到、感覺不到。我們可以大概知道什麼是樂受,什麼是苦受,這兩者都沒有的時候就是不樂不苦受,所以這個也要注意觀察,我們去注意這個感受到底在哪裡會出現。

    我們身體從頭到腳都有感覺,風吹的時候有感覺,自己摸或被人家摸的感覺不同,我們平常的感覺用身體的接觸來說,但是感受不是只有在這個身體上,還有六根都會有感受,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會有感覺。我們以後可以討論六根的感覺,我們現在講的是身根(身體的感受)。坐下來時,這個坐墊會接觸你的身體而產生感覺,起來的時候,或走路的時候,或站立的時候,你的身體在哪裡有碰到,哪裡就有感覺,這些都我們可以說是身根的感受。眼根的感受就是眼睛看到色,看到人或看到東西,那就是眼受(眼睛的感受)。耳朵會聽到聲音,這就是耳根的感受。鼻子聞到臭味、香味,聞到就是鼻根的感受。我們吃、喝的時候是舌根的感受。其他碰到、摸到或接觸到,都是身體的感受。你想到某個時間某件事情,你的心思想過去的事、現在的事、未來的事,或者你現在去想一個問題,這個想就是意根的感受。我們整個身體整個生命如何有感受?就是那些六根接觸六塵。我們講的那些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塵(外界的六塵),是六根的對象,這六根接觸六塵的那個當下,你的內心感受到了那種感覺,讓你舒服、愉快,這種感受叫做樂受。譬如,你的眼睛看到一個東西,你看到那個東西時,那個當下你的心會歡喜快樂好舒服,那個當下的感受就是樂受。你身體接觸了坐墊(用棉花來做的話)坐起來好舒服,如果用石頭來做的話不一定那樣的舒服。所以我們都喜歡坐在一個沙發上,不喜歡坐在一個石頭上的感覺。坐在一個沙發上讓你感覺快樂舒服,坐在一個石頭上讓你不舒服,先感覺不舒服,然後變成不愉快,最後會生氣,這種感受就是苦受。

    舉例說,早上走路的時候遇到最好的朋友,你看到他時,你覺得好高興,開始聊天連時間也忘記了,這是什麼?眼睛看到色(人),讓你有快樂的感受。如果走路的時候,遇到你最不喜歡、討厭的人,你看也不想看,更不用講聊天,因為那個人的出現讓你不喜歡、不舒服,那時眼睛看到的感受就是苦受。但是,我們在外面走路,每次不一定會遇到喜歡的人,也不一定會遇到不喜歡的人。遇到大部分是不認識的人,那個時候的感受是什麼?既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這就是不樂不苦的感受。我們的耳根也是如此,常常有機會可以聽到讓自己舒服、快樂的那種聲音,若聽到不喜歡的那種聲音,就是苦受。今天被人家駡的時候,心裡不舒服,這個是苦受。今天人家講你的優點,講你是好人,你聽到的一切,都是讓你快樂,這就是樂受,還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聽到。我們的六根都是如此,喜歡吃甜的食物,不喜歡苦的食物。生活上也是如此,不喜歡太陽很大,滿身流汗,喜歡比較涼快的。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這些感受,感受在告訴我們,我們生命還在進行,意思是說,沒有感覺的話,沒有感受的話,他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

    佛教沒有講,感受、感覺是不好,不用去感受,因為這些感覺不是我們喜歡就產生,不喜歡就消失,這些都是自然來的,一切法都是自然法,我們的感受也是自然的。可能你會說怎麼會是自然呢?電視上的節目讓我快樂這是樂受,同時,有些節目讓我不愉快、痛苦,變成眼根的苦受,是不是這些都是刻意去做的?你自己也是自然的,因為你可以說眼根就是你自己。但是電視上的節目就是電視公司的,不是你的。他給你什麼你要去看,這是自然的,所以因緣法都是自然來的,它一定會自然消失的,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因緣會合生起的這個東西,最後會因緣離散而不見的,那麼我們的感受也是如此。

觀受是苦

毗缽舍那修行方法,你要觀察感受,如何去觀察呢?用三法印的理論去觀。什麼是三法印?無常、苦、無我。感受是無常,感受是苦,感受是無我的,所以我們用另外的角度來講「觀受是苦」。我們都知道觀身不淨、觀受是苦,他沒有講觀受是樂。經文上也提到我們凡夫眾生有樂受跟苦受的問題,為什麼最後講「觀受是苦」呢?原來佛教的理論上只有一種受,就是苦受。那麼我們講的樂受也是變成苦受,不樂不苦也是變成苦受。苦受是什麼?世俗的苦受,你超越了這個苦受,就是非世俗的苦受,這樣的話,整個感受變成是苦。我們剛才所講六根接觸六塵那個當下給你的感受,如果那個過程讓你舒服、歡喜的那種感受是樂受,讓你不舒服、不愉快,這種感受是苦受,這兩者的分別非常明顯,最後這兩者為什麼都變成是苦呢?這就是我們大家要了解這段經文的重點。

    我剛才說用三法印來觀察感受,三法印的觀察第一是無常,一切萬法都是無常變化,時時刻刻、每一剎那都在變化,沒有任何東西不變化,包括我們今天討論的所有的感受,時時刻刻每一剎都在變化。所有六根的感受,身體的感受,統統會變化無常,所以那種感受不會永恆存在的。

    我們凡夫一直都希望那種感受永遠都存在,尤其是樂受。當你的眼睛看到美麗、好的東西,你很喜歡那種感覺,希望那種感覺永遠都存在。所以看過美麗的風景,聽到的美妙聲音,見到忘不了的人,一直都懷念他,留給你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到餐廳吃到美食,回家跟家人講,跟朋友宣傳,這就是你深刻的感受。第二天你到另外一家餐廳,也是吃同一類食物。你覺得昨天吃的食物還是比較好,你今天仍舊懷念昨天的菜,你一直都希望昨天的那種味道,你希望那種感覺是永恆的。因此,你開始禪修打坐時,希望身體不用受那種痛苦--不要開始膝蓋痛、不要開始腿痛、不要開始肩膀痛,希望很舒服,但是不到半個小時,這個身體慢慢出現不同的感受。你一開始接觸這個坐墊的時候,你的身體覺得很舒服,但你坐在這坐墊上一個小時之後覺得不舒服。你剛剛講這個坐墊好舒服,那為什麼過一個小時以後不舒服呢?到底人有毛病?還是這坐墊有毛病?所以,你喜歡某某個感受,也不一定永遠都接受,總有一天你會膩的。我們喜歡一個人,天天看會變膩的;喜歡聽到的聲音,天天聽也會很膩的;喜歡吃的某種食物,如果早上也吃、中午也吃、晚上也吃,最後會很膩的。一方面我們凡夫眾生的內心充滿了貪心,所以一直希望那種感受永恆不變永遠存在,並且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體驗到那個感受,這就是貪心。但是你一次一次去體驗、享受那個感覺的時候,慢慢你會發現已經不用再繼續下去了,不用再吃了,不用再坐下去,現在已經痛苦不舒服了。一個小時之前,你希望那種感覺是永恆的,但是一個小時過後已經不喜歡它。因為一切萬法萬物都是變化無常,你為了得到讓自己滿足的那種感受,給你那種感受的萬物,現在依靠的萬物也是變化無常的,所以它沒有能力給你永恆的感受。一方面你的身體四大因素變化了,另外一方面,你依靠外面的萬物,它是四大因素也是變化無常的,它們兩個接觸了,給你的感受也是變化無常的。所以享受樂受的時候,好快樂、好舒服,但是繼續接受它的話,變成不喜歡、變成痛苦,終究所有的感受是苦,這是「一切受是苦」的道理。

    最早期的佛法裡面沒有講「離苦得樂」,只講離苦,沒有講得樂。你要得到的樂,這個樂也會變成另外一個苦的原因,所以要去觀察注意一切感受都是苦。那個苦從哪裡來的呢?因為那個樂受不斷在變化而來的。例如,你坐在坐墊上感覺舒服,你享受那個樂受,你一直坐下去的話,時間遷流不息,那個樂受也變化了,就變成痛苦的苦受。為什麼佛教說觀受是苦呢?因為我們講的感受變化無常。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東西沒有變化或不是無常的,那你就可以從那個地方得到永恆的快樂。

    我們都知道佛陀已經講過萬法都是變化無常,所以你的感覺也是變化無常,沒有任何事物是不變的。從無常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體驗到所有的感受是苦的。又怎麼會變成苦呢?因為我們的貪心執著它,希望這個感受永遠存在而執著它,但是縱然你執著它,它卻一直都在變化,所以最後它給你的影響、給你的感受是苦的。如果不執著它的話,你不會覺得這是苦受。我們人生的痛苦都是從哪裡來?都是從執著來的。為什麼執著變成痛苦呢?因為我們執著的對象,對象的那個萬物、那些人、那些感受都不是永恆不變的一個主體,它是因緣和合的,它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由於我們去喜歡變化的東西,喜歡無常的東西,所以我們感受痛苦,因為我們無法接受它的變化。譬如,我什麼都可以接受,我最討厭、最不喜歡,他的變化(一個人不能接受另外一個人的變化)。「昨天你說會來,為什麼今天不來呢?」「你昨天明明講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就是你呀!怎麼今天變成這樣子呢?」這就是我們凡夫的反應,不了解無常改變,我們不喜歡、不願意面對現實,我們以為聽到的那句話,是永恆的,有道理的、有真理的,永遠都不會變化的。

    通常我們講的話,它的價值的力量,都在這個範圍內、這個環境內、這個因緣上。當你離開了這個環境,已經超過了這個範圍,因緣改變了,那些話統統都沒有價值。所以你感覺到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改變了不用難過,如果他沒有變化,你才要難過,變化無常就是真實的,他一定會變化。但是,有一種說法,離開範圍、離開環境、離開因緣還是具有價值的,就是佛法。

    2600年前佛陀在某個地方對某個人說法,講的內容在那個時候是既好用又有價值,現在這個時候也好用有價值,為什麼?佛法就是生命的教育,佛陀講法,為幫助凡夫眾生解決一般生活上的問題。2600年之前的凡夫眾生跟現在的凡夫眾生一模一樣,他們會遇到生、老、病、死的苦,我們現在也是遇到生、老、病、死的苦;他們遇到了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我們也是如此,佛陀講法對治那些問題。那個時候的人不放逸的聞、思、修而得到解脫,了悟了生老病死的問題。同樣的法、同樣的理論現在仍然可以利益我們,讓我們遠離煩惱而了悟生死的問題,雖然範圍、環境、因緣有所不同,但是佛法的理論還是有價值。

    為什麼現在的人沒有那樣了悟生死的問題呢?天天起煩惱呢?因為他們已經離開了聞、思、修。有些人有聞,但不思、不修;有些人有聞、有思,但是不修;有些人有修,卻不聞、不思,那些亂修不是佛法的問題,而是我們個人的一些毛病。所以凡夫眾生講某些話,做某些的事情,離開了這個範圍,離開了這個因緣都沒有價值。我常常會說:大學教授對學生來說,他是教授,但是對他的太太來說,他是丈夫;對他的母親來說,他是兒子,這些都是一個範圍內的問題。

    星雲大師好幾年之前他回到自己的故鄉見老媽媽,老媽媽看到自己的兒子回來,媽媽一直講話,講到一個小時,星雲大師就坐在桌旁一直在聽。然後人家問大師感覺怎麼樣?他回答:「平常我講話的時候,大家都在聽,我講的時候,沒有人開口,今天我是聽眾,不是主講人」。在母親的範圍裡,大師是兒子,還是要聽母親說話,這些角色都不是永恆的,都會變化無常。修四念處法門的人,總是要培養的法,就是無常觀,觀諸行是無常變化,這個法不是讓你離開生活,不是讓你跟別人的生活不一樣,更不是讓你討厭這個世界、討厭這個生命。

    為什麼要培養「無常觀」呢?因為這個方法會引導你了解萬法的真相。平常生活遇到任何事,自己都會受到它的影響,面對外面發生的所有事情,產生喜歡跟不喜歡的種種反應,那種反應也是惡業或善業。你有這種無常觀,遇到什麼事情,心裡面馬上現出那個無常,知道它是無常變化,等一下都會變化,等一下的意思是說它的變化,並不是你馬上可以看得到,有些人等了一個月還沒有看到變化,一個月都沒有變化表示什麼?你還坐在原來的位子上,你的心還在原來的位子上來看這個問題,所以你覺得過了一個月還沒有變化,時間已經變化了,你卻不想跟著變化,你一直執著過去。所以,修四念處的人,要盡量保持正念,正念就是當下的心,你保持當下的心,那個心不會跑到過去、不會跑到未來。

    修行正念、保持正念的人,對他來說,每一件事情,時時刻刻都變成非常新鮮。你吃的食物雖然是一個禮拜前買來的,現在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吃的時候感覺真新鮮,為什麼?你保持當下的心,你保持當下的心來吃的時候,你不會有那個從冰箱裡面拿出來的念頭,沒有那個念頭。假如你一直有那個念頭的話,這個東西變成不新鮮的。因此,保持正念修行四念處禪法的人,天天都是新鮮的,整天笑容滿面,帶給人溫暖,因為他不會想到過去,也不會想到未來,內心都作無常觀。今天上班,遇到辦公室的人,對你說你昨天做得很好,你想這是昨天的事,他讚許你做的很好,你知道這些都是無常,你有這個概念的時候,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也許你會懷疑,當人家讚嘆我的時候,難道我沒有辦法享受這個快樂嗎?一定要叫我作無常觀嗎?你可以享受,佛教沒有反對享受那種快樂,但是你要保持無常觀,你有無常概念去享受快樂的生活,跟你沒有無常的概念去享受快樂的生活,結果將完全不一樣。你有無常的概念去享受那種樂受的時候,你不會被那種感受迷惑了。你沒有無常的概念去享受那種樂受的時候,很容易被迷惑了。迷惑就是輪迴,覺知就是解脫,時時刻刻都可以體驗到那種覺悟的心態,這叫做非世俗的樂受。                                    

    我們還可以把感受分為另外兩種:一種是身體的感受,另外一種就是內心的感受,也可以說色法的感受和心法的感受。我們身體的歡喜、舒服的感受叫做「樂」,我們內心的歡喜、舒服的感受叫做「喜」。身體那種不舒服、不愉快的感受,我們叫做「苦」,內心那種不愉快、不舒服的感受叫做「憂」。所謂樂受也是身體的樂受跟內心的樂受,我們剛剛講身體的感受,包括這個五根接觸五塵時那種感受。

    另外一方面,我們這樣坐禪、或是立禪、或是行禪,我們一般生活上就是坐著、走路、躺著、站著,不管用那種方法,生活是一體的。例如我們禪修的時候要坐著,坐下去半個小時、40分鐘、1個小時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身體有不同的感覺,可能大部分是痛苦,這個痛苦不是你這樣坐的時候才有,你走路也會有,你站立時也會有,你躺著也是會有。有人認為不會呀!我每天都坐在椅子上都不會痛,我睡覺躺下來很舒服,不會痛,為什麼我們是這樣的感覺、這樣的經驗、這樣認為呢?由於我們身體的四肢換來換去,我們這樣腳盤起來坐,開始痛的時候你會動一動,你的四肢每次都換來換去,不會讓那痛苦生起,所以你覺得不會痛呀!我們躺著睡覺,當睡著的時候,身體自己會翻身,所以晚上睡覺跟早上起來的方向是不一樣的。若我們的身體都沒有動,一直放在一個姿勢,他自然而然會產生那種感受,大部分是那種不舒服的痛苦。有時候你坐下去馬上感到很舒服的樂受,你躺下去馬上就感到樂受,慢慢那個樂受變成是苦受。你都沒有動這就是身體的感受,我剛剛講身體舒服的感受就是樂受,也可以說是身體的苦受。

    那麼內心的樂受呢?我們這個心回想好幾年前的一件事情,你越想心裡越快樂,想到這件事情就一直想笑,這就是你的內心當下的樂受,這部分跟你的身體沒有關係,這跟五根沒有關係。意根它自己想到某些事情的時候,會很悲傷、很難過、很痛苦,開始流眼淚了。例如自己的父母家人過世了,好幾年以後,想到這件事情就會哭,這就是內心的痛苦,內心的悲傷,我們叫做「憂」。所以,我們的感受也可以分為身體的感受和內心的感受,那些感受一定會歸納為無常的概念。

    平常生活上,我們修行的時候,這個色法跟心法感覺到、體驗到、怎麼樣的感受,都是用無常來觀察,如何去觀察呢?我們修四念處的時候,注意這個身體,注意這個身體的地、水、火、風的變化,四大因素的變化,還有身體不同的現象。那些現象的生、滅,我們會去觀察。對感受也是如此,你注意這個感受,你觀察這個感受,觀察這個感受是什麼,觀察它的生滅。你能夠詳細的去觀察那些的感受的生起,那些感受的消失,那個時候你的內心自然而然會產生無常觀。所以要培養無常觀不是你嘴巴上唸:「無常!無常!」你一定要注意到感受的生滅,你一直不斷地觀察它們的生滅,從這個過程當中,你內心自然而然會產生無常觀,這就是你真正的體驗到無常觀。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無常觀,都是從聽聞某個人講「一切萬法是無常」而來的,這是文字上的理解,但是你內心的反應不一定如是。所以你看到東西無常,嘴巴上講無常,但是心裡會生起痛苦呀!內心不能接受家人的死亡,不能接受自己喜歡東西的失蹤,不能接受自己親戚朋友老、病、死那種變化,為什麼?你嘴巴上講無常,內心沒有真正體驗到無常。如何內心真正的感到無常,用什麼方法?必須不斷去集中你的感受,集中你的身體,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感受,都是看著它的生滅。

    平常生活你忙別的事情都沒時間去觀,所以你一定要坐下來,放下內心所有的事情,放下生活上所有的事情,以一個小時去觀,那種體驗對你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體驗佛法的理論,真正的嚐到法味。現在很多人說無常,但是遇到困苦時,他的反應還是老樣子,那是因為沒有真正體驗到無常。

    如何培養這個無常心呢?要觀察所有的感受,身念處─身體所有的變化、所有的現象;受念處─注意所有的感受的境,作觀察的時候不需要特別去分別,這是樂受、這是苦受、我感覺到樂受、我感覺到苦受,這部分不需要特別去觀察,只要知道有感受有感覺,但是一開始的時候,這個部分作得不是很容易,當感覺到樂受的時候很歡喜,一直喜歡那種樂受;當感覺到苦受的時候,心裡不開心,討厭這個感受。所以開始的時候,你特別須要勇敢、勇氣,我們講的精進(精進波羅蜜)去面對它。生起樂受的時候,盡量客觀去觀察,這個樂受不是我享受,這個樂受不是我去感覺的。下一段講「他安住於受」的內容。

如是,他安住於受,隨觀內受;或安住於受,隨觀外受;或安住於受,隨觀內、外受。他安住於受,隨觀生法;或安住於受,隨觀滅法;或安住於受,隨觀生、滅法。

    這裡安住於受,安住什麼?身心沒有動來動去,身體輕安內心也是安定。安住就是安身安心,也可以說你的身定和心定,身體的定力和內心的定力。法師們常常說,你禮佛就要有禮佛的樣子,很端正、很莊嚴;你坐著要很端正、莊嚴,這是為什麼?目的是讓你培養身定,你有身定的話,你的身體不會動來動去。而心定是指內心的安定,這兩者都在一起叫做安住。經文「安住於受」,你知道有這個受,隨觀內受或隨觀外受。

    關於內外的定義,我前面講過有兩種說法:其一,內界就是我們身體的裡面,外界也可以說是身體的外表。其二,內是我們自己,外就是別人。我們學習一開始的時候,都注意內受和外受,就是我們的身體裡面和身體外面,先不用去觀別人,安住於受隨觀內外受,這樣子去觀察那些內受和外受。

    內受、外受要觀察什麼呢?隨觀生法、隨觀滅法、隨觀生滅法。第一個安住於受,隨觀生法,也就是說,你的身體、你的心在覺知,會有一種感受。感到樂受時,了知感到樂受,了知感到樂受時,就安住於受。感到苦受時,要了知感到苦受,這就是安住於受。所以這一段裡面的受,沒有分樂受跟苦受,這個時候你要體驗有感受,安住於這個受,然後去觀察生法。第二個是滅法,第三個是生滅法。「安住於受」有三個觀察感受的方法。第一個是觀察它的生起,這個身體是什麼感受,所有的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那種感受,它的生起;我們講的身體的感受,它的生起;還有我們講的內心的感受,它的生起。所以,你想到某件事情,內心覺得很痛苦,你要知道它的生起、它的開始,就是「觀生法」。你也去了知那種感受的消失,你去觀察它的消失、它的消滅就是「觀滅法」。

    觀生法、觀滅法的時候,這些都必須非常自然,不能刻意的,不能主觀的,一定要客觀,跟你沒有關係的樣子。你能够這樣客觀的去觀察那種感受的生滅,一方面你培養一種智慧,什麼智慧呢?無我的智慧。因為,那個當下,不是你或我所感受的,只有內心有一種感受而已。安住於受的時候,只有受,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可以安住的人。那個受也沒有樂受、苦受、不樂不苦受的分別,只有受。

    這經文上說:「他安住於受」,這「他」是為了讓我們了解,所以這個時候沒有這個我,只有安住於受。另外,可以說,五蘊安住於受,也可說,地、水、火、風安住於受。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思考,地水火風安住於受,現在感受的是地、水、火、風。地的感受、水的感受、風的感受,沒有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他。那個時候你去觀它生起(生法)。第二個方法就是去觀它的滅。或許你能觀察到那些感受的生起,但它的變化速度很快,令你察覺不到它的消失。尤其是樂受,樂受很容易迷惑了,意思就是會去享受。

    我的經驗中,每一次來學禪修的學員,他們有的問題﹝我坐下來開始身體痛怎麼解決﹞?每一個人都講身體的某個地方痛,內心都有很多雜念,內心很悲傷很痛苦該怎麼辦?沒有人講我現在受樂怎麼辦?我身體太舒服怎麼辦?因為這個沒有問題。注意!樂受上去觀察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能被迷惑,不然的話,你認為「我在感受,不是地、水、火、風在感受」,我在感受,有一個「我」一直出現。那個時候,可能你察覺不到它的生起,或是能察覺到生起,察覺不到消滅,為什麼?你好好地享受,正念已失去。但是你痛苦的時候,這兩者觀得非常清楚,它的生起,什麼時候開始,然後它的消滅也非常清楚,為什麼?心裡一直在期待消滅,一直在想趕快消失,一直在注意,那個時候我剛剛講的那種勇氣、耐心,那種精進非常重要。你要接受它,一直面對痛苦不能動搖,須有耐心、勇敢才能够觀察滅法,觀察它生滅,因為那種痛苦的消失,不是我們想要它消失,它馬上就會消失,不是我們用別的方法來讓它消失,當然你動一動它可能會消失。

    有些人就是這樣的感覺,他認為如果站起來讓這個身體動一動、腳換來換去,那些痛苦會消失,但是如此你體驗不到那些感受的真相。那些人認為這些痛苦能控制,現在我們也都認為所有的生命、所有的感受我們可以控制,如果我們不能控制的部分,交給佛菩薩來控制,交給上帝來控制,神控制不了的事情,認為這就是天意啊!通常沒有思考能力的人,智慧不够圓滿的人,沒有聞思修行的人,才會說這種話。所以,你千萬不要在禪修時,遭遇痛苦就趕快拜佛,跟佛菩薩祈求:「讓我禪修的時候沒有痛苦,讓我的心安定下來……」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你自己必須面對這些事情。我常常說,禪修是自己面對自己,你身體上產生的所有的問題,內心產生所有的毛病,都一定要自己解決。這時我們不會依靠任何的佛號,任何的力量。身體不舒服不會吃止痛藥,不會起來去看醫生,自己面對去解決。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不是很慘嗎?明明是不舒服為何還要面對痛苦?有這樣的想法,代表我們沒有耐心,因為這種不舒服也是自然來的,我們卻不能等它自然消滅,希望它快點結束去忙生活的其他事情,於是我們的修行很難成功。原因就是欠缺兩種方法:勇氣跟耐心,總希望一切都可以很快得到,像高速公路、高鐵一般快速到達。上了一門二門三門課以後,就希望我馬上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甚至於趕快就得到解脫。修行必須要等待,你觀察這個感受的時候,也是要等待,不能躁動,不能主觀的看,要客觀的看。

    譬如,打坐的時候開始膝蓋痛,原本一直耐心等待的觀察,觀察它的生滅,但是那個時候內心裡生起別的念頭:「你已經够了,不要再坐下去了,禪修不一定要接受痛苦啊!哪有這樣的道理,別的法師講其他的經文,不修這個也可以啊!」如果你的決心比較強的話,還是繼續去觀察觀想,但是接著又想:「這樣坐下去你的腳會斷掉啦!腳斷掉了以後怎麼辦?怎麼走路啊 !」你的心不够堅強馬上站起來,怕腳會斷掉。這個時候還會想到:「某某醫生講身體不能坐太久,否則會有問題」。然後你忍耐痛苦的時候,身體不禁開始流汗了,那個時候你又想:「流汗了怎麼辦?是不是血壓高了?」內心出現各種思想概念,那個時候注意你自己的心,好像有一個人在旁邊跟你講:「你不用打坐」,這個心就是這個樣子,以後我們討論心念處的時候,還會很詳細的討論這個心念的變化。這個心就是這個樣子,我們往往會被它控制,所以馬上會停止打坐站起來。

    修行的時候一定要精進,並且耐心、等待,不僅禪修如此,你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具備這三種條件。培養這三種方法的話,處理事情將非常順利。若每天都限制自己一段時間禪修,靜坐漸漸不再那麼痛苦,然後會感覺到觀察苦受真是好容易,心安定下來沒有雜念了。反而觀察樂受的時候雜念很多,妄想很多。你一直觀察苦受的時候,雜念越來越少,定力越來越深,那個時候你可以一直坐下去,不想起來了。有那種妄想念頭進來的話,你會知道它是騙人的,事實上我上一次已經坐了好久腳也沒有斷掉。有些人本來是不喜歡這種痛苦的,最後把這種痛苦變成他自己修行的目標,心集中於痛苦上,注意力放在痛苦上,最後沒有那種苦受時,他的心反而安定不下來,那他怎麼辦呢?我們坐在坐墊上,他坐地上、石頭上,有時甚至於跪下來,所以這個痛苦以後會變成一個好的朋友,變成好的朋友的話,痛苦不再是痛苦,因為朋友不會給你痛苦,感受竟然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這樣對修行有多大的幫助?你不會因感受而產生任何的欲望心。

    我們現在所有的問題都從這個感受來的,為什麼有這些感受?因為六根接觸六塵,所以有那個感受,那感受的背後因素是什麼?欲望的心、渴愛的心、貪念的心。凡夫眾生時時刻刻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只有一個目標,什麼目標呢?就是讓六根滿足,眼睛要看好事,耳朵喜歡好聽的、舌頭喜歡好吃的,他從來到這個世界到離開這個世界,當然會做很多事情,但他做的每一件事情,最後的目標是為讓六根滿足。希望六根滿足的那種念頭,我們叫做欲望、渴愛、愛著,所以一直去執著。你多多了解這個感受的變化無常性,你能够掌握它的生滅,這樣的話,你的心不會特別去執著那種感受。沒有執著感受的話,你的內心沒有分別樂受、苦受,你的內心對樂受沒有開心歡喜,對苦受沒有不喜歡或討厭,你不會有那種狀況。這個時候我們對感受沒有產生任何執著心,於是很容易放下一切。

    不要認為修四念處禪法的時候,臨終沒有痛苦,臨終要死去的時候當然會有痛苦,但是你對痛苦的理解、對痛苦的執著,比一般人會少。臨終時所面對的痛苦,你將不受它的影響,因為你已經知道如何處理痛苦,所以臨終的時候可以好好的走。早期佛教提到佛、阿羅漢已解脫的聖者也有身體的痛苦,他們也有饑渴的痛苦,所以世尊成佛了以後也要去托缽,他的弟子們成就阿羅漢也需要飲食,他們也會生病。《大涅槃經》裡面說佛陀最後生病了,所以,不要認為修四念處禪法已經成佛了,就不會生、老、病、死,身體不會有痛苦,事實並非如此。身體還是一樣會有生、老、病、死,其實,不是這個身體解脫,而是心解脫,身體是四大因素依然存在,四大因素不斷地在變化,聖者還是一樣會有感受。

    佛菩薩、阿羅漢跟我們的差別在哪裡?當我們身體有痛苦時,我們一定會受到它的影響,而佛菩薩、阿羅漢他們不會受到影響,為什麼?我剛剛所講感受上的修行,他們已經證果出離了,他們知道如何處理感受(感覺),能以無常的概念去觀察,他們有那種勇氣,有那種等待,所謂的精進波羅蜜,所以證得佛果、證得阿羅漢果,已經成就了耐心波羅蜜。但是,他們的身體狀況跟我們凡夫眾生一樣,唯內心的感受不同。

 

他建立起「唯有受」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受,隨觀感受。

    最後他建立起「唯有受」的正念,你觀察這個感受的時候,最後你要建立怎樣的正念呢?就是只有感受,沒有我的概念,也沒有身體的什麼地方痛,沒有那個概念。我們痛的時候,痛的層次都是一樣,但是我們還是分很多種痛,如:頭痛、肩膀痛、腳痛、背痛,如果你會區分這個是頭痛、這個是腳痛,這個是背痛,那些痛都是一樣的感覺,地方不一樣而已,最後是「唯有受」的概念,痛的地方不重要,因此不執著。

    當建立起「唯有受」那個正念的時候,第一、沒有「我」這個概念;第二、沒有身體的某某地方有受,它不重要。第三、沒有樂、苦、不樂不苦的那些分別,只有受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是為了什麼?為了更高的智慧,所以佛教的智慧是從哪裡來?從正念來。

    修習四念處禪法,非常重視正念,正念是什麼?當下的心、覺知的心、注意力的心、沒有是非的心,沒惡念的心,那種心才能够得到更高的智慧,他在渴愛(渴愛是欲望)、邪見(邪見是不正確的概念),無所依而住。在這種念頭上,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執著,還可以生起更高的智慧。他不執著五取蘊,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含攝世間一切。他對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不會執著,也就是說,他在自己的渴愛跟邪見上面沒有任何一點執著,所以是無所依而住。一般凡夫眾生都依靠渴愛跟邪見,我們執取五蘊,執著這個身體或任何事情,所以有那麼多的執著。

    受念處,最後的修行境界是「諸位比丘! 比丘如是安住於受,隨觀感受」。
 

回目錄

 

心念處

2014年6月28日

    前幾次上課討論四念處修行方法,我們已經討論了兩個念處,身念處和受念處,今天我們討論心念處。其實四念處禪修方法當中,最主要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這部分。因為佛教的修行跟心有關係的,學佛也是跟心有關係的,其實佛陀所講的一切法都是跟心有關係的。所以佛教就是心理學,佛教所提的解脫就是內心的解脫,不是身體的解脫。佛教也會講人生的健康,它講的健康不是身體的健康,而是內心的健康。所以四念處中的心念處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要先知道,為什麼佛教一直都講心?它的解脫為什麼又跟心有關係呢?修行是為了脫離煩惱,煩惱在哪裡?煩惱都在心中,你身體上沒有煩惱,只有毛病。你的煩惱都在心裡面,所以佛教的解脫,指示脫離這心裡的煩惱。佛教解脫的境界,被稱為究竟涅槃。

涅槃的意義

    涅槃的意思是什麼?就是止息煩惱,消滅煩惱。我們常常會說進入涅槃,若我們用這樣的方法來講,人們會以為涅槃是一個地方、可以進入的一個世界。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或是兜率天一樣,像一個天堂。其實涅槃什麼都不是,雖然是說進入,但是它沒有一個門可以進去。涅槃就是你內心的變化,涅槃就是你內心的煩惱的變化 ─ 止息煩惱、滅盡煩惱了。沒有煩惱跟止息煩惱,也是有些不一樣的。現在大家都沒有煩惱,因為你的心已經開始平靜了。平靜的心,沒有煩惱。止息煩惱就是你把煩惱的根完全挖出來了、斷絕了。你的內心沒有因緣產生煩惱,這就是涅槃。完全斷絕煩惱,或可說完全斷絕貪、瞋、癡,因為眾生所有煩惱來源的根,就是貪、瞋、癡。所以涅槃不是一個地方,涅槃不是一個世界,涅槃不是往生以後可以得到的,佛教裡面沒有那種涅槃。涅槃是在今生、現在可以得到,你什麼時候能夠完全把內心的煩惱的根挖出來,止息煩惱了,這就是涅槃。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開悟成佛,這就是他內心所有的煩惱消滅了。這時候他人生的路程經過了三十五年,當時他已經三十五歲了,按照佛經記載,佛陀八十歲示寂,他在三十五歲時涅槃,也就是止息煩惱,但他還是一樣活下去。他的四大弟子阿羅漢也是如此,他們也消滅煩惱後,照樣活到一百歲、八十歲或幾十歲往生。所以涅槃不是往生以後能得到的狀況,要記住!人死了以後,什麼涅槃都得不到。真正體驗到佛教修行的境界,只要你好好地活著,這樣才能體驗到。你在活著當中可以解脫,不是往生以後解脫。所以,我們有時候會對往生者發一個願,「祝福他脫離煩惱,進入涅槃」。我比較喜歡人還活著的時候對他說:「願你認識到涅槃,脫離煩惱」。你往生以後就沒辦法了,要來世再修。所以,大家都可以了解,消滅煩惱是涅槃,涅槃跟我們的心有關係。

    心可以解脫,身體沒有解脫。身體還是要面對老、病、死,八十歲的佛陀也是生病了,他的弟子也會生病的,這就是自然。我們討論身念處的時候,強調這些色法的因素。我們怎樣會有身體?身體是什麼樣的組合?一切都是因緣法,身體也是一樣,地、水、火、風四大因素的和合。佛與凡夫眾生沒有分別,每個人的身體是這個樣子。佛教的解脫都是內心的解脫,不是身體的解脫。所以你生病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即使解脫煩惱,「我還是會生病的,佛菩薩也是會生病的,那些解脫的人也是會生病的,他們也沒辦法避免。」

    佛陀說這個生命都是苦啊!苦也是有兩種,一種是不可避免的苦;另一種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苦。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苦,無論你是否脫離煩惱都要面對。如果你沒有煩惱的話,可以好好面對老、病、死。那個時候,你的內心會很平靜,因為你知道你會生病,因為你知道這個五蘊會生病。脫離煩惱的人,不會受到老、病、死的苦啊!為什麼?他已經了解這些老、病、死的狀況。為什麼凡夫眾生會受到老、病、死的苦呢?因為我們還沒有完全了解這些老、病、死的真相,另外一方面,我們自己不想接受這個現實。所以天下每一個人都不喜歡老啊!不喜歡生病、死亡。即使自己不能走路,自己不能做自己的事,還是喜歡長壽百歲。你沒有試著要怎麼放捨,雖然得到很危險的病,但是你還是認為可以吃藥活下去,這是凡夫。若是脫離煩惱的人呢?他早就放棄了,他隨時隨地準備好,時間到就離開,因此古人說;修行人不怕死啊!

    佛教的解脫,是脫離煩惱,這方面修行跟心有關係,有煩惱就是凡夫,沒有煩惱就是非凡、解脫者。所以,古人說佛跟凡夫的差別,只有一個念頭,一個有煩惱的念頭,一個沒有煩惱的念頭。佛與世間的人差別,就是一個念頭而已。但是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差別,人要多少努力用功修行。看起來一個念頭的差別而已,但是想要達到那個境界,過程非常不容易。所以佛教的修行叫轉念:惡念變成善念;不乾淨的念變成淨念;昏沉懶惰的念頭,變成不放逸的念頭。佛教的修行跟心有關係,所以真正掌握佛教的修行方法以後,隨時隨地都可以修行。為什麼?只要轉念頭,只要你的概念改變。你的惡念變成善念頭,不要讓它妄想,所以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心念處」是非常重要的。

    我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佛教有三藏,經藏、律藏和論藏。經藏就是經文,律藏就是戒律的部分,論藏就是我們所講的阿毗達磨論。阿毗就是深奧的,達磨就是法,阿毗達磨就是非常難懂深奧的法。阿毗達磨論講兩種法,就是色法和心法,四念處講什麼?色法與心法。阿毗達磨就是理論,四念處就是實踐、實用的方法。阿毗達磨關於心的部分,講了很多豐富的內容。按照它的解釋,心是究竟法。心可以分為兩種,一者是心,一者是心所。心跟心所,雖然有分別,但是兩者在一起不能分開。簡單的來說,心跟念頭。

    我們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裏面,色就是色法(身體是色)。受、想、行、識四法當中,識就是心,所以我們說「心識」或「意識」。接下來的受、想、行就是心所,但是這些都是在一起的。所以心跟心所,好像我們手的兩面一樣。也可以說,心就是燈,心所就是它的光,這兩者都要在一起。

    觀察「心」是如何,佛教有很多名詞、形容詞來表達它的意思,但是專門研究阿毗達磨的那些高僧大德都認為,我們自己的語言,還不足以真正表達出「心」的意思。由於人類的文字、語言還不夠,所以要表達出來的話,要用很多很多的文字。最好的話,用一句話表達出來,不要講一大堆的話,大家聽不懂,無法理解。了解阿毗達磨的問題,也是如此,一大堆的文字,一大堆的名詞、形容詞,難以理解。為什麼?因為用人類的語言不能夠表達出來。歷史上,佛陀的自傳中說,佛陀在哪裡說阿毗達磨呢?在天宮,講給祂自己的母親聽。祂母親往生後到兜率天當天人,為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孝順,到天宮講了三個月。祂講的阿毗達磨,之後每天跟舍利弗尊者講,舍利弗尊者把這個法,用當地的語言來跟當地的信眾講。所以阿毗達磨大部分都是講舍利弗阿毗達磨。舍利弗智慧第一,他用當地的語言來跟一般人講,所以一定會用很多名詞、形容詞。

    另外有一說法,阿毗達磨不是佛陀講的,而是別人講的。我們有一位長老,他引用譬喻,說明阿毗達磨論與經文的差別。阿毗達磨好像一位醫生知道的醫學,經文就是他開的藥單。所以我們講阿毗達磨就是佛的智慧,經文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向別人講方法,如何解決生命當中的問題。這部分我為什麼要特別講,關於這個「心」,一定會有很多名詞、形容詞。我們的感受也是一樣,覺得“很痛”時,我們只會說 “痛”,我們感受這個“痛”而已。然而頭痛跟肚子痛不一樣,牙齒痛、背痛、心痛,你知道這些都是不一樣,但我們都是用這個字“痛”啊! 你如何把牙齒痛的感覺說出來?又如吃糖果或吃麵包,大家都說很好吃,怎麼樣好吃?都說很甜啊!你吃糖果也甜,你吃麵包也覺得甜,吃芒果也是甜啦!在意思上,我們明明知道吃糖果的甜和吃芒果的味道是不一樣,但是我們不能夠說出來。人類的語言真的不夠用,不能表達出來,所以有很多名詞。

「心」在哪裡?

    我們要觀心,要先找到這個心?才會觀察。大家都知道一個很熟悉的故事,達摩祖師到達中國後,多年都是在閉關。有人想要跟達摩祖師求法,但是他的心好亂,拜謁達摩祖師說:「弟子的心不安,請求師父為我安心。」 達摩祖師說:「你把心取過來,我為你安吧。」這時那個人才覺知「心」其實了不可得。

    那麼心在哪裡?《法句經》裡面,用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來表達“心之狀況”。經上說:「遠行與獨動,無形隱胸窟,若誰制彼心,脫出魔繫縛」。這個心會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它會遊行很遠;它是一個人去的;它是無相的,沒有身體的,所以我們看不到;住在一個山洞石窟裡面。這段經文讓一般人知道這個心是如何,它會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們在這邊,我可以到處都跑。人的心所可以到台北,可以到高雄,你還可以買票到美國。你的心可以到美國,不一定要人到,但心會到。佛陀說心可以去很遙遠的地方,表達出來心會胡思亂想,會打妄想,各位要多多利用這個譬喻來了解心。所以,你發現這個心開始妄想,不用擔心,不用難過,因為它本來就是這樣。第一、它去很遠的地方,第二、一個人去,你說這個心是我的,但是它從來不會帶你去。你坐在這邊,它會跑掉,它一個人走掉了。第三、它是無相、無體,它沒有身體,所以我們看不到,摸不到;其他東西萬物都可以看得到、摸得到,心卻摸不到。人們可以說:「我什麼事情都可以了解,但無法了解你在想什麼?」這不是一個有智慧的話題。因為你自己也搞不懂你自己在想什麼,怎麼了解別人在想什麼呢?這個心,無相無體,它可以偷偷跑掉。感覺上在旁邊,想要摸卻摸不到。感覺在手中,想要抱著也抱不住。第四、住在一個山洞,這山洞石窟是身體。它的家就是這個身體,你可以找到它,這山洞石窟裡面可以找到它。

    佛陀用這樣的一個譬喻,表達出找到心的方法。我們現在知道心一直會跑,會去很遠的地方。一個人去,問別人,也不知道它去哪裡。它一個人去,這表示它會到處跑,也不是跟你,也不是跟別人。它無相無體,看不到也摸不著。它住在山洞裡,用這句話你可以找到它。它在那個山洞裡,就是身體裡面,它在這身體裡面的時候,我可以去抓它,可以去見它。身體是什麼呢?身體就是五根,我們叫做六根。身體住的山洞有六個門,不是像我們家一樣,只有一個門,有時後面也有一個門。心住在這個山洞,有六個門,它隨時都可以跑掉啊!你現在只有一個門,它一定要從這裡跑出去,你站在門口那邊,好好的看就可以抓它。若要看好那六個門,你根本抓不到它,從哪裡進去?從哪裡出來?這個門就是我們講的六根,為什麼心一直都不在這山洞裡面,一直想從六門出去呢?我們人為什麼從家裡出去?辦事啊!注意辦事的最後目的是什麼?找飯吃啊!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什麼?為了一頓飯啊!這是最主要的一個目的。那麼這個心也是從這六門出去,出去做什麼?為了吃啊!才能活下去。心要有體力才能到處亂跑,為了身體健康,所以它要吃東西。它吃東西不能一直在山洞裏面,它一定要外出。它從眼根那邊進去是色,用耳根那邊出去是聲,它吃的食物也是很簡單,就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它的食物。

    它最喜歡哪種?那要看它的心情。有時候喜歡色、有時候喜歡聲音、有時候喜歡香氣、有時候喜歡味道,要看它的心情。不管它的心情好不好,它一定會去找,一定會去吃這些食物。找不到任何時間不在吃,二十四小時都在吃。吃,它才有體力。所以這六門隨時都可以進來出去。

    我們真正想要觀察這個心的話,一定要注意這六個門。這六個門什麼時候開?這六門也不是完全是關的,也不是完全是開的。有一種門是自動門,進去時它往裡面開,出來它往外面開,隨時都可以進來出去。所以這個門不能說完全關,也不能說完全開。你想開,表示一半關了;你說這門開了,表示一半已經關了;你覺得這門關了,但是一半是開的。這個門就有這樣的性格。那麼你真正想要抓住心,你要注意這個門,這個門的關和開,什麼時候開呢?這色根的門一開的時候,就看到色,像開門見山一樣。你耳根的門一開,就聽到聲音,從那邊(耳根)看不到色。你鼻根的門開了就看(聞)到香,那邊看不到聲音。所以六門各有特色。

    我們一般生活上,想要的東西不多,但這個心很厲害啦!它住在房子面有六個門,從六根出去,得到的東西不一樣。我們每天都出門,在家裏前面的那一個門而已,每天都出去回來是同樣的東西。心出去的門不一樣,想要色,從眼那邊出去;想要聲音,從耳那邊出去;想要香味,就從鼻那邊出去。所以你真正想要抓住這個心的話,你一定要注意這些每個門。眼門打開馬上看到色,所以佛教指示眼根就是內界,色就是外界。眼根接觸色,我們叫做眼觸,這在眼根和色之中間。眼根、色、眼觸這三個合作而生眼識。耳根就是內界,聲音就是外界,它們兩個接觸叫做耳觸。耳根接觸聲音,接觸的效果就是耳識。一樣的道理,六根接觸六塵,接觸的結果生起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但是我們一般人表達不一樣,一般人眼睛看到人,眼根接觸外面的色,我們會講我看到了一個人,我看到了一個東西,我看到黃色……這樣的表達出來,這是我們凡夫眾生的表達方式。所以,凡夫眾生的心有分別,他可以分得很清楚。但是原來眼根接觸色的時候,那個過程結果是眼識。

    佛教裡面說,我們看得到的一切,用一句話來表達出來,這就是「眼識」。我看到人,不是,我看到什麼?「眼識」。你看到一隻狗,不是看到狗,是看到「眼識」。你看到一棟房子,不是看到房子,是看到「眼識」。同樣的,你聽到小孩子哭的聲音,其實你不是聽到小孩哭的聲音,就是你聽到,你體驗到「耳識」。你吃東西的時候,有酸、辣、甜、苦。你會說這個東西是酸的,這東西是辣的,其實並不是辣的,也不是酸的,這是什麼?你體驗到「舌識」。你身體會感覺到舒服、不舒服、柔軟、很硬的、癢、麻等種種感受,其實你用那些名詞來表達,這些感受用一句話表達,就是「身識」。

    你想到昨天的事情,你想起來的時候,會用想起來的東西表達出來。例如,我看到的那個人,想到的那個人穿什麼,那個人喜歡什麼。那些種種的想出來的、說出來的,但是用一句話來講,這些都是「意識」。所以按照佛教的解釋,眼根看不到色,它體驗到什麼?眼識。也就是說,眼根體驗眼識,而不是那些東西、那些顏色、那些萬物。耳根聽到聲音,其實耳根體驗的是耳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有六個,最後一個識就是心,剛剛已經說過,五蘊裡的受想行識的“識”就是心,受、想、行就是心所。

    這樣的解說,我相信各位會有一個概念,心在哪裡?哪裡可以找到呢?六根接觸的地方。我們可以說,眼識,還是耳識,還是鼻識,還是舌識,還是身識,還是意識,這些思想,或念頭都是一個概念、一個目標。在哪裡可以找到心呢?在目標上,就是眼根接觸色的那個目標。這個目標是什麼?看到的所有的色,聽到的所有的聲,嚐到的所有的味道,所以眾生的心在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當中。

    我們常常打坐禪修的時候觀呼吸,觀呼吸的目標是什麼?本來在外面游來游去的心,把它拉回來,放在呼吸上,給它一個目標。這樣我們很容易可以找到,給它一個地方安住下來,安定下來。但是我們一直觀呼吸時也會聽到外面的聲音,會聞到一些香味,臭味。那個時候,我們的方法是什麼?標記:聽到、聽到、聽到……聞到、聞到、聞到……收到、收到、收到……痛、痛、痛……,用這個默念方法,默念什麼?默念當下的心。你本來的心在哪裡?在呼吸上。你感覺到頭痛,你感覺到腳痛,你感覺身體的痛的時候,你的心在哪裡?在那個地方。你聽到有人在講話,那個時候你的心在哪裡?在聲音上。你聞到一些香味、臭味,那個時候心在哪裡?在味道上,那個時候不在呼吸上。所以,你的心真的在呼吸上,培養正念、培養定力的話,你完全聽不到外面的聲音,你聞不到任何味道,你感覺不到任何感受。為什麼?心在呼吸上。你有種種的問題,身體的痛,還有某種香味,某種聲音,這就表示你的心沒有完全安定下來,還會胡思妄想,妄想就是心的工作,意識的工作啊!好像眼睛是看東西,耳根就是聽聲音,心就是想(心的動作就是想),假如那種想沒有智慧、沒有正見的話,那種想變成是妄想。

    所以心的動作 ─ 想,這部分不是不好,佛教沒有講不用想,佛教要你去想,佛教講的想是「正思惟」。但是我們凡夫眾生沒有「正思惟」,常常還是想,因此叫做妄想。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如理作意」,意是什麼?有智慧的思考。如理是什麼?按照理論來作意,按照理論來思考,什麼理?就是佛理啊!沒有別的理。心的工作就是想,我們要把那個思想變成善的、好的。所以我這樣的說法,各位可以了解,心在哪裡?心在目標上。

    這目標是什麼?當下的目標,不是過去的目標上,也不是未來的目標上。你可以找到這個心,例如你看到一個人,你的心就是這個當下。你看到一個東西,這就是你的心。你真正去注意那個心的話,你所講的某個人長得美醜,某個物品漂亮不漂亮,這些統統都是當下你的心。而不是那個人或物的問題,問題是你自己的心。因為當下你的六根接觸那個人、那個物品的時候,馬上產生的反應就是這一念心。所以阿毗達磨裡面說這個心非常漂亮,我們一聽到漂亮的事情,那句話的時候,我們能夠體驗到什麼樣的漂亮?都是我們在外面萬物上所看到的漂亮。所以,我們覺得這世界好山好水,風景非常漂亮,但每個人看到的漂亮都不一樣。你覺得這是最漂亮的,對別人來講不一定。

    在佛經上說心最漂亮,但是我們都認為這個世界最漂亮。在佛經上說心最漂亮,表示它一定比這個世界更漂亮。但是我們凡夫眾生無法解釋,好像解釋世界上最漂亮東西,以大海裡面的水,和井裡面的水來比較一樣,我們無法想。因為這個心有很多種種的漂亮,所以世界變成這個樣子。

    不要認為這個心只有漂亮而已,還有不漂亮,為什麼?我們所講的漂亮每次都是相對不漂亮,這世界沒有不漂亮的話,你說不出來漂亮。你講得最漂亮,你講得最好,一定會跟另外一個作比較,才能夠真正表達出來。心裡有漂亮跟不漂亮,那麼你的內心,當下充滿了那些種種的漂亮的話,真的覺得世界很漂亮。如果你的心中,當下充滿種種不漂亮,世界真的就是不漂亮。與我們講心情好與不好類似,心情好時,看到什麼人都打招呼,並且笑容滿面,好像看到清晨的陽光一樣。心情不好時,不願意理睬別人,又被最愛的人罵,那個當下,你內心充滿了不漂亮。

心的力量非常大

    這個心有最會做事情的力量,它的力量不可思議。有人認為這個世界最有力量的,就是科學的發達,科技速度最快。現在二十四小時內,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飛過去;你想要吃什麼,食物可以馬上送到家裡來;你不用去很遠地方見親友,馬上可以聯絡上;這是科學發達的結果。但是佛經裡面說人心的力量最大,它的力量,我們一般人看不到。心什麼都能做,好像它自己也無法了解自己的力量,所以說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心怎麼會知道自己的力量?因為它能夠想,「想」的力量讓它知道。心的力量不可思議,表示心無法去了解這個部分,就好像切菜的刀,什麼東西都可以切下去,蔬菜可以切,麵包也可以切,但是這個刀不會切自己。眼睛什麼都可以看得到,但是它看不到自己。心也是如此,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做,有那個能力,但是這個心看不到自己,這部分不容易。但佛經上說,它並非不可能,它有那個能力。我們剛剛講刀自己不能切自己,眼睛不能看自己,但是佛教說心能夠了解自己、心能夠見自己,但是這部分不容易。為什麼?因為心能看的話,要用心來看心,所謂「觀心」,這叫「心念處」。以心觀身,以心觀受,以心觀心。用心來觀心,這不容易,因為它的力量非常大,它的速度非常快。心變化的速度非常快,你以心觀心的時候,被觀的心就不見了,想要觀的心也不見了。它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很不容易,因此說觀心無常。你要掌握觀心無常的能力,才能夠真正的去看心。你每次都培養觀心無常,最後你會了解有什麼好觀的?意思就是有什麼東西好執著的?所以,這個心的速度真的非常快,非常有變化的。

    另外,這個心它有主格與具格。主格就是一個做動作的人,例如:「我吃飯」,這句話的主格就是「我」,「吃飯」的動作的人就是我。心有的時候會有主格的能力,它當主人;有的時候具格,具格是什麼呢? 「我用手來拿著水果」,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我拿水果」,我們知道拿水果一定要用手,一般人不會用嘴巴。「用手來拿水果」,手就是具格,指被用的工具,被用的東西,這叫做具格。心也可以變成具格,以心觀心的時候,「以」字後面的心就是具格,用心來觀心。觀是誰呢?以心觀心,觀的人也是心,被觀的也是心,要用的工具也是心。平常講「我以心觀心」,「我」就是色法與心法,那就是我們講的心,心要去了解它自己本人。心以心觀心,那個時候第一個心是主格;第二個心就是具格;第三個心就是受格,指被看到的心。所以,心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分別。

    我們先討論,心具格的能力和主格的能力,心變成主格的時候,就是覺知,它有感覺它知道,這就是心的主格。所以我們有覺知的時候,心當主格(就是心當老大)。心用具格的時候,是如何呢?我看到了;我聽到了一個聲音;我感覺到很舒服;我嚐到了甜味。剛剛講聽到、聞到、嚐到這些都是意識,這就是具格的心。那個時候,用眼根與色接觸的過程當中,最後的結果就是產生眼識。心以心觀心,第一個心是主格,我們可以說意識。第二個心是具格,因為它被用,是工具。第三個心是受格,它被看到,這是心的作用。所以剛剛講看到都是眼識、耳識、舌識和意識。

    這個心當主格的時候,用心來觀心真的不容易,它一直要做每件事情,它的速度多快!可以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一邊可以回答問題、一邊還可以罵人……。你同一個時間好像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你不要認為是只有一個心做這件事情,不是一個心同時做許多事。你罵的時候,有一個心;你吃的時候,是一個心、你看電視的時候,是一個心;你聽聲音的時候,是一個心。我們表達出來的時候,一邊看一邊聽,像是同一時間,但是你看到是一個心,聽到也是一個心,它的變化速度多麼快?我們都認為同時可以聽也可以看,都認為這聲音跟看到的都是同一個心,同一個時間,其實都不是,都是不一樣。聽到是一個心,耳識啊!看到也是一個心,眼識啊!所以我們講一心不二啊!一個心能做的就是一件事情。觀心,因此了知它的變化速度非常快。所以修這個法門要多多培養內心的定力,你的心散亂沒有定力,或定不夠深的話,那種速度你是看不到的,它變化無常令你非常難以看到。

    現在知道的變化無常都是從聽到看到來的,這個心是變化無常。所以我們觀心的時候,默念「無常、無常、無常」,但是我們真正還不了解,還沒有體驗到這個無常。佛經的智慧,你知道以後,你要從你的身體上,從你的心中,體驗你從佛經裡面聽說的那個佛理。佛經講「一切法都是無常」,「心是無常」,這些我們知道的法,都講是正法,因為是佛陀講的嘛!但我們說出來的正法要得到證明的話,你的體驗真正是如此嗎?其實這個法,真正要變成你自己的,你必須要自己體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法都是佛陀的,不是我們自己的,所以我們的苦還存在啊!佛陀給我們智慧知道這個法,你一定要去體驗它。譬如我們進入一家餐廳,不是去看那個菜單,你一直看菜單說食不飽啊!你一定要點菜,自己坐下來吃那個菜,才會吃得飽。我們現在都是看菜單而已,我知道這家很有名咧,這家做菜的方法非常棒。但是肚子餓的時候,只看菜單不行,必須自己吃它。所以,你雖然知道佛經裡面的法,其實,你並不真正了解這個法。可能有時候你會說:「唉呀!我知道,怎麼不知道!」「誰不知道四聖諦法,苦、集、滅、道啊!」「八正道,我知道啊!」 這方面我們大家都厲害,問題是這個苦還存在啊!你知道苦、集、滅、道,你內心的煩惱還存在有什麼用?你知道八正道,解釋都非常好,但你的煩惱還存在有什麼用?所以我說:「我們所知道的這些法,到現在還是佛陀的。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

    自己要多多練習,佛教的修行成就從練習上求。沒有練習,沒有使用,這些統統沒辦法成為自己的。你從佛經知道的那些法,我們一般所講的高談闊論,只是這樣的說法,但還沒有真正體驗到。剛剛講到覺知就是心,接下來,看到聽到就是心的具格,叫做心所。譬如,內心的貪、瞋、癡,還有信仰、智慧,這些都是心所啊!所以要了解智慧不是你的心,智慧是心所。你信仰,你相信佛、法、僧,這個心不是你的心,這就是心所。貪、瞋、癡不是你的心,這個是心所。

    佛陀說:「眾生的心本來就是清淨的」,有沒有聽過這句話?眾生的心本來就是非常乾淨的。淨空老和尚也常講「眾生本來是佛啊!」 那為什麼現在不是佛啊?因為六根被污染了,因為這個心所是不清淨的。那麼大家本來是佛的意思從何而來?佛經上說「眾生本來就是清淨的」,是非常乾淨的,因為這個六根接觸六塵,所以被染污成這個樣子,表示這些東西都是心所。剛剛講貪、瞋、癡、信、智慧,布施的心,憎恨的心,傲慢的心,這些都是心所,但是它們都是在心中,沒有心,那些心所都不存在。那些心所都沒有的話,心也無法存在。因為心都是依靠那些念頭而生,沒有念頭的話,就沒有心。這些心都是依靠念頭,念頭是什麼?我們剛剛講的那些看到、聽到的目標,所以想要找到心的話,趕快注意當下的念頭。當下你的心,心上有什麼,這就是你的心。你是什麼人?不用問別人,趕快注意當下的心,知道是什麼人。這個心的力量非常大,所以人在輪迴中可以生到天堂當天人,也可以到地獄當魔王。這些是誰的力量?就是心的力量。

    有個小故事,有一天,一位徒弟問師父:「佛經裡面講有地獄,我才不相信。」 那師父說:「為什麼不相信?」 徒弟回答:「因為這個地獄找不到,怎麼知道有地獄?」師父說:「你不相信的話,我也沒有辦法。那你要相信我,相信有地獄。」 徒弟說:「好!我先相信有地獄。」 師父說:「那你現在覺得有沒有地獄?」相信有地獄,那個當下的心就覺得就有地獄。如果那時候,他不相信有地獄,就覺得沒有地獄。 師父說:「對,你的心中沒有地獄,外面有沒有是另外一件事。」 徒弟問:「我們怎麼體驗到地獄呢?」 師父說:「 那很簡單。」 徒弟說:「師父就跟我講吧!」 師父跟徒弟講:「 像你這種人啦,我不喜歡跟你討論佛法!」徒弟: 「為什麼?」 師父:「因為你沒有智慧承擔,我不喜歡跟你講。」 徒弟就生氣了,說:「師父怎麼會對我這樣子?」 師父說:「你現在就在地獄當中,地獄都有火啊!你甚麼時候發火,內心就是地獄啊!你甚麼時候體驗到快樂,自由自在,就住在天堂裡。」

    所以,這些都是內心的變化,但是一般人要了解這個法的話,要講一個地方。地獄是一個地方,可以到那個地方去。去了以後就變成這個樣子,所以心裡有地獄的概念。我們從出生到今天有多少次是進入地獄?有多少次是進入天堂?有多少次變成畜生道?六道都在心中。你心裏的變化,它的力量非常強,你要好好培養它,可以得到很多的利益。你不管它不理它,可以得到很多不好的事情、不好的東西。所以佛陀說好好培養你的心,它給你的利益一定勝過你父母給你的利益。天下最疼最愛我們的人就是父母,你的心要好好觀察,好好培養的話,它給你的力量,佛陀說一定會勝過父母給你的力量。

    我們可以了解這個心有很多好處。假如你不理它,你不培養它,你沒有觀察這個心的話,會變成怎麼樣呢?它給你不好的運氣,一定會勝過你的敵人給你的傷害。傷害我們的人就是敵人,如果你的心沒有好好培養的話,給你的傷害一定勝過那些敵人,所以這個心非常重要。我們這裡講打坐,打坐的巴利文叫做 bhavanā,原文的意思是「培養」。培養什麼?我們有時會種菜、種樹啊!種下去之前,我們會先把地整理好,把所有的草除掉,準備肥料等等的過程。準備以後把主要的種子種下去,以後我們天天愛護照顧它,給它澆水,給它肥料,讓它有陽光,這就是培養。

    那麼打坐就是培養,培養這個心。剛剛說種樹種菜先把那些不要的雜草除掉。培養心的過程當中,如同種樹種菜,第一個準備,第一個動作把雜草拔掉,把不好的念頭、不好的習慣統統處理掉。如何可以處理掉不好的行為呢?受戒持戒。受戒持戒的話,你的身口意清淨,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統統不做了。用口說好話,這就是培養準備的部分。然後這個心會容易安定下來,準備先把惡的念頭除掉,培養好的念頭。好的念頭是什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沒有貪戀,沒有瞋恨心,沒有愚痴心。怎麼說沒有愚痴心呢?你什麼時候沒有打妄想?你什麼時候沒有胡思亂想?每次都有啊!所以我們的妄想都是從哪裡來?它們的根就是愚癡啊!我們如何沒有愚痴呢?就是保持正念,覺知啊!我剛剛講覺知就是心,你的心中充滿了覺知,有正念的話,那些心所做什麼都會觀察到,都可以非常清楚地注意到。所以保持正念,那些貪、瞋、癡、種種不好的念頭,統統可以處理掉。如果內心有瞋恨,要多多作慈悲觀,培養慈悲心,那些念頭會消失。

    原來巴利文的意思是培養這個心,它沒有講培養這個身體,所以我常常講你們千萬不要為了身體的健康而來禪修。我的意思是你開始禪修,無論你有沒有身體健康的問題,身體隨時隨地都會受到心的影響。你的心非常清淨乾淨,你的身體也會得到它的影響。所以我們禪修是為了內心的健康,不是為了身體的健康。內心什麼時候健康?沒有貪瞋癡、傲慢心種種不好的念頭,好比那些雜草啊!沒有的話,就是內心的健康。

    我今天講的就是心的狀況,還沒有講到講義。因為心是無常,這個心很難講解,本來我也沒有想這樣講,但是一直講到這裡。
 

回目錄

 

法念處

 2014年7月19日

    今天我們繼續討論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部分是法念處,我們已經討論過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現在要討論的部分是法念處。「法」的內容範圍非常廣大,它的原文是梵文,巴利文為‘Dhamma’,它的音譯為「達摩」。

什麼是法

    大家常聽到菩提達摩,達摩就是「法」的意思,「法」不一定是我們三寶中的法,它的定義每一個地方都會不一樣,我們不能把它分開,因為它的範圍、內容非常廣大。很簡單的說,「法」是宇宙的真理,也是生命的道理,也可以說是世尊所悟的真理,也可以說是世尊四十五年內所說的真理,也可以說是令人超越痛苦的方法,讓眾生超越生老病死的證明,所以說,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因緣和合也是「法」,苦、集、滅、道也是「法」,因緣果報也是「法」,所以「法」的內容非常多,有時候我們會聽到「一切法」,這「一切法」並不是我剛剛所講的那一些「法」,不一定是世尊所說的真理,也不一定是世尊在菩提樹下領悟的法、領悟的真理。

    我剛剛所講的「一切法」,就是已經包括那些,所以,世尊所說的「法」,是一切法的範圍內的一部分而已,「法」還有另外的解釋,即有為法與無為法,什麼是有為法呢?由因緣而生起的,有為法就是因緣法,無為法就是無因緣造作的法。另外,「法」就是真諦,這個真諦分為二種,第一種是世俗諦,第二種是究竟諦,所以,法有很多這樣的分類。

    今天我們討論是「法隨觀念處」,它的內容比較多,我剛提到一切法,一切法它的範圍,我們凡夫眾生,因為智慧不夠圓滿無法理解。有一天,一位在家居士問佛陀說:「世尊,我們常會聽到一切法,到底什麼是一切法呢?」佛陀知道他有能夠了解的能力,於是對他說:「一切法,就是你用你的肉眼可以看到的一切,用你的耳根可以聽到的一切,用你的鼻子可以聞到的一切,用你的舌根可以嚐到的一切,用你的身體可以接觸的一切,用你的心能想的一切,都是一切法。」這樣的一個解釋的內容裡面,我們可以了解,佛家講的一切法,都是六根與六塵。六根的對象,看得到的、聽得到的、聞得到的、摸得到的,想得到的、嚐得到的、都是屬於一切法。用因緣的解釋來看這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所以我們說六根與六塵的範圍內,所有的法都是有為法,是因緣法,我們先了解這個部分,以後在佛法裡頭聽到這一切法,各位要知道,這就是六根與六塵的範圍的一切法。

    佛法所講的一切法、因緣法,都離不開六根與六塵。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中的法念處,也都離不開六根與六塵,這都是屬於我們的生命。法念處就是色法與心法,觀法的意思,是觀色法與觀心法。色法就是這個身體,內界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是五根。外界的色是指可以看得到的一切色法,內界色法是地、水、火、風因緣和合,內界的身體包括六根,也是地、水、火、風而成。所以,法念處可以說觀色法和觀心法。色法也就是這個身體;心法就是受、想、行、識,也就是說,法念處就是觀五蘊,觀色、受、想、行、識,故四念處的修行方法都離不開六根的範圍,及我們的色法與心法。佛陀說人生、宇宙的道理,超越生、老、病、死的真理,都在五蘊當中,想要真正得到生命的幸福、脫離煩惱、了悟生死,這些方法都在五蘊裡,你離開它,在外面找不到任何的法可以讓你脫離煩惱。煩惱也在五蘊裡,脫離煩惱的方法也在五蘊裡,所以後來佛教界說煩惱是菩提,菩提是煩惱,統統含攝在五蘊裡面。

    你開始學習「法念處」,觀法就是觀察五蘊,那如何觀這個法呢?我們之前上課時說: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今天所要討論法的內容,都是要觀無我。「法念處」就是觀察色法與心法,也是觀察五蘊。觀察色法是無我,觀察心法是無我,觀察五蘊是無我。我們用這樣的解釋方式,大家都可以了解,「法念處」要特別注意色法與心法,我們從任何地方去觀察,最後會到達無我的境界,是解脫煩惱的方法。「法念處」大部分都是講心法,故有些人說「法念處」的法都是心的對象、內心的概念思想。你真正修「法念處」,等於是去觀察心裏的思想、內心的對象,就是如此去觀察。

    《大念處經》提到「法念處」的內容是五蓋、五蘊、六觸、六塵、七覺支、四聖諦,以後慢慢會討論。今天講義上,「法念處」的第一個內容是「五蓋」,什麼是五蓋?蓋就是蓋子,有五種蓋子,也可以說有五種障礙,被什麼東西蓋住,障礙到什麼東西?就是障礙到解脫之路,障礙到超越生、老、病、死苦的路。這五蓋讓你的修行不順利,這五種法的障礙,不是只有在禪修的時候出現,平常生活上、或你修什麼法都會出現,我們學習了解五蓋是什麼?先把經文念完。

法隨觀念處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隨觀諸法?

五蓋

於此,諸位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就依五蓋隨觀諸法。又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五蓋隨觀諸法?

於此,諸位比丘!比丘內心有貪欲出現時,了知:「我內心有貪欲」;或內心無貪欲時,了知:「我內心無貪欲」。他亦了知未生的貪欲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貪欲斷除之因;他亦了知已滅的貪欲未來不生起之因。

比丘內心有瞋恚出現時,了知:「我內心有瞋恚」;或內心無瞋恚時,了知:「我內心無瞋恚」。他亦了知未生的瞋恚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瞋恚斷除之因;他亦了知已滅的瞋恚未來不生起之因。

比丘內心有昏眠出現時,了知:「我內心有昏眠」;或內心無昏眠時,了知:「我內心無昏眠」。他亦了知未生的昏眠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昏眠斷除之因;他亦了知已滅的昏眠未來不生起之因。

比丘內心有掉悔出現時,了知:「我內心有掉悔」;或內心無掉悔時,了知:「我內心無掉悔」。他亦了知未生的掉悔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掉悔斷除之因;他亦了知已滅的掉悔未來不生起之因。

比丘內心有疑惑出現時,了知:「我內心有疑惑」;或內心無疑惑時,了知:「我內心無疑惑」。他亦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之因;他亦了知已生的疑惑斷除之因;他亦了知已滅的疑惑未來不生起之因。

如是,他安住於法,隨觀內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外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內、外法。他安住於法,隨觀生法;或安住於法,隨觀滅法;或安住於法,隨觀生、滅法。

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法,依五蓋隨觀諸法。

    這段經文講得非常清楚,什麼是五蓋?如何對治這五蓋?如何去觀察它,這五蓋(五種障礙)障礙到解脫的路,第一是貪欲,第二是瞋恚,第三是昏眠,第四是掉悔,第五是疑惑。貪欲是三毒之首;瞋恚是三毒的第二個,就是瞋恨;然後昏沉、掉悔、疑惑都是三毒的第三個愚痴。五蓋就是貪瞋癡。

一、貪欲

    貪欲是什麼?是內心產生喜歡的心、想要得到的心、執著的心、放不下的心、一直想要享樂的心,這些都是貪欲。貪欲在內心生起時,你要了知內心有貪欲,你要覺知心裏有貪欲。為何要了知?因為我們生活上有貪欲,簡單說即喜歡的心、想要享受的心、想要執著的心、放不下的心,這個時候我們一般的概念是如何呢?我喜歡、我執著、我想要得到、我想要享受、我放不下……每次都是這樣的反覆,這時候沒有人會去考慮,沒有人會知道自己是內心的一個念頭,不是我喜歡,不是一個人喜歡,不是一個人放不下,這是「心法」的一種狀況,是五蘊裡頭的受、想、行、識等四法的狀況。其實,這時你要覺知有喜歡的心、有放不下的心、有執著的心;而不是我喜歡、我放不下、我執著,這樣的概念。這個時候不是我這個人喜歡、不是我這個人放不下、不是我這個人執著,那時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概念?就是心喜歡、心執著、心放不下、心享受。你會慢慢了知內心有貪欲,表示這個貪欲跟本來我所想的「我」、這個人無關。沒有「一個人」的出現,只有「心法」的出現;是心喜歡,而不是我喜歡;是心放不下,而不是我放不下。有人會說:「我很想放下」,但是沒辦法做到,表示心放不下。

    了知內心有貪欲,表示心自己知道有貪欲,跟你沒有關係,跟你有關係的是你一直跟著它走。這時我們不會去想喜歡的心,不會去想執著的心,不會去想放不下的狀況,只有知道心的狀況,所以叫做「了知」。你只有了知、知道而已,絕對不會繼續想。如果你繼續想,就是你給那個貪念增加的肥料。譬如說;五蓋是種子,妄想就是它的肥料。

    「了知」就是「正念」,正念是什麼?割草機啊。什麼時候有了知,什麼時候有正念,種種欲望的心、瞋恨的心就不會增強。了知指知道,知道有貪欲,你若真的注意每個當下,會有這樣的狀況。譬如說,開始打坐時,感覺上心比較安定,身體感覺好舒服時,你喜歡這個狀況,這時候你要馬上提醒自己,有貪欲的心,你知道有這種心時,它會消失。經文中說:「他亦了知未生的貪欲生起之因」,貪欲如何生起一定會有它的原因,例如你喜歡那種香味,而那種香味是如何來的?你一直可以去想它的因,就是因緣法。你知道它的因的話,原來那種貪欲是由這個因緣而產生。

    有時看到外面的東西,聽到某個聲音,心裏很喜歡,想要得到,這是貪欲。內心產生貪欲的時候,當下沒有處理掉的話,那個貪欲的心會越來越增加,增加的第二步是你想得到它,而且一直想怎樣得到,心變化的速度非常快。有些人午後出去散步,回來的時候,經常手裡有東西。你既不是去逛街,也不是去購物,但是回來時就買了。路邊看到喜歡的東西,未必是你需要的,但當下未處理這個貪欲的心,那個時候,心是非常合理化的,提供很多想法或意見給你,譬如:「買回去我自己可以用、別人也可以用…等等」於是就買了,以後家裡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好像一個人只有雙腳,鞋櫃好幾排的鞋子。我們真正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卻很多。那些想要的貪心從哪來?都是五蘊中想蘊、行蘊的作用。打坐時也會產生貪心,開始禪修問題很多,但不一定是你不懂方法或不知道方法所產生的問題,很多問題都是從貪欲的心產生。為什麼?因為你本身有想要得到的心,我打坐是為了什麼?那些問題所有的答案都代表你的貪心。你打坐時沒有真正在觀呼吸,一直在想要得到的東西,得不到心裏就不高興,還有失望的感覺。所以,打坐好幾年都是不愉快,沒辦法處理掉情緒的問題,因為你並沒有真正好好觀察這個部分,反而是增加貪欲的心。貪欲的心會不知不覺跑出來,統統變成禪修的障礙。

    五蓋的部分,即使得到須沱洹、斯陀含果,也沒有完全斷絕。這五種法代表貪、瞋、癡,是很重的煩惱。

    因此,貪欲的心,解決的方法是要了知,你趕快要當下處理。打坐的時間每次作練習,那些內心的念頭,要知道它的生與滅。先不需要考慮它生起的因、它消失的因是什麼,你先去觀察它的生與滅。譬如:生起貪欲的心,你知道有貪欲的心,知道它會消失,知道它已經消失。什麼時候它會消失?第一步,你知道有貪欲心;第二步,你絕對不要讓你的心繼續想,它會消失。   

    打坐不是「想」,打坐也不是「止想」(不用想);是該想的想,不該想的不想,在這兩者中間。該想的想是「注意」,注意有貪欲;不該想的不想,是不去想這貪欲是多好、多美,亦即不會受到貪欲的影響。打坐的方法,是處理當下內心的狀況,處理是「了知」,既不是去喜歡它,也不是去討厭它,只是知道有貪欲心,這貪欲心是好或不好,我們不需要去想。這個時候內心的定力非常重要,因為你本身心沒有安定下來,感覺到有貪欲,一直會跟著它走,一直會繼續想,也就是本身妄想很多,有很多雜念,那時很難處理。禪修不是只有在坐下來時候,每個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色法與心法,這些我們統統都可以了知。

    法念處的修行方法,注意到心法,心的種種念頭,心裏所有的對象、概念都要注意。記住!這裡不講斷念,這時你只要注意了知內心的狀況,不須要去斷除。我們是客觀的注意,並不會受它的影響。修內觀禪法時,耐心很重要。平常學習方法當中,重要的方法是提問,有兩種提問:第一種是老師講的部分你不懂,所以問這是什麼。第二種提問是“然後呢?”“接下來怎麼辦?”這就表示沒有耐心,不能等待。打坐的時候,不要用第二種提問,打坐時不要問“為什麼”,你沒有辦法問為什麼,因為那些問題根本沒有為什麼。也不要問“然後呢” “接下來怎麼辦?”這樣問表示貪欲來了。修行的問題“接下來怎麼辦”,你的心會告訴你。你學這個法,好好的在教法上建設堅固的基礎,接下來要做什麼,你的心會告訴你。禪修時有很多的問題,不要急著去找答案。假如你把這些問題當作一個念頭,因你的心一直在想,這些問題都會跑出來,那表示你沒有禪修,你沒有觀身、沒有觀受、沒有觀心、沒有觀法。有些人還會擔心忘記這些問題,下座沒辦法問。對禪修的方法不懂你可以問,對方法要一清二楚,才知道如何坐。禪修的時候很多問題,不需要問。例如你內心想的,你內心感覺到的,你身心的種種變化,這些統統都不是問題,它的本質就是如此。有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一、貪欲,二、好奇,三、沒有耐心,不能等待。

    佛教修行的成就,都要等待,不是想要得到馬上就可以得到的。脫離煩惱,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坐下去,貪欲生起的時候,要知道有貪欲的心。貪欲有很多原因,當下你可以感覺到。

解決貪欲的方法:

  1. 不淨觀:觀想它不淨的部分,因為某個人、某個東西引起貪欲        時,可用此方法。

2、多多接近善知識。

3、多多談可以讓你消滅內心貪欲的話,不是講增加貪欲的話。真

     正接近善知識才可以這樣談話。或兩個人修同樣的法、走同樣

     的路,這樣的兩個人才可以談,對方講的話能幫助你消滅貪欲。

    用這種不淨觀的方法,觀察我們看不到的另一面,即觀察對象的無常變化,結論是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喜歡的。主要方法就是上週講的「如理作意」,理是佛理,按照這個理論來思考。「如理作意」也可以說是正見,是正確的想法。如果你平常有正確的想法,就不容易有貪欲的心。所有貪念的心是怎麼出來的?因為不正確的想法、不如理的作意,也可說是因邪見來的,所以必須有正確的想法。

二、瞋恚

   第二種障礙是瞋恚。簡單的說,貪欲是喜歡的心,瞋恚是不喜歡的心,是貪欲的相反。什麼是瞋恚?在你面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讓你不喜歡,讓你痛苦,傷害到你的自我,傷害到你的我慢,這時候你會生氣。生氣有兩種,生自己的氣或生別人的氣。打坐時大部分是生自己的氣,什麼時候有這種不喜歡的心?當身體痛時,就產生不喜歡的心,如果當下沒有了知不去處理,這種不喜歡的心會越來越強。當這種不喜歡的心、討厭的心、生氣的心、瞋恨的心越強,你身體的痛也就越強。如果內心不喜歡的心沒有那麼強的話,身體感覺的痛苦也就不會那麼強。

    痛的時候要觀察痛,有人說越觀越痛,那表示你不喜歡的心越來越強。這個痛它沒有增加,也沒有消失,它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當然它有生滅,但你一注意,覺得越來越痛,其實這不是身體痛的部分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是你內心不喜歡的部分。這種不喜歡的心如果沒有處理掉的話,你會開始討厭自己,看別人坐得很好,我一坐下就開始痛,開始討厭自己,討厭這個身體。然後你又發現身體不好,身體有問題,最後怪到父母沒有好好養育你。若你發現幾年前發生車禍,身體衰弱無法打坐,你就開始恨那個人。你的心很容易合理化,你一直想把問題交給別人,絕對不會交給自己。

    最嚴重的是你以後不敢打坐,因為怕痛也不喜歡打坐,難道不打坐就不會痛?你做其它事情,其實是因為身體動來動去,所以感覺不出來,並不是你做其它事就不會痛。所以痛的感受的增加不是來自於身體,而是你增加了不喜歡的心。不喜歡的心,背後有另外一個心,即喜歡的心,喜歡什麼?想要這痛苦感受的相反,想要得到樂受。心裡有那麼多的貪念,每次都會生起種種的念頭,想一想,你感受痛苦的時候,為何一直無法忍,都是對它不喜歡的心越來越增加。注意看面對痛苦時的反應,當感受痛苦一直增加不喜歡的心,這時你內心想要什麼?想要“起來動一動”、想要“時間趕快到”,那是什麼?想要那種痛苦相反的感受,所以,不喜歡和討厭的心的背後,是喜歡的心。聽到別人說討厭你,一方面要開心,他討厭我背後是喜歡我,這二個是對立的。你本身沒有喜歡的心,絕對不會說不喜歡。所以有人說喜歡,你的心裏要難過,因為他背後是不喜歡。因為有這二種心,他說喜歡你,不需要特別高興去相信,因為他隨時隨地都會對你產生不喜歡的心。人家說討厭你,也要隨時隨地想他會喜歡。心裡種種念頭隨時都會換來換去作改變,念頭生起時,當下如果沒有了知,用正念去處理的話,這些障礙都會增加。

對治瞋恨心的方法:

    要多多修慈悲,對治瞋恨心。生自己的氣,要對自己發慈悲心。生別人的氣,要對他有慈悲心。這時你要多想,我與他一樣是凡夫,還沒解決貪、瞋、癡的問題,還沒解決生、老、病的問題,他與我一樣來到世界,什麼時候要離開這個世界都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生氣的、好討厭的。不喜歡他人,要多修慈悲禪;另外,必須如理作意,培養正確的想法。

    有了慈悲,天下沒有敵人。佛教說人要像對待自己一樣的對待別人。我喜歡的,別人也喜歡;我討厭的,別人也不喜歡。我喜歡人家善待我,別人也喜歡你善待他,這就是如理作意,正確的思考。不要問為什麼他有我沒有,為什麼他可以我不可以,我們不要用這種瞋恨的心解決問題。在禪修的過程中,瞋恨心出現,馬上要用慈悲心去對治。

三、昏沉

    昏沉、掉悔、疑惑這三種障礙的根是愚癡,因為愚癡,所以昏沉、掉悔、疑惑。愚癡是智慧不夠圓滿,為什麼智慧會不夠圓滿?因為沒有如理作意,沒有正確的想法。

    昏沉,一般人的瞭解是想睡覺,其實不是只有想睡覺的狀況,昏沉真正的涵義,用巴利文來講,不是想睡覺的意思。昏沉是心裏面感到很無聊,不知道要做什麼。心裏很孤單,明明有很多事情,但不知要做什麼,感覺沒有精神。內心沒有精神,就是昏沉。我們現在只認為身體沒有精神這部分,其實不是只有身體沒有精神,身體沒有精神,你睡一下可以恢復,但內心的昏沉,不是睡覺就可解決。所以,比較嚴重的是內心的昏沉,它會障礙到解脫的路。昏沉也可以說是懶惰、不想做事的狀況,一直都認為沒有意義,你一直想不到現在要做的那件事的意義,因為你沒有如理作意,沒有正確的想法。

解決昏沉的方法:

1、要多接近善知識,不要講無聊的話,不要做無聊的事,無聊的

   意思是沒意義的。

2、要多思考生命無常,生命變化的危機。什麼時候停止呼吸、死

   亡來臨,因為生死無常我們無法預知,所以要趕快修行,以免

   拖延受它影響。

    昏沉的部分,佛經中很多修行人都遇到這個障礙,一個是身體沒精神,一個是內心沒有精神。有一天,阿那律尊者在聽聞佛法,大家都很專心在聽講,突然阿那律尊者發出打瞌睡的聲音,佛陀說法完後問他是否打瞌睡、什麼原因,尊者回答說:「世尊!我很想睡覺,我沒有精神。」這是他還沒證得阿羅漢之前的問題。那時佛陀講到幾個解決昏沉的方法:首先,在內心或身體沒有精神想睡覺時,趕快培養精進勇敢,非常精進勇敢的去抓住你打坐的念頭,就是努力用功集中於目標,例如集中目標在呼吸上。意思是說,你打坐的時候,離開你要注意的目標時,就很容易打瞌睡、很容易昏沉。阿那律尊者說:「如果這樣做還是想睡覺,那怎麼辦?」佛陀說:「你可以張開眼睛去看這個光,在戶外可以看日光。」尊者:「如果這樣做,我還是想睡覺,如何?」佛陀說:「那你趕快起來喝點水、洗臉,還可以把你兩隻耳朵往下拉,打起精神。」尊者又說:「這樣做也是想睡覺,怎麼辦?」最後佛陀說:「那就去睡覺吧!」但是這個睡要保持正念的睡,保持正念的睡是什麼?你趕快去注意想睡覺的念頭,你一注意想睡覺的念頭時,你就不想睡了。沒有注意的話,就又想睡了,這個方法要不斷的做。初學者往往抓不到想睡覺的念頭,因此可以當下默念“想睡覺、想睡覺”。心裏默念“想睡覺”習慣了,你就會睡著了。就像念佛已經習慣了,華人佛教界習慣以“阿彌陀佛”互相打招呼,但原來的念佛不是嘴巴念而是用心念。我常講當你聽到聲音時,就要默念“聽到、聽到”,聞到香味就默念“聞到、聞到”,昏沉時默念“想睡覺、想睡覺”,這樣做不要超過二、三次,否則變成習慣以後,就像念佛,一邊念佛一邊睡著了。這就是正念的去做,一方面提醒你自己,一方面你知道當下的心,一邊默念一邊注意它的生滅,你非常耐心用功的去對治昏沉,過了幾分鐘,你就會感覺到身體、內心有精神,好像睡了好幾個小時般的精神。大家都聽過,聖弟子修行打坐整夜不睡,隔天精神非常好,這就是用正念去處理當下心的種種狀況,這就是法念處。

四、掉悔

    掉悔的意思是心裏不安的感覺、後悔曾經做過的事情。那些曾經做過的事情,有些是不好的,有些是好的。曾經做過的惡業,心裡會生起很多後悔。你開始修行時,那個後悔心就會顯現。有些修行法師的經驗,他知道自己的惡業在哪裏,曾經做過那些不好的事情。你修四念處的時候,一直注意色法、心法,可以自己體驗、自己知道大概做過什麼樣的惡業。非常敏感的時候,就是五蓋中的掉悔。

    掉悔就是想到某件事心裏會不安,而心裏不安是從哪裏來呢?因曾經做過很多不該做的事情而不安,這個時候該如何?要多多做善事,多多幫助別人。你曾經做過不好事情的行為,要趕快改過來。同時你要知道,天下沒有人完全做善業,也沒有人完全做惡業,人間是善惡皆有。你想只做善業,往生到天道;想要做惡業,往生到畜生道;你現在出生在人間,所以善惡都有。

    佛陀說,人不是一輩子都是這個樣子,他會改變,只要注意改變的方向,後悔曾經做過的不善,從今天開始,生活的方向要有好的改變。眾生總是在後悔當中,做什麼事情都在後悔,為什麼會有這種掉悔的煩惱?因為愚痴啊!愚痴是沒有智慧、沒有如理作意、沒有正確的思考方法。

    解決掉悔的方法是什麼?1、多多聽聞佛法。2、多多思考佛理。3、多多思考因緣法。4、多多打坐。總之,接近善知識,依照佛法多多討論有意義的事情,就可以避免掉悔。

五、疑惑

    疑惑是指懷疑,這個懷疑,佛經講的是對佛、法、僧的懷疑,對十二因緣法的懷疑。這裡要講的主要部分是懷疑「法」,「法」就是修行的方法。你懷疑自己修行的方法,那是很大的障礙。對自己所修的法生起懷疑,要如何解決呢?也是要多多聞法。所以我們禪修時,會給大家小參的機會,解開疑惑的障礙。

    相信佛,意思是不懷疑佛,不懷疑佛是你相信有這個覺悟的果。相信佛,不是相信釋迦牟尼佛那個人,而是相信有這個佛果,相信覺悟的事。譬如你相信你修行的目標,相信修行過程中能成就圓滿的目標,若對這些有疑問的話,表示你的目標不清楚,你的方向不清楚。如何解決對佛的疑惑呢?要多多思考佛的偉大、佛的功德、佛的莊嚴,所以說要修「佛隨念」。平常觀想佛的九種功德、九種莊嚴,佛陀是大阿羅漢、正等正覺、明行足、天人師……一直去思考,這樣可以解決對佛陀的疑惑。

    其次,對法的信仰,法分二種:一種是理論,一種是了解這個理論的方法,也就是理論與實踐。你相信法的意思,就是要相信、接受這種理論,什麼理論?你要相信一切法因緣和合;相信苦、集、滅、道,這一切都是無常變化、苦、無我。那些苦的原因(集),消滅苦的方法是八正道。對這些理論沒有疑惑。如何處理對理論的疑問呢?要多多聞正法,正法就是因緣和合的法,離不開苦、集、滅、道的法,這樣可以解決對法理論的疑惑。另外,是對於修行的方法有疑問,若真正要成就四念處,真正要成就打坐禪修,你要相信這個方法,但相信不是無緣無故去相信,你一定要有好的基礎,而這基礎是從哪裏來?要多聞佛法,接近善知識,以這樣的理論基礎,才能相信這個修行方法,對法不會有疑問。

    第三是對僧寶的疑惑,僧寶代表正在走解脫之路的人,僧寶不是代表個人,佛陀的第一個弟子從五比丘開始,到現在乃至未來,三世的僧寶都要相信,相信什麼?相信天下有人正在走這條解脫之路,相信走過這條路的人已經成就了。所有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佛都已經證明給我們看,我相信僧團有人走這條路,用這個方法有得到成就的人。可見修行時信仰三寶,對三寶沒有疑惑,是多麼重要。你相信三寶的話,那種心態給你的力量,你會馬上坐下來,一直到金剛寶座,坐到不想起來。

    疑惑的根是愚癡,對修行道路是非常大的障礙。如何袪除疑惑呢?你要了知這樣的心,必須當下處理。最後要跟你們講,你要知道有貪欲心、瞋恨心、掉悔心、昏沉心、疑惑的心,了知以後知道它會消失,要知道它的生,了知它的滅。但不用繼續想,繼續想是給它肥料,一直讓它增加,所以當下要處理掉。你要不斷的做,不是處理一次、二次就沒問題,蓋障還會再來,好比現在只是割草和葉子而已,它的根還在。一直不斷的做下去,有一天終會成就,今天就講到這裡。
 

回目錄

 

五取蘊

2014年7月26日

    今天繼續討論四念處的「法念處」,上個星期我們開始討論「法隨觀念處」的時候,提到五蓋,五種障礙的事情,障礙解脫路的法。今天討論「五蘊」的部分,今天會非常詳細的討論。現在大家先一起念這段經文。

五取蘊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就依五取蘊隨觀諸法。又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五取蘊隨觀諸法?

於此,諸位比丘!比丘了知:「這是色,這是色生起或色生起之因,這是色壞滅或色壞滅之因。這是受,這是受生起或受生起之因,這是受壞滅或受壞滅之因。這是想,這是想生起或想生起之因,這是想壞滅或想壞滅之因。這是行,這是行生起或行生起之因,這是行壞滅或行壞滅之因。這是識,這是識生起或識生起之因,這是識壞滅或識壞滅之因。」

如是,他安住於法,隨觀內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外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內、外法。他安住於法,隨觀生法;或安住於法,隨觀滅法;或安住於法,隨觀生、滅法。

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法,依五取蘊隨觀諸法。

五:色、受、想、行、識

取:欲取、見取

蘊:聚集;五蘊是所有物質與心理的現象,過去、現在、

    未來蘊

色蘊:內界身體,外界萬物

受蘊:對於身體與各種物體的種種感受

想蘊:有認知事情的特性;心理記號或符號,作為再次認

      知或之後認知的參考條件

行蘊:各種「心所」、心理狀態或因素;以「思」為首而

      帶來的心理狀態稱為「心行」,貪、瞋、癡、信、

      念、慧等是心行

識蘊:心與心所,「心」對外境的純然覺知

 

    修法念處的時候,先要安住於法,法的涵義如何,上星期有討論,所以安住於法的「法」,代表很多的內容。可能是五種障礙,可能是五蘊,可能是六根、六塵種種。今天這段經文上所講的安住於法的「法」,就是五取蘊。五蘊大家都聽過,而這裡講的多了一個「取」,稱為五取蘊。

    五蘊,是我們早期佛教非常重視的一個理論,因為那時印度很多宗教修行人,及一些印度的哲學家,還有一些印度研究人生、宇宙道理的人,自己的研究過程當中,都卡住在一個地方無法往前走,是什麼地方呢?就是解決不了他們根本的問題“什麼是人生?人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宇宙什麼時候開始?為什麼人會死亡?有沒有人不死?有沒有人可以避免生、老、病?”他們都提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人生是什麼?”但是他們自己找到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認為人是從天上下來的,有些人認為是梵天王創造的。梵天王就是婆羅門教的教主,婆羅門教徒他們相信梵天王是他們的主人。有些人認為人生就是自然世界的一件事情,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

    那個時代,釋迦牟尼佛研究出來的佛法,人生是什麼?祂說人生就是五蘊,宇宙是什麼?宇宙就是五蘊。這五蘊的來源是什麼?祂說就是因緣,五蘊也是緣起法。祂講的新的解釋,有些人不一定馬上接受,因為他們都認為這個生命,是天上下來的,是梵天王、老天給我們的。佛陀說每個人的生命是五蘊,五蘊是色、受、想、行、識。按照佛法的解釋,沒有一個主體叫做生命。佛教講的生命,就是緣起法,緣起是什麼?祂講的那些因緣而生起的這個部分,就是五蘊,因為那些五蘊而生起的法就是生命,所以,依佛教的概念,五蘊就是生命。

    五蘊的概念之前分為比較簡單的兩個部分,生命就是色法與心法。色法就是身體,心法就是我們的心靈或精神這個部分。祂先把生命分為色法與心法兩個部分,接著又分為五個部分叫做五蘊。其實,五蘊也是從色法跟心法分出來的,五蘊中的色,屬於色法;受、想、行、識這四種法,屬於心法。用兩個部分來說是對的,用五個部分來講也是對的。

    佛陀提供了這個理論,佛教不接受「有我」的思想,佛教不接受生命當中的主體「是我、是人、或是一個靈魂」,他用這個理論來解釋,而且反對有主體的這個部分,但是直到現在,很多人甚至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也沒有完全掌握它的意義。為什麼我這麼說呢?因為我們還是相信一個生命存在,這個生命,我們用不同的名稱表達,叫做「我」。所以我們有「我」的概念,「這個生命就是我的」,「這個身體是我的」,這個身體、這個心都是代表「我」這個人;外面所有的身體,所有的精神都是代表那些「人」。我們都認為有一個永恆的主體,但是佛陀講沒有一個無法分離、永恆不變的主體,那種「人」、那種「我」,以及那些概念都是假的,沒有這回事。

    五蘊也是緣起法,佛陀講的非常清楚,色法就是這個身體,心法就是受、想、行、識。「蘊」的意思就是「聚集」,經文下面有解釋:「五蘊是所有物質與心理的現象」。「蘊」就是很多的意思,聚集的意思。第一個色蘊,表示色有很多的聚集,很多的集合,很多的在一起。什麼東西很多?就是很多因緣法,有很多因素。

    受蘊,也是有很多因緣而產生的受。想蘊、行蘊、識蘊都是一樣,蘊的意思都是聚集。五蘊也有分過去、現在、未來,譬如說色蘊,就是身體,它有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的分別。受就是感受,也有過去、現在、未來。想、行、識也是如此,有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的分別。

    「取」是抓的意思,本來講五蘊,中間加一個「取」,因為我們所有的問題從「取」而來。五蘊本身沒有問題,它是因緣和合,我們的生命本身沒有問題,我們的色法、心法本身就沒有問題,那問題在哪裡?在中間的這個「取」,這個取,意思是抓、執著。佛教裏講二種取,一個是欲取,一個是見取。用欲望而去執著,是指我們對萬物的執著。萬物就是六根的對象,稱為六塵。眼睛看到的物質、耳朵聽到的聲音、鼻子聞到的那些香臭味,種種都可說是萬物。對那些萬物,對那些六根、六塵的執著而產生的欲望叫做欲取,簡單而言,因為喜歡而去執著。

    見取就是概念上的執著,執著一個概念、一個思想、一個想法,無法改變,就是每一個人內心的執著,這個見取的執著,大部分跟我們的心法有關,是內心的執著。欲取大部分跟色法有關,是色法上的執著。佛陀說所有苦的原因就是「渴愛」,渴愛的意思是欲望,祂講的欲望,是對概念、思想的欲望,就是我們這邊講的見取。人生的這種欲望,都不是在那些萬物上,都是在那些人的內心裡,所以欲望是一個概念。

    大家看到一朵花,都說好漂亮,漂亮在花朵上,還是在心上?漂亮如果在那朵花上,看到的每一個人會說很漂亮,但是同一種東西,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我覺得漂亮,你們不一定覺得漂亮,用這樣的解釋,我們可以說,漂亮根本不是在那朵花上,是在人的心上、人的概念上。我們去執著漂亮,去抓這個漂亮,就是欲望。我們執著這個漂亮,一直不想離開那朵花,這個時候真正的欲望,不在那朵花上,都是在人的心上。所以,人家講的好或不好,人家講的瞋恨、慈悲,這些統統都是在自己的心上。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佛像,看到一些菩薩像,都會說佛的臉充滿慈悲,菩薩的臉充滿慈悲,讓我們很歡喜。其實,這不是他們的臉上有那個觀念,而是當下你的心充滿了慈悲。我們有時候會跟信徒講,你生氣時多看佛像,心情不好時多看佛菩薩的像與他們慈悲的臉,理由是什麼?我們對佛菩薩理解的概念比較尊敬、比較清淨,所以,你抱持這種心態去看他,你就會感覺到有那種慈悲的狀況。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明明在佛陀的臉上,不是我的心,那些人還不了解這個概念。

    有時我們看到某某人,會說他很莊嚴、他很帥等等表達,這些種種都不是在那個人的身上,都是看你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原來執著的不是那個人,執著的是因為那個人而內心產生的概念,這叫做「見取」。我們有時候想要放下,你可以放下,放下什麼?放下“欲取”。對萬物的放下,手上的東西可以放下,但是你對它喜歡的心放不下。所以那兩種「取」中,見取是最難斷的。

    有人說,讓六道眾生輪迴生生死死,是誰做的?是誰的命令?為什麼人死了,到另外一個生命、另外一個世界?是什麼力量?就是見取。見取就是你內心種種的概念、思想,這個很難斷。你可以改變你生活的環境,你可以改變你身邊的人,你可以離開你的國家、地方、家庭,追求你生命的幸福,若你離不開本來的概念、思想的話,去哪裡都一樣,一直在自己的思想概念中,這叫做見取。

    對五蘊的執著,就是五取蘊。五蘊的取,大部分都是見取,為什麼?五蘊中的色法就是萬物、物質、東西,但是受、想、行、識四蘊是無體的,沒有一個身體或物質,就是一個概念。對五蘊我們有一個概念,是我、是生命、是人,所以我們對那些五蘊說是我、是人、是我所有,這就是我們的見取。一個概念是什麼?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我的概念,這個概念的產生,我們沒辦法停止,它自然而然會生滅,我們能夠停止的部分是什麼?停止去執著它。

    千萬不要認為打坐就是把內心所有的妄念、思想、概念除掉,有很多人誤解斷念的說法,認為打坐就是要斷掉那些念頭,認為打坐是「無念」,很多人認為入定是無念(沒有念頭),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心跟心所(念就是心所)都是在一起的。那打坐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無念,也不是為了斷念,是為了斷除對念頭的執著。

    佛教的修行都是為了斷見取,斷除概念上的執著。所以,我有時會跟各位講,「我」這個人在哪裡?在你的心中;「你」這個人在哪裡?在我的心中。你的一個概念有「我」,你的心中有「我」;我一直在講「你」,我的心中有「你」。這部分都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決定的一個概念。我們對自己以外的人絕對不會說是「我」,只會說「我的」。對自己的家人不會說「我」,說我的兒子。那麼這個「我」,是對身體的五蘊而言,這就是概念,就是思想。

    佛教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果報也都不是你做的那些行為上,那些所有的果報,都在心中的概念上。譬如說,你一直做布施的行為,但是你當下沒有布施的心,那個果報不見了。你所做的一些事情,旁邊的人都認為這些是惡業,是不該做的事情,但你心中沒有這個惡念。又有些事情我們不得不做,那時候要看你的心如何。

    所以我們講的身業、口業的業報都不是那個行為上。你可以罵人,但你的內心清淨,就不會有惡報。你雖嘴巴講好聽的話,但內心充滿了瞋恨,那就有果報,惡有惡報,所以我們不需要看外表的那些事情來決定它有沒有果報。我們有時會說他天天唸佛,往生後一定會到極樂世界,我還看到他臉上帶著微笑,一定會往生到好的地方。對有些人則說他一定會往生到不好的地方,因為他做過很多不好的事情。其實你要到極樂世界或是到地獄,佛陀說決定的人是自己,不是旁邊的人,但是現在是旁邊的人在決定這個人怎樣。佛陀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都是個人的心、個人的概念來決定,由自己的心來決定。

    有一次,一個佛弟子說:「佛陀說做惡業的人,會往生到地獄、畜生道不好的地方;做善業的人,會往生到快樂的地方、沒有痛苦的地方。」另一個法師說,這不一定,他們二人討論這件事,後來二人去請教佛陀。佛陀說:「我什麼時候說過做惡業的人一定會往生到地獄,做善業的人一定會往生到極樂世界或是快樂的地方?」「這樣的話,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做過惡業、善業,我們一直都沒辦法離開命運,我們的命運早就決定好了。」我們有時會說,我們現在的生命都是宿業的果報,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大家對這些概念要理解的非常清楚。佛陀從未教過我們這句話,祂的意思是,不能說是果報,也不能說不是果報。如果有人說我們都是曾經做過的惡業、善業的果報的話,那我們的命運早就決定好了,你一定要出生,一定要到這個家庭出生,一定要在台灣出生……一定要當一個國王……還是天人,你的下輩子會怎樣,不是現在曾經做過的惡業的惡報來決定,由什麼決定?臨終的最後的念頭。這個念頭離開這個生命,去執取另一個生命,那個過程最後的心,叫做「有分心」。這也不是一個長期存在的主體,它也一樣會變化,不斷的生滅生滅,最後那一剎那,才是決定下一輩子你的生命。這不是別人決定,也不是菩薩決定,也不是你曾經做過的惡業、善業決定的。

    為什麼臨終的那一剎那是那麼重要?佛教一方面告訴我們,你一輩子做惡,還是有機會可以離開,最後你專心的那一個善念,可以不必往生到不愉快的地方。一輩子造惡業的人還是要相信,還有機會往生到很好的地方,所以佛教沒有講一切都是業力來決定,講到這裡,有點離開今天的主題。

    我們對五蘊的執著心,產生了一個概念「我」,佛陀在《轉法輪經》裡說:「諸位比丘,我講的這個苦都在五蘊當中,故說五蘊是苦。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最後簡單的說,五取蘊都是苦。

    五取蘊就是苦,剛剛講五蘊就是生命,所以生命就是苦。自己的生命遇到痛苦的時候,不要認為不可思議,也不要認為不可能,因為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聽到這句話的人,認為佛教一直講苦,都是悲觀的,沒有增長樂觀。其實,佛教不是悲觀的,也不是樂觀的,佛教是真實觀。佛說生命的真理、宇宙的真理,而五蘊是生命,因此生命是苦。佛陀講苦的原因是渴愛,也就是欲望,欲望是什麼?對五蘊的執著。所以,苦在五蘊中,苦的原因也在五蘊中,消滅苦的方法也在五蘊中。

    俗話說,想要喝水都會挖地鑿井取水,以前井的周圍沒有保護設施,不小心人會掉下去,掉下井裡的人,一定要從那口井出來,沒有別的門可以走。同樣的道理,想要脫離五蘊的痛苦,也是要從五蘊中跳脫出來。痛苦生命的快樂,也在這痛苦的生命中,想要得到生命的幸福快樂,千萬不要到外面找,而是要從內心去找,才真正可以得到生命的快樂。

 

色蘊

    接下來詳細討論色蘊,眼睛看得到的就是色蘊。色就是內界身體,外界萬物。這些統統是緣起法,因緣和合。身體也好,萬物也好,那些色都是四大因素:地、水、火、風。

    我們修「法念處」時,如何去觀五蘊?如何去觀第一個色蘊?你的身體上感覺到地、水、火、風都是代表色蘊。

    我們現在修的方法是觀呼吸,呼吸就是風,風的出入。風就是四大因素之一,色就是四大因素和合,風就是色。身體冷熱的感覺,我們叫做火大,有那種冷熱的感覺,這也是五蘊的色,所以色法就是四大因素。有時候你會感覺身體很暖、很硬、很輕的種種現象,這些都是色法的生起。

    這段經文上講,這是色,你要了知,色是什麼?地、水、火、風。你當下有感覺是火、還是風、還是水、還是地,這種種你要知道。這就是色,你知道它的生起和它生起的因是什麼,怎麼會有地水火風,也要知道色的壞滅與它壞滅的因。譬如你注意呼吸的時候,進去的風是色,它開始進去時是生起,進去後就消失了,所以風就壞滅了。身體冷熱的感受也是如此,它的生滅這個部分一直都要注意。

    內界的色是四大因素,外界的色也是四大因素,你分析一切的色,最後可以分到這個部分,色就是四大因素和合。但是你不要認為這個色法就是究竟法,以為地、水、火、風是最後的主體。把你的身體,把外面的萬物,分成這是地、這是水、這是火、這是風,你不要認為分到這個部分就沒了,你還要繼續分。地不是最後一個,水也不是最後一個,它還是一樣可以再分,最後分下去的時候,你找不到任何的東西。好像大家穿的衣服,詳細的看是很多線在一起,如果把一根一根線拿出來,你原先所穿的衣服在哪裡?沒有衣服,只剩下許多線一根一根的,像頭髮一樣細小,到最後線也沒有了。   

那些變成像頭髮一樣細小的部分,等一下被風吹走或怎麼樣,它也可以繼續分,最後我們的眼睛看不到,非常微細,所以一切都是如此。

    我們這個身體,你隨便拿任何一個部分,如頭髮、牙齒、皮膚、肌肉、骨頭、血液、口水、汗液等,把它分析,最後就沒有剩下任何的,所以《心經》中說「五蘊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意思是,我們一直在分析,分析到最候就沒有了。如同剛講的那些衣服都是很多線,線分開後變成細小的,所以說色即是空,最後感覺不到,所以說是空,但空也是色。那些東西聚集起來的話,你可以看到色。所以,我們看到的內界、外界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和合的。那些萬物,那些物質都不斷的在變化。

    你把衣服分開,把衣服上的那些線一根一根拿出來,在拿出來的過程中,都是不斷的變化。我們現在每一個人都不斷的在變化,我們生出時的身體狀況跟現在的身體狀況不一樣,面對的真理是每一個人都不斷的在變化,所以,不需要特別對人家說你騙人,聽到別人說你騙人,也不要特別難過,大家都正在變化,沒有人能避免。

    觀色法的時候,色法有過去、現在、未來,身體的色法,過去種種小孩子的事情,從出生到現在都已過去,現在就是現在這個樣子,未來黑色的頭髮變白了,堅固的牙齒搖動了,這些一直在變化。為什麼佛陀說色法的過去、現在、未來統統要觀?因為人有一個欲望,一直都認為明天會比今天更好,明知明天會比今天變老,但都認為明天一定會好,這是我們的概念。這種概念讓我們不斷的增加內心的欲望,放不下並且執著。每一個人不管自己的身體多痛苦,都希望可以長壽一分鐘,可以多活一分鐘,好好多活一天、二天,一直都希望這個樣子,因為我們對生命有那樣的執著心、放不下的心。所以,對色蘊的過去、現在、未來,都要去觀。

 

受蘊

    受蘊是指對身體種種的感受。受又分樂受、苦受、不樂不苦受,我們在講「受念處」時已經討論過。五蘊的色是色法,受、想、行、識就是心法。這裡講的受,不是身體的受,是內心的感受。身體的感覺,就是內心的受,身體有感覺,而內心有感受,本來是感覺,之後變成感受。其實,身體的部分就是感覺,身體每一部分都有感覺,感覺是樂還是苦,誰來分別?就是心,這就是受,故說樂受、苦受,不會說樂覺、苦覺。身體上的苦之感覺,身體的「苦受」,可以說是「苦」;內心的「苦受」,我們叫做「憂」。身體的「樂受」,我們說是「樂」;內心的「樂受」,我們叫做「喜」。這邊講的受是「憂」跟「喜」,因為這些都與心有關係,屬於心法。那些感受也是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的感受存在還是不存在?你想到就是存在,你一想到它會存在,你沒有想的話它就不存在。已經過去的感受,越想越會有感受,未來的感受也是一樣,我們常常在想未來,所以感受方面也要觀察過去、現在、未來。

 

想蘊

    想蘊也是屬於心法,什麼是想呢?有認知事情的特性;心理記號或符號,作為再次認知或之後認知的參考條件。剛才說過去的感受,想到就存在,不想就不存在,為什麼想就存在?這個「想」,有一個符號。這邊講的「想」,不是內心的動作,就是符號(模式)。我們剛剛提到見取、執著的概念,那些概念思想,都是屬於這個「想」。我們如何知道這是一尊佛像,因為我們知道佛像有一個模式、一個樣子,所以從來不知道佛教,沒有見過佛像的人,他一定會問你這是什麼?他沒有這個概念,也就是他沒有這個符號。我們講「想」是世俗諦,世俗諦是我們人類共同來決定的真理,但不是究竟諦。我們人類大家決定說,這個是桌子,這個是椅子,這個是杯子。沒有人對桌子說是椅子,也不會對一個男人說是女人,也不會對火車說是汽車,因為我們都知道。上幼稚園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相片,這是火車,這是佛像……一直培養這個想,這個想不是老師一直培養,這個想是我們累積的行為,累積的習氣。我們講的習氣,就是這個想。所以「想」對人生及我們的生命,有很大的影響,以致整個真理、真相都會因此改變。眾生都是以不淨為淨、無常為常,具有四種顛倒,為什麼人會顛倒?因為「想」的問題。

    「想」讓你看不到真相,想跟概念思想比較接近,想的作用以比喻來說「鹿見稻草人」,稻草人是假人,鹿誤認為是真人,因為牠的想錯誤所以有反應。是故對概念思想的執著,也是對想的執著,導致見不到萬法的真相。整個宇宙的存在,都是由執著這個「想」而來的。所以佛說生命就是五蘊,世界就是五蘊,一切都是緣起法,一切都是我們的「想」所創造的。

 

行蘊

    行蘊是各種「心所」、心理狀態或因素;以「思」為首而帶來心裡的狀態稱為「心行」,貪、瞋、癡、信、念、慧等是心行。心行也可以說是念頭,貪是一種心行,瞋是一種心行……渴愛也是一種心行,阿毗達磨裡講到有五十二種心行,那些心行都是心所。那些念頭有善有惡,觀察那些念頭,最後找不到任何意義。

   《雜阿含經》對五蘊的譬喻說:「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意思是色蘊就好像黏聚在一起的泡沫一樣,感受就好像是浮在水上的泡,泡沫跟水上泡都不是真實存在的,它一直生滅、一直生滅,最後就沒了,你去抓也抓不到什麼。想蘊的譬喻是陽燄,遠遠看見好像有水,其實是日照砂蹟的反光,為視覺上的幻景,表示都是假有的,不是真實的。行蘊就好像香蕉樹裡面的的空心一樣,最後甚麼也沒了。識蘊就像幻化的魔術。我們卻誤認為那些妄念、雜念是有意義的,其實,這些念頭生生滅滅,是幻生幻滅,真實存在的法是沒有的。

 

識蘊

    識是意識,分為心跟心所。心就是對外境的純然覺知,就是我們的覺知。你的身體有感覺,你身體隨便在哪裡碰到、摸到,你有覺知,這是心。感覺是痛或舒服,是樂還是苦,這是心所,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受蘊─身體的感覺、內心的受。身體怎麼會有感覺呢?因為有心。心的感受是什麼?就是心所。五蘊分開來說,色就是色法,受、想、行、識就是心法。受、想、行、識四蘊,其中受、想、行就是心所(即種種的念頭),識就是心。

    「識」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六根接觸六塵,每一次都有意識的生起,眼根接觸色產生眼識,耳根接觸聲音產生耳識…所以我們意識有六種識。禪修當中,眼睛看到東西,這些不是東西,這時候你感覺眼識的生起。所以打坐的時候看到什麼,不是看到人、看到萬物、看到色,這就是眼識。那時候我們看到、看到、看到,意思不是你看到什麼東西,看到指的就是你的意識。那個時候你不該講“看到、看到”,應該說“眼識、眼識。”聽到聲音時,馬上提醒自己“耳識、耳識。”這時沒有分別心,沒有喜歡的心,你沒有聽到什麼,只知道耳識生起。然後鼻根接觸香味、臭味的時候,都是沒有什麼氣味,而是覺知鼻識。舌根接觸味道,是覺知舌識。我們講的好吃或不好吃是什麼?是舌識。我們講的味道很苦,是舌識。誰來這樣分別呢?就是「想」,想來決定好了。從此以後我不喜歡這個味道,我很討厭這個味道,這是什麼?這是「行」,貪、瞋、癡的念頭都現行了。這樣分開解說是為了瞭解,但是真正去體驗,有時候每個動作無法分得很清楚,因為我們心的能力還不夠強,也可以說心的定力還不夠強,所以不清楚。這些感覺在短短的時間,一剎那就會發生,所以眼根接觸色時,受、想、行、識統統都來了,最後就是眼識。

    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受、想、行也是如此,比如說,眼根接觸色的時候,產生受、想、行,所以稱為眼想、耳想、鼻想、舌想、身想、意想。受也是一樣,有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所以當耳根聽到,耳識還沒生起,你馬上提醒自己「耳受」。十二因緣法裡講,所有的感受的原因就是觸(接觸)。你眼根接觸的時候,那個受已經生起,眼睛知道有碰到這個東西,所謂「有看,但沒有到,有聽,但沒有到」,就是你知道有某物,但是糢糢糊糊不知道為何物。所以這樣有眼受、耳受……然後接下來眼想、耳想……然後接下來就是眼行、耳行……。眼根接觸色法時,會有很多心行跑出來,這個過程完全發生後,最後才會有眼識跑出來,眼識才會分別:這個是好人,這個是外國人,這是紅色的一朵花,統統分別出來,就是眼識。

    我們先就可以理解的部分開始修,所以聽到聲音的時候,知道是耳識。以後你不斷的去練習,不斷的去觀察,你的眼識、耳識生起的原因、它的過程,統統都會理解。你想生氣的時候,知道它是想,你的心中有這個概念,你想的時候知道是想,心中會有這個符號,它生起了,它消滅了。那個動作的速度很快,我們現在無法一個一個的來這樣分開解釋,你花一段時間觀察思考,這個時候你可以慢慢的去了解。

    我們修身念處的時候,都會一直注意我們身體的種種動作,但是我們只知道行禪的時候,左腳右腳動來動去,但你一直去注意它的時候,可以思考觀察怎麼會有這個動作?它是怎麼來的?如果我的心沒有想或發出命令,它有沒有動作?心有想它也不一定會動作,這些都要清楚的觀察。你最後慢慢的可以消滅概念、見取。如果能消滅見取,可以成就初果(須陀洹)。首先,要消滅身見取,除去對於五蘊有我不正確的概念。其二,消滅戒禁取,破除對於不正確修行方法的執著,破除對無法脫離煩惱的修行的執著。其三、消滅疑惑,是上週討論的五蓋其中之一。

    身見取、戒禁取、疑惑三者都是內心的問題、心裡的概念,是內心對五蘊執著有我的概念,對不正確修行方法執著的概念,疑惑的概念。凡夫眾生能夠消滅這三種見取,可以得到初果(須陀洹)。由此可知,佛教的解脫,都是內心概念的解脫,你內心的想,可以改變的話,那些煩惱都能解脫。
 

回目錄

 

六內入處與六外入處

2014年8月2日

    六根就是我們講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塵就是六根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為什麼叫做塵呢?垢塵就是不清淨的、不乾淨的、污染的意思。垢塵的意思是說,我們眾生六根的對象,都是不清淨的、污染的,也就是說眼睛所看到的色都是污染的,耳根聽到的聲音也是污染的,所以用垢塵的塵來表達。

  我們可以說六根就是內界,六塵就是外界,內界跟外界的交往、接觸,就是我們講的生活。人在生活,意思就是讓這個六根接觸六塵,我們從早上到下午都在做什麼?用眼睛來看,耳朵來聽,鼻子來聞氣味,舌根來嚐味道,身體來接觸,心來思考一下。一個人活到一百年,他的一百年時間都是做這些事情。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六根和六塵的接觸、交往,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生活,這個生活是凡夫眾生的生活,而不是聖人的生活。凡人那種生活習慣的狀況和生活的方法,我們可以改成聖人的生活,修行就是為了達到聖人的境界。聖人就是我們講的那些解脫的人、佛、阿羅漢等種種的人。

    六根和六塵的接觸、交往的過程,雖是凡人的事情,但是它們兩方面這樣的接觸和交往,也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也不是我們喜歡就有,不喜歡就沒有。誰都有這六根,但他無法控制那些六根接觸六塵。我之前和各位講過,六根好像六種工廠,他們二十四小時都做自己的作品。耳根的工廠二十四小時,做「聲」這個作品,耳根就是「聲」,他們絕對不會做别人的作品,意即眼根只能看到色,它無法聽到聲音,只有耳根才可以聽到聲音。舌根所做的事,鼻根無法做到。所以,六根各有各的特色,他們都是獨立的,他們做自己的事情,我們沒辦法控制它。

    如果無法控制的話,怎麼做到像聖人一樣比較高級的境界?如何可以修到?這就是比較重要的智慧。凡夫眾生的生活就是讓六根跟六塵交往,這是凡人的事情。難道變成聖人以後,他們的六根會被自己關起來嗎?他們的六根不能接觸六塵嗎?其實,他們的六根也一樣會接觸六塵。佛菩薩、阿羅漢的眼根也會看到東西,耳根也會聽到聲音,鼻根也會聞到香味、臭味,舌根嚐到種種的味道,身體也會接觸。他們的六根也是一樣會這樣的作用,但他們處理的方法和凡人不一樣。他們如何用眼根接觸色呢?就是用智慧來接觸,用智慧來處理。我們凡人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們什麼事情都看,什麼聲音都聽,聽到以後,我們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念頭,前面五蘊課程裡面講到的受、想、行、識,統統都會生起來。

    早期佛教的修行都是講六根和六塵的過程,凡人在六根、六塵的交往中,佛道、菩薩道、阿羅漢道也都在六根和六塵的交往中,誰能夠體驗到在六根接觸六塵的過程當中,他自己的內心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可以生活如如不動,這就是聖人的功夫。誰能夠眼根看到色的時候,心沒有動亂;耳根聽到聲音的時候,內心沒有動亂,這就是聖人的境界。所以修行就是六根接觸六塵的那個當下,你要去觀察。

   什麼是觀呢?這段經文講到:

「諸位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塵,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他亦了知未生之結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了知已斷除之結未來不生起之因。」

    這裡的經文,第一個部分「了知眼根」,知道什麼是眼根。第二個部分「了知色塵」,知道眼根所看到的那個色。第三個部分「了知眼根、色塵」它們兩個的因緣,它們兩個和合而生起的結,「結」是被綁起來而束縛的意思,我們一般人絕對不會認為眼根接觸色塵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束縛,變成一根繩子,我們會被那根繩子綁起來。第四個部分「他亦了知未生之結生起之因」,了知還沒生起的那些結,那些束縛的因。「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了知它們斷除、消除了的原因。最後「了知已斷除之結未來不生起之因」。

    那些還沒生起的結,生起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兩個,眼根接觸色塵。我們看到任何的東西、外面的萬物,就是看到「色」的時候,可以看到的原因就是有眼根。假如我沒有眼根的話,就看不到那個人或物。你所看到的人或物,會讓你非常歡喜、非常快樂,然而歡喜、快樂是什麼?就是束縛,就是「結」。我們眾生被綁起來的繩子,就是那種歡喜,它就是「結」。

    那種歡喜生起的時候,我們要用正念去觀察,也可以說,用如理作意的方法,意思是多去思考:「為什麼我在當下,有那種歡喜的感覺?」這時你會發現,我看到了某個東西或看到了這朵花,為什麼我可以看到這朵花,因為我身體上有這個眼根。如果沒有眼根,我看不到東西。並不是只因為眼根,讓我感到歡喜,還需要被我眼睛看到的那個東西、那個人的存在。所以,它們兩個(眼根和色塵)不在的話,我無法享受當下的歡喜。對這樣的因緣作思考,就是思考緣起法。

    我們現在的方法是如何呢?我們看到某個東西,只是知道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和因為那個東西所產生的感覺而已,一般生活上絕對不會去注意它的過程。我們沒有注意它的過程,因此每個人都會受它影響,如同我們被繩子綁起來,它變成了「結」。那個東西黏著我們像膠水一樣,無法分開,種種束縛或結會生起來,耳根接觸聲音也是如此。所以,這部經文裡講的,耳根接觸聲塵,要了知它們的關係所產生的結。

    這裡特別要了知眼根不是我們的結,色塵也不是我們的問題,問題在哪裡?眼根和色塵接觸當下所產生的感覺,那個當下內心生起的狀況就是結,那種狀況讓我們在輪迴中生生死死。所以問題不是六根,也不是六塵,六根是緣起法,六塵也是緣起法,它們二者本來都是不存在的,時時刻刻變化無常的。問題在它們二者接觸的當下,我們內心的變化,內心感覺的那種變化有如膠水般,會讓我們陷入輪迴。脫離生死輪迴,須出離當下有如膠水般的那些心理狀態,就是佛經裡面講的「結」。我們先把這段經文讀完,大家可以有一個概念。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就依六內入處與六外入處隨觀諸法。又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六內入處與六外入處隨觀諸法?

於此,諸位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塵,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他亦了知未生之結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了知已斷除之結未來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耳根,了知聲塵,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他亦了知未生之結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了知已斷除之結未來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鼻根,了知香塵,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他亦了知未生之結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了知已斷除之結未來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舌根,了知味塵,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他亦了知未生之結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了知已斷除之結未來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身根,了知觸塵,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他亦了知未生之結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了知已斷除之結未來不生起之因。

他了知意根,了知法塵,了知緣此二者而生起的結。他亦了知未生之結生起之因,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了知已斷除之結未來不生起之因。

如是,他安住於法,隨觀內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外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內、外法。他安住於法,隨觀生法;或安住於法,隨觀滅法;或安住於法,隨觀生、滅法。

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法,依六內入處與六外入處隨觀諸法。

 

    以上這一段經文,讓我們了解如何修這個部分,同時要了知、覺知它的因、它的生、它的滅。先要了解它的生,這叫做「觀生」,知道它的生起,要去思考它生起的因(它生起是什麼原因)。經文裡「觀生法;觀滅法;觀生、滅法」,生滅要自然發生,讓它自然生、自然滅。但是你要去思考觀察,它生起的因。由於內心不會自然出來它的因是什麼,這時候你要自動去思考,這叫做如理作意。

    這時你要去思考,為何有那個色、那個聲、那個氣味的生起,你要思考它的因、它的緣。接下來「了知已生之結斷除之因」,由於它會消失,這個消失也是很自然,自然生、自然滅,接下來你要思考自然滅的因。

    觀法的部分,同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觀,一種是思考,觀就是等待自然的生滅。當眼根接觸色塵,這是自然的,不是你特别去看,所以我們禪修的時候,看到一個東西,你心中要默念“看到、看到、看到”,這是你了知、覺知它的生起。聽到某個聲音的時候,也是要默念聽到“聲音、聲音、聲音”,表示我們了知它的生起。它突然消失了,這就是滅法,它自然生、自然滅。

    觀法當中你要去思考,為什麼它會生起?平常聽到聲音時,喜歡的聲音想要繼續聽;不喜歡的話就會很討厭它,還會想為何有這個聲音。打坐時別人在講話,你會想他們太離譜了,真不應該。為了避免那些妄念、雜念的生起,你要開始思考怎麼會有這個聲音?因為耳根接觸這個聲音,你一直在觀察、思考原因的時候,你對聲音喜歡還是討厭的心,都會消失,也不會繼續想這件事。同時你可以知道,因為有耳根,才會有這個聲音,沒有耳根就不會有這個聲音。所以聾子、耳根聽不到的人,對他們來說,這個世界沒有聲音。盲人、眼睛看不到的人,對他們來說,世界沒有彩色的概念。佛陀講的世界是什麼?世界就是六根的概念。我們講的世界是什麼?你可能會講很多話,可能會寫一本書,來描述什麼是世界,但所有的內容,都可以歸納在六根,都是六根的對象,都離不開六根。你所講的世界,凡是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嚐到的、接觸到的、想到的,都包括在六根的範圍。除此以外,沒有別的事情。

    當然有五根無法體驗到的另外一個層面,譬如:有神通的人才能夠體驗到的部分。神通是什麼?就是我們所講的天眼、天耳。有天眼的人,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他可以看到;有天耳的人,一般人聽不到的聲音,他可以聽到,他已經超越六根可以經驗的境界。對凡夫眾生的概念來說,這個世界都在六根、六塵的範圍內,我們都已經被它綁起來。

    六根接觸六塵會生起一些「結」,佛經上提到的十種結,十結綑綁眾生於生死輪迴,那十種結讓眾生在輪迴中被綑綁起來,十種結從哪裡來的呢?它從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過程當中生起的,並不是從另外一個宇宙來的,不是另外一個人給的,也不是老天、上帝讓我們在輪迴中生生死死,這些是我們自己造作的,也就是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的。所以佛陀說:創造我們的人是我們自己,讓我們來這個世界出生的人是我們自己,不是父母、不是別人或是別的力量,而是自己!自己是誰?是六根接觸六塵的當下,所產生的結、產生的束縛。那種束縛、那種結有十種。

 

十種結

 

第一、貪欲結

    就是我們的欲望、渴愛的心。貪欲的本質、作用是什麼?一直都喜歡讓六根滿足,讓六根舒服的感覺,這就是欲望。六根中,眼根接觸色,它們兩者接觸時,生起歡喜,歡喜就是貪欲結。我看到某個東西,覺得好喜歡,那就是貪欲的結。一般人生活上的想法或習慣,喜歡上它,沒什麼問題,什麼人都可以做得到,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用佛法的概念來說,我們不需要去討論對還是不對,合理還是不合理,我們不要認為這種事情是應該的。如果眼睛看到某個東西,生起喜歡,認為那是應該的,則不是佛教的概念。我們要了解,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的痛苦和煩惱,累積多劫的生生死死,就是因為這十種結。

    你的眼睛看到的色,生起喜歡的心,就是貪欲結。耳根聽到聲音,生起喜歡,也是結。鼻根聞到香味,生起喜歡,也是結,欲望的結。身體接觸到而喜歡,也是欲望的結。我們了解到這部分以後,統統要去思考。所以,以後我們講喜歡、不喜歡,就是欲望的心,就是當下我們的貪欲。對一般人來說,喜歡沒什麼不合理的、是應該的,但在修行人前面,不要說出我喜歡什麼,他一定會笑你,為什麼?對修行人來說,是不應該的,這是他的結。修行人最怕的就是「結」—讓眾生被綑綁於輪迴生死的結。

第二、瞋結

    產生不喜歡的心,就是瞋結。在你面前發生讓你不高興、痛苦、討厭、不喜歡事情的時候,它會生起。我們如何修習法念處呢?眼根看到色,耳根聽到聲音,鼻子聞到臭味,當下我們要去思考、去觀察有「結」的生起。例如;我不喜歡這個聲音,為什麼會有這個聲音生起?因為有耳根,才會有這個聲音;這個聲音出來,聲音有它的因緣。比如:人的聲音、小狗小貓的聲音、車子的聲音……,你要去思考,去看它的緣起法。你一直思考、觀察的話,會產生一個概念,一個智慧,知道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一個東西叫做聲音,聲音是不存在的,香味、臭味也是不存在的,沒有那種東西。為何會有這個香味?因為你有鼻根,沒有鼻根,怎麼會有這個香味。為何會有這個聲音?因為你有耳根,沒有耳根,怎麼會有這個聲音。這樣一直去思考它們的緣起,觀察它們因緣的關係,一步一步去了解這個世界,其實,那些東西都不是真的存在,了知一切都是因緣和合。

    一切現象不斷在變化,有什麼好生氣的,有什麼好喜歡的。你看到它的變化無常,你看到它的緣起性、因緣法之後,你就不敢喜歡它了。喜歡它,你會受不了,因為你看到喜歡的東西正在變化,你無法接受。另外,你知道它會變化,也就沒有什麼好喜歡了。這樣的邏輯思考,讓你了解宇宙、生命的道理,這樣的過程,你可以體驗到的快樂,跟你喜歡某個東西所得到的快樂,相差很多。一者是擁有而得到的快樂,一者是放下而得到的快樂。

    聖人皆享受放下的快樂,他們也會看到,但他們不會去執著它。他們也會聽到,但他們不會去執著喜歡或討厭。所以,讓我們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種種都是外界事物變化的結果,自己內心有什麼反應的狀況,你要提醒自己,這不是屬於我的,這些是因緣法,我不需要受它影響而改變我內心的平靜。我們看到、聽到時,內心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的念頭,將破壞我內心的平靜。你認為應該擁有內心的平靜,還是當下給你束縛而產生的歡喜?

    佛教說眾生享受的樂受,都不是永恆的。畢竟那種快樂會變化,絕對不是真正的快樂。釋迦牟尼佛的生命,已經示範給後人看。我們都認為住在皇宮裡面的太子,是未來的國王,生活非常富裕,旁邊還有很多侍者為他服務。但悉達多太子知道這種樂受不是永遠的,他看到他的父親,以及外面的老人家,他們的生命也是轉眼間就由年輕慢慢老化,那種樂受不是永遠不變的。

    凡夫眾生都認為生命的快樂是向外求,想要生命的快樂,從外界去尋找。所以,每一個人都過著忙碌的生活,從早上起來到晚上睡覺,一直在想白天的事,又計畫明天要做什麼,成天都過得很辛苦,為了尋找生命的幸福快樂。他們相信生命的快樂,可以從外界找到。每一個人對快樂的定義不一樣,有人說,如果我有兒女,我會很幸福。但有了兒女以後,有些父母被氣得受不了。為何會說有兒女就很開心很歡喜?因為在還沒有兒女的時候,一旦過了那個因緣、那個當下,快樂就沒有了。你怎麼知道結婚的生活非常好?是你還沒結婚的時候,結婚以後,反而很想嚐嚐沒有結婚的生活。所以,還沒有體驗到的,都認為比較好。

    有個比喻,這一座山的牛,每天都吃著這一座山的草,牠看到另一座山也充滿了草,那邊有鹿、有羊、有馬,牠們都吃得很快樂。這隻牛想,那座山的草一定比較好吃,所以從這座山下來,很辛苦的爬上那一座山,但只吃了一口就知道一模一樣。天下的草都是一樣的,問題是沒有一隻牛,了解這個道理。

    還沒有體驗到之前,我們都認為很好,這是我們的意識(心)給我們的一些概念,所以這是一個謊言,不是真實的。

   不喜歡的心,就是瞋結。

第三、慢結

    慢結的意思是傲慢,瞧不起別人。六根接觸六塵,這樣的交流就是生活,這種生活~眼根接觸色塵,耳根聽到聲音……,一定會增加這十種結。

    傲慢如何增加?聽到別人說你好話,你多厲害,你長得好漂亮、你相貌好莊嚴,你聽到好高興。或聽到別人講你的生活,你的家庭,你的才幹什麼都好……,聽到這些都會增加你的傲慢心。認為我有這個本質,有這個能力,我什麼都好,所以別人都讚美我。同樣,別人罵你、講你壞話時,產生的不是慢心而是恨心。所以同樣是耳根接觸聲音時,可以增加慢結,也可以增加瞋結、也可以增加貪欲結。

    慢的部分有三種:第一種,自己跟別人比較時,自己認為別人比我低。第二種,自己跟別人比較時,自己認為別人比自己高。第三種,自己跟別人比較,認為都一樣,這也是慢,這不是平等心,故是慢。我們解釋平等心,是指眾生平等,統統一樣,但是剛剛講的第三種慢,我跟別人一樣的時候,是和根本比不上的人來比,卻認為統統都一樣。

    你是一般凡夫,跟修行比你好的人來比,舉個例子,有人看到你做社會慈善的事業,見到眾生痛苦,就去幫助,服務眾生,別人會說:“你像觀音菩薩一樣”。你越聽越愛聽,就一直想做這樣的事情。人家講完,已經走了,你還一直在想,我真的是觀音菩薩,我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這樣與根本無法相比的人,來作比較,這是第三種慢。

    人在瞧不起別人的時候,用什麼態度、用什麼角度來看?一種是自己的身份,如公司的老闆,或是什麼單位的職務,這些社會地位的名稱。一種是自己的家庭,你的家族,你的祖先是什麼、我們出身比較高貴。第三種是財富,你有這麼多財富,應該受尊敬。第四種是教育,自己了解的部分比別人更多,我懂的比你多。第五種是外表,自己的外表比較漂亮的話,就會瞧不起別人。

    用這樣的角度來看不起別人,這就是慢。傲慢怎麼增加的呢?都是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你自己想,我有那麼多學問,别人沒有,自己的傲慢心增加了。在意根接觸法的時候,你的心裡一直在想,這是傲慢心。你在外面用六根做什麼事,都是增加傲慢心;在外面講一句話,都是為了你自己,都在幫助「我」。如果你用如理作意去思考,雖然做事情是為了自己,但不需要用這樣的心態來看不起別人。有些事情無論為自己或為別人都一定要做,像是修行就是一定要做的,但修行過程中,根本不需要用那種傲慢心。遇到讓你生氣、不高興、給你帶來麻煩的人,當下你要思考,他和我都是還沒有脫離煩惱的人,他有貪、瞋、癡,我也有貪、瞋、癡,我們都是一樣的,都有生老病死的痛苦,都是在輪迴中生生死死受苦的人,所以不需要生氣,現在生氣只是某個因緣,你用這樣的思惟來修行。

    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剎那,都在往死亡的方向走,沒有人能永遠存在這個世上。古人說,為了地而吵架的人,不論是國家之間,或是個人的家園、稻田,為了地而吵架的時候,地會笑他:「你們一直吵架為了什麼?為了我這個地,但你們都不知道,總有一天你們都會被我蓋(埋葬)起來。」我們要多多思考,天下沒有誰輸誰贏,只有讓步。以「讓」表現出你的人性,沒有人能得到全世界,但他可以過得快樂。

第四、邪見(身見)結

    邪見就是身見,不正確的想法。所謂身見指對於五蘊而產生有我的概念,意即我執。當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我看到、我聽到、我聞到,我…我…我…,這是培養我相,都沒有離開身見。修行的時候,你一直注意看那些事情的原因,如耳根接觸聲音的當下所產生「結」的原因,你不斷的思考就無法出現「我」的概念,你不斷的思考它會慢慢消失。但是我們的習氣太強了,所以「我」「我所有」一直跑出來。一方面來說,讓眾生輪迴的原因,就是這個習氣;做善、做惡也是由於這個習氣。因為習氣導致你一直想做這件事,你被它控制的話,無法考慮它的理由、它的因緣、它的緣起,因為習慣了。這就是邪見,沒有正確的概念,這也是一個結,在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生起。

第五、疑結

    就是疑惑、懷疑。懷疑宇宙的道理、生命的道理、佛法的理論,尤其是對善惡因緣果報、一切法緣起而生的理論有懷疑。看到某個人整天都在做壞事,但他活得很好,你懷疑惡有惡報嗎?你為何會懷疑緣起法?你只是眼睛看到某件事情,讓你當時有此感覺,但是眼睛看到色,就是一個因緣,它們兩個和合所產生的結,束缚我們不得自由。疑惑、懷疑,也是如此。

    懷疑和貪、瞋、癡的「癡」有關,愚癡較強的人,很容易懷疑。一般人認為懷疑是好事,你才會繼續找答案;但對修行過程而言,懷疑是一種煩惱、一種惡念。那種懷疑絕不會讓你朝向正確的道路,只會讓你胡思亂想,讓你離開正念。所以,懷疑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要看你懷疑的內容是什麼。

第六、戒禁取結

是指某些儀式儀禮,有些修行建立在邪見上,誤以為這些修行將導致斷除煩惱與證悟實相。

    有些人自己的生活上的儀式或儀禮,也變成修行,儀式和儀禮,大部分屬於國家或民族的文化,但是,佛教徒的修行,要和文化區分清楚。文化的延續發展,也會自然而然變成修行。

    修行是什麼?修養行為。修養行為的時候,依靠什麼?如果是依靠民族文化的儀式儀禮來修改你的行為的話,就不是修行。真正的修行是為斷除煩惱,用這樣的方法來了解自己做的事情,才是真的在修行。若修行戒律屬於別的事情,那就是戒禁取。六根接觸六塵時,也會產生這個結。

    誦經是為了理解經文的內容,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誦經不是為了讓某某人聽,讓所有眾生聽。現在很多人誦經,為了別人,為了眾生,不是為了自己。例如我今天誦經,為了病人,為了往生者,為了給惡魔聽,都是用這個概念。其實,誦經是為了自己,誦經是為了解經文的理路,多去思考而修行。

    誦經本來是一種儀式、儀禮,現在誦經變成修行的方法。如果誦經是修行方法的話,何以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沒有教導五比丘,每天都要誦《轉法輪經》?誦經不是修行方法,而是為了解經文的內容,是屬於聞、思、修中「聞」的部分。

    早期佛教的修行,是六根對六塵的過程中,一直去觀察,這些都是經文裡面講的修行方法。你對往生者誦經,他怎麼修?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叫别人做。經文上的內容,你自己做不到,卻希望別人做到,得到更多利益。所以,我們學佛、修法,是為了要了悟自己的結。我上次說過,個人的因緣要個人了,別人無法替代你,包括佛菩薩,祂們只能指導我們正確的道路,幫助我們怎麼修。所以,修行時要特別注意戒禁取,哪一個部分是正確的。

第七、有愛結

就是對存有的渴愛,相信未來有轉生,且希望轉生到一個較好的存有。

    對存有的渴愛,是希望我可以活到一百年,希望活長一點,希望我可以健康的生活,這些都是因為有愛而產生。所以,祝福人家生日快樂,活到一百年,要注意一下,表示你的有愛結。這方面一直修福報,希望下輩子出生到一個更好的地方,這是有愛。你的有愛越強,你希望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希望轉生到最好的地方,這也是結。

    佛教所講真正的解脫、真正的涅槃、真正的脫離煩惱,就是沒有生、老、病、死的時候,也就是你了悟生、老、病、死的時候。無論你生在哪裡,後面所有的苦都會生起,生、老、病、死都會生起來。

第八、嫉妒結。

嫉妒他人的財物或成功,對於別人的所有感到不滿。

    同樣的,我們自己的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會產生嫉妒心。想到一個人的財物好嫉妒;看到一個人的成功,感到不滿、受不了。嫉妒的心,有時候非常明顯,有時候不明顯。當下的你,有時說出來所有的話,充滿了嫉妒,做的事也充滿嫉妒心。很多人為了面子,內心的嫉妒沒有說出來,他會一直控制自己,但沒有真正處理掉的話,一定會從你的嘴巴跑出來;會從你的行為看出來;即使都沒有表現出來,你的臉上也會非常明顯。

第九、慳吝結

不喜歡和別人分享財物,無法容忍別人使用自己的東西。

    自己喜歡的東西、財物,無法和別人分享時,會產生慳吝心,都離不開六根和六塵。其實,我們要和人家分享的,不是財物,我們要分享的是功德。佛教講的第一個財物就是功德,當你有福報,即使沒有外財,你也不會貧窮,那種功德才能真正幫助別人。所以,佛教講的度化眾生不是以財物來度化,要用自己的功德來度化。功德就是內心的法喜,內心的法喜要自己修,法喜如何修?也是一樣,六根接觸六塵產生的那種心,就是法喜。譬如看到佛像,不是產生喜歡的心去執著祂,是要想到佛無量無邊的莊嚴功德而生法喜;聽到誦經的聲音也要法喜,不是不喜歡或討厭。六根接觸六塵的當中,一直避免貪、瞋、癡等不好的念頭,每次都心生法喜,是具有真正的功德,以那種功德與人分享、隨喜。

第十、無明結

    所有的煩惱之中,第一個是無明,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佛經裡面講的無明,是指不了解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什麼是苦及苦的原因?如何消滅苦?消滅苦的方法不了解、不知道,這就是無明。什麼是苦呢?佛經裡面講生、老、病、死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究竟來講五蘊都是苦。不了解四聖諦法是苦,就是無明。剛剛說過生、老、病、死是苦,但我們還不認為、不了解生、老、病、死是苦,我們還不覺得這是苦,所以每年都會過生日。如果覺得生是苦的話,怎麼會要切蛋糕慶祝生日?你還沒有真正體驗到生是苦,表示還在無明當中,我們現在所了解到的苦、集、滅、道四聖諦苦,只是文字上、表面上的苦,不是真正體驗到的苦。

    一般人的習慣,我們家裡有寶寶出生,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家裡多了一個人。家裡阿公、阿嬤往生了,大家都很痛苦,因為家裡少了一個人。真正該覺得苦的時候不苦,真正要笑的時候不笑。什麼時候該苦?人出生的時候,因為現在他開始要受苦了。真正要開心的時候是人過世的時候,因為他這輩子受苦的機會已經沒有了。眾生都是顛倒夢想,總是以不淨為淨,以無常為常。該笑時不笑,該開心的時候不開心,這些都是無明的問題。苦的原因是欲望、渴愛,後面在法念處的四聖諦法來討論。另外,不了解緣起法,不了解因緣和合的萬法都是緣起法,也是無明。

    這十種結都是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了知兩種因緣而產生的結。你不斷的在修,不斷的在思考,於修行過程當中,你可以慢慢的一步一步斷絕那些結,你就可以得到一個比一個好的生活。下面講四種解脫果。

 

四種解脫果

 

須陀洹(初果):斷除身見、疑、戒禁取、嫉妒、慳吝。  

    你完全斷除了這五個結,就是須陀洹,這時你對五蘊的我相已經沒有了,疑惑也沒有了。須陀洹還可以來欲望的世界出生七次,然後得到解脫。                             

斯陀含(二果):斷除粗貪欲和粗瞋恚

    前面所講的那些身見已經斷絕了,這時比較粗的貪欲和瞋恚不是完全消滅,它還是存在,但是沒有因緣時,它無法生起;若因緣來的時候,仍會生起。斯陀含還可以來欲界出生一次,然後得到解脫。

阿那含(三果):斷除細貪欲和細瞋恚

    這時已完全斷絕貪欲和瞋恚,不會再來欲界出生,所以叫做不來,他會往生到色界、無色界等天。

阿羅漢(四果):斷除慢、有愛、無明

    最難斷的就是傲慢,所以是最後斷。得到初果、二果及三果的人,還會傲慢,也會有愛。如:阿那含因為仍然有愛,所以會往生到色界和無色界比較好的地方。阿羅漢則已經斷除無明,斷除無明代表他了解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他了解緣起法。

    四果是佛教修行的成就,佛教的解脫涅槃。成就都是從自己的六根、六塵去修的,不是靠外力修的,也不是依靠別人而得到的,要自己去修。早期佛教修行者都是依靠自己,所以早期的修行都是個人修,那時候沒有共修。自己向佛陀問法,然後自己去修。佛教裡說的脫離煩惱、解脫涅槃的佛道、阿羅漢道,都是從自己的六根、六塵去修的。今天講到這裡。
 

回目錄

 

七覺支

2014年8月23日

    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今天要討論的部分,是「法念處」的「七覺支」。今天的一日禪禁語,大家都非常專心做自己修行的部分,禪修也可以說是自己面對自己,我們今天從早上到下午的時間要關心個人,關心自己的色法跟心法。

    前面講過,色法跟心法不斷的在變化,不斷的在生滅,所以我們要注意它,察覺到每一剎那的變化,能夠了解我們的色跟心。我們的身體跟心,沒有任何時間是停下來的,也沒有任何物質是永恆的,我們要去了解這部分。

    凡夫眾生有一個錯誤的概念,認為這個身體是人、是我、是我自己;這個心是人、是我自己。對凡夫眾生來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概念,認為身體是我的、這個心是我的、我所有的。但是以佛陀的智慧來講,以佛法的理論來講,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六道眾生時時刻刻都在受苦,我們生為人身,也在受苦,主要的苦有那幾種?我們一般講的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會面對,無法避免那種苦。還有我們內心求不得,一直希望得到,但是得不到,得到了也無法滿足我們本來的那種希望,所以天天都是受苦的狀況。

    為什麼會面對這種受苦的狀況呢?因為我們剛剛講的那種錯誤的概念,這個身體是我;這個心是我;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我。一般人無法接受這種說法,明明這個身體、這個心、這個精神是我、我的,明明有一個我,佛教卻講無我。佛陀當時在菩提樹下證道,了悟生死的問題,覺悟以後有一個想法:「我所了解的法,在這人間沒有人會相信,沒有人會接受。」為什麼?祂想要說的法,跟我們凡夫眾生的生活方式、概念、想法完全相反。我們都認為這個身體、色法、心法是我,有一個我,但是佛陀的說法沒有我,這個色法、心法不是我,完全相反。為什麼我們不能接受、不能相信?有時經文上的解釋非常多,也可以說出來,但是你內心真正的想法不會接受,你還是認為有我。所以想到老化、想到死亡、想到未來、想到自己生命的狀況,心裡害怕,很多事情都在有我的範圍內去思考,所以沒辦法解決。

    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主要的目的是破除我相,破除我執。破除的方法,我們討論《大念處經》的內容,講得非常清楚。我們常聽聞佛法,讀一些佛經,去了解這個方法。但是了解這個方法,並無法達到目的,你只是明白知道而已,這些知道沒有辦法完全斷絕那些問題的根,這些了解無法完全改變錯誤的概念。你要體驗,你知道的法要去體驗,如何去體驗?用你的六根、五蘊來體驗。我們講的知道也是依靠六根,眼睛看到而知道,耳朵聽到而知道,鼻子聞到而知道,這六根接觸萬物可以知道,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我們不了解,用六根接觸六塵的過程內,無法了解、無法體驗。所以我們常常會說:“我知道我的生命,我知道我是誰,我知道我是怎樣。”但是我們每一個人所了解的只有一部分而已,每個人的生命當中,有另外一面還不了解,我們還不了解的那一面,才是所有煩惱的原因,所有痛苦的原因。我們要在自己修行練習的過程當中去體驗。

    我們一般用六根去了解的部分叫做「肉眼」,用肉眼來看到、知道。我們一步一步修行,第一步完成了,你要接觸第二步,在這過程當中,你慢慢會了解在平常生活上更多的部分,這個時候你用什麼去了解,這是「法眼」。你有法眼還不夠,你還沒真正體驗,你要一步一步不斷的觀察修行,在這過程當中,你慢慢可以增加你的了解及智慧,那時你達到「慧眼」,佛教講的真正的體驗就是「慧眼」。我們一般生活上、表面上所看到的,這是「肉眼」。你繼續去觀察,思考表面上所看到的東西,去了解它的因果關係,看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你去了解一切法是緣起法,那時候你有「法眼」,但是這個力量也不夠解決我們原來的問題。你要繼續做下去,你有法眼時,比較容易修到佛教的理論。最後你真正體驗到的時候,你有「慧眼」。

   《 金剛經》說:「佛陀有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五眼當中,主要是我們剛剛所講三種眼。我們一般是肉眼。了解一切法的因緣和合,看到所有法的因緣和合、緣起法,看到它們無常、變化,了解它們是苦、無我,那是法眼。體驗到則是慧眼。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主要的部分要達到「法眼」,法眼是什麼?看一切法因緣和合,看一切法無常、苦、無我,這是三法印。我常跟修行人說:「平常生活一定要培養三種觀,就是無常、苦、無我。」你的六根接觸六塵時,當下馬上體驗無常、苦、無我,這是每一剎那都要修行。你先不需要讓你的內心受到它的影響,馬上體驗無常。你感覺到今天所有的事情非常順利,叫做無常;但是當我們感覺到今天所有事情非常順利時,你馬上忘掉無常。大部分的人都被它迷惑了,才會忘記三法印,沒有保持正念會忘記三法印。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每一剎那的當下,都有三法印的觀念。當你感覺到東西好吃時,心裡想這是無常,這不是我的;你聽到好聽的,或不好聽的,也是一樣用這樣的觀念。

    有一天下課,同學們在討論今天上課的內容,邊吃蛋糕邊聊天,大家都說好吃,另一個人卻說,剛剛師父講不能說好吃,要看無常,要知道無我。我覺得他們沒有真正掌握我講的意義,我沒有講你不能說好吃,吃的時候當下要體驗好吃,我所講的是你要看無常的概念,你不要去追這個味道,不要去執著這個味道,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要這樣反應。重點是你不要去追它、執著它,不要去想它,你要知道這個芒果好吃,它是這個味道,還是一樣無常。芒果從你嘴吞下去,就沒有那個味道,這也是無常。你一直想要得到那個味道的話,問題就來了。我講的就是這個部分,每一個當下都要注意、都要體驗,過了就不用了。

    佛教所講的無常,看一切法是無常、苦、無我,不是你什麼都不用做,那我們就像木材、石頭一樣,所以要好好掌握佛教的意思、修行的意義,如果你只知道一部分,外面的人看到你表現奇怪,學佛怎麼變成這個樣子,沒有感覺,也沒有反應。人家接觸外面所有的變化,跟我們接觸外面所有的變化,完全不一樣,我們知道一切法因緣和合,這樣去接受。我們知道這個味道、感覺是無常、苦、無我,以這樣的概念去接受它。所以,有人講你的壞話、罵你,這時也要稍微反應,不是去罵他,不是乖乖聽,而是一步一步來對治他。你要去了解這個人,今天罵我是因為他生氣,我知道這個因緣,所以不用生氣,我知道這個理由,所以不罵他,而不是跟木材一樣,你罵就罵,我不接受。等他罵完以後,心情會好一點,那時可以對他說明原因,這樣一步一步來解決。所以我常會說,跟生氣的人,千萬不用講道理,因為他聽不進去,你也不用講你的理由。他罵的時候,讓他好好的罵,等他罵完之後,他的心情好的時候,你問他什麼原因?他會覺得“我罵他也沒有用,因為他不知道我為什麼罵他。”用這種方法來出離我們所有的感情,所有的情緒。

    你當然會非常愛護你的家人、你的兒女,但是你要同時想這些都是無常,有一天我會離開他們,他們也會離開我,我們不能永遠在一起,生命短暫一定要好好愛他們,這個愛就是我當下與他們的關係,但是我知道這些都不是永恆的,所以要常常思惟三法印。

    四念處的修行,我們要去體驗、觀察色法跟心法的三法印,才能破除我執。今天是我們自己關心自己,關心什麼?觀察色法跟心法,不斷的去觀察四大的變化、心法的變化。你什麼事都不想,什麼事都放下,放下一切坐在座墊上,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就只有這個地方而已。有一次參加禪修的一位學員,他說他沒辦法把心安定下來,有很多妄想,該怎麼辦?連續好幾天都有這個問題,我跟他說:「你不用想,不用打坐。」他說:「我不用打坐,我要做什麼事情?」我說:「你想要坐就坐,想要走路就走路,想要躺就躺,不用打坐。」他不到半小時就回來說:「師父!這樣很無聊。」我對他說:「我讓你打坐,你說無聊,我說不用打坐,你也說很無聊。」為什麼?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啊!

    真正的生命是什麼?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什麼事情都不想,這就是生命。六道眾生裡面,每個眾生都有生命,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本來面目就是這個樣子,現在我們生命沒有原來的樣子。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事情要想,也有很多責任去完成,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因為有種種的事情,所以生命的原味跑掉了。我們本來的生命他自己控制自己,本來的生命的主人是他自己,本來的生命只有一種味道,但是我們現在不是原來的生命,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生命的主人不是他自己,是誰?外面所有的事情。我們現在吃的是電視上講的、廣告上寫的;穿的衣服是由別人介紹的,因為別人買了覺得很好,所以我們買下來。我們整個生命都不是自己想要得到的,因為環境或受別人的影響,有很多原因,而去買、而去得到。

    本來生命的主人是他自己,但是現在不是,他沒辦法決定,想一想,有那件事情你當下馬上可以決定?遇到事情的反應是“讓我考慮一下,要問我的家人,看那天有空…。”當你出門時,要準備多少東西,有多少事須先做完,才能夠出來。所以,生命的主人不是你自己,我們生命原來的樣子跑掉了。原來的生命依靠他自己,那時可以什麼事情都不做,只做當下那件事情而已,現在我們已經改變了。現在有多少人有能力,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不用說、不用想,就坐在那個地方,就站在那個地方?很難!我們眼睛要看東西,如果沒有看,耳朵要聽,沒有聽那就要吃,什麼都不做的時候又要睡覺,但是睡覺還是會起來。仔細想一想,我們一天之內什麼時候任何事情都不做,我的六根什麼時候沒有任何反應?我們已經被它們控制、污染了。

    有一天看到一個廣告:“你坐火車寂寞嗎?你坐公車孤單嗎?你在家裡寂寞孤單嗎?趕快買智慧型手機。”在手機裡面什麼都有,我們的生活裡充斥著手機、電腦……,我們還沒真正體驗到生命原來的味道。一個人能坐禪不容易,生命原來的狀況是什麼都不做(代表身體靜下來),什麼都不想(代表心定了),但我們坐下來的時候,卻一直在想。

    有一位學員來禪修,他常常參加禪七,他家的佈置具有藝術氣息。他和我聊天時提到,他家房子佈置的計畫是禪修時想出來的,一般人聽到這句話,會認為禪修真不錯,可以把家佈置得那麼漂亮。有人認為禪修當中可以看到、想到那種東西。有些人會說在禪修當中聽到美妙的聲音,好像佛陀在我耳邊誦《妙法蓮華經》,又有人說我禪修時聞到香味,是我從來沒有聞過的香味。一般人聽到禪修當中還可以聞到香味,這禪修方法非常好,我覺得這些人還沒有真正掌握禪修的意境,還沒達到生命原來的樣子。所以我們要多去了解、多思考,讓你的生命、你的心、你的身體,每一剎那、每個當下,什麼事情都不做,要做的話只專注做一件事情,這就是真正的放下。你坐下以後,你感覺自由自在,你真正放下了,放下的幸福啊!但是你心裡一直在想,還沒達到放下,所以,先把你的身體好好的安住,這樣會幫助你的心好好安住,禪修是關心自己。

    我們要如何達到身體的安住、內心的安定?要多多了解色法和心法的本質,身體跟心原來的狀況和特色。你讀了好幾本書無法了解身體的本質,你花了很長的時間與心理醫師討論,也無法了解心的本質。因為心理學講的心是他的,你要了解的心是你的,你要了解身體、內心的本質就是你自己,你一直去了解它才能慢慢的體驗,我們剛剛講的那種自由自在,最後會達到一個境界的說法:「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生命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晚上睡不著,生命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不是要生氣。每一個當下,生命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無法改變。我的意思並非什麼事情都不要做,該做的事還是要做。釋迦牟尼佛說生活是修行,因此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如按時吃飯、按時吃藥,按時看醫師,那些事情要做,但是做這些事情你不用起煩惱,你不用執著這些事情,沒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做下去,沒有一件事情一定要現在馬上去做,當然你可以做就去做,一切法都是因緣,你一直想把這件事情做完,但你的因緣都不具足,你怎麼做下去?所以我們對生命的觀念要改善,我們生活不是為了做事情,做事情是為了生活。人人都要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但是千萬不要為了生活而賺錢。

    生活是為了什麼?為了修行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是要修行,修色法跟心法,去了解色法的本質、心法的本質,得到生命的原味。生命的原味是自由自在,中國布袋和尚把自由自在的生命表達出來,當人家問他為什麼要身負布袋?他就放下走了,人家不要他的布袋,他就又拿起來,有沒有這些東西對他來說無所謂,但是他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會帶給別人麻煩。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能給別人不方便,不能給別人麻煩,那樣不是生命的原味。雖然你可以做事情,但不要變成你生命的罣礙跟煩惱。我們如何能達到這種狀況?你要了解色法跟心法的本質,如何了解?自己要多多觀察,禪修四念處就是這樣的練習。所以我們今天多多關心自己,不用關心別人,好好坐禪,不要講話,把所有的事情放下,慢慢的體驗身體內心的變化以及無常的概念。                          

七覺支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就依七覺支隨觀諸法。又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七覺支隨觀諸法?

於此,諸位比丘!比丘內心有念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有念覺支。」或內心無念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無念覺支。」他亦了知未生的念覺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念覺支修習圓滿之因。

他內心有擇法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有擇法覺支。」或內心無擇法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無擇法覺支。」他亦了知未生的擇法覺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擇法覺支修習圓滿之因。

他內心有精進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有精進覺支。」或內心無精進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無精進覺支。」他亦了知未生的精進覺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精進覺支修習圓滿之因。

他內心有喜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有喜覺支。」或內心無喜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無喜覺支。」他亦了知未生的喜覺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喜覺支修習圓滿之因。

他內心有輕安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有輕安覺支。」或內心無輕安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無輕安覺支。」他亦了知未生的輕安覺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輕安覺支修習圓滿之因。

他內心有定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有定覺支。」或內心無定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無定覺支。」他亦了知未生的定覺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定覺支修習圓滿之因。

他內心有捨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有捨覺支。」或內心無捨覺支出現時,了知:「內心無捨覺支。」他亦了知未生的捨覺支生起之因,亦了知已生的捨覺支修習圓滿之因。

如是,他安住於法,隨觀內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外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內、外法。他安住於法,隨觀生法;或安住於法,隨觀滅法;或安住於法,隨觀生、滅法。

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法,依七覺支隨觀諸法。

 

   這段經文講的是安住,安住是一直體驗生命的原味。所謂「覺支」,佛教裡有三十七菩提分,七覺支是三十七菩提分中的七菩提分。「覺」是覺悟、正等正覺;「支」是部分、分支。「覺支」就是正等正覺的部分,為了覺悟要修的法有七種,所以叫做「七覺支」

第一、「念覺支」

念在哪裡?念在五蘊的「想」跟「行」,就是我們所有的記憶。我們一直在想的對象,心就在想的對象上,這裡的念就是心。另外,覺支也是心,心在哪裏?心是無相、看不到的,「念覺支」不是一般的心,還要加上「正念」。你開始修四念處法的時候,你的心一直保持正念,你的身體上有什麼樣的現象、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你非常清楚的了知;那時你保持正念,內心所有的變化也都了知。

    「念覺支」也可以說是我們所講的四念處,你觀身的時候,你的念就在觀身的部分;觀受、觀心、觀法的時候,你的念都在這裡,那時內心有「念覺支」出現時,要了知、要知道。每一件事情都要保持正念,用正念去觀察,每一個當下色法跟心法的變化,它的生滅非常清楚,那時你的心非常安定,知道自己有正念,了知當下發生的事情。了知的意思是你連對正念都不用執著,也不用被迷惑了。因為一直保持正念,把你的念、你的心都集中在身、受、心、法上的話,你會有那種安心的感覺,這時你要知道我有身念處、我有受念處、法念處,你的心一直集中、一直注意,知道現在有「念覺支」。

    不斷的保持正念,它會引導你覺悟,所以叫做「念覺支」。它一直領導你覺悟的部分就是念(正念)。這個正念沒有任何的惡念,都是善念,也是當下非常敏感的心,敏感身體的現象、內心的變化,這些統統都了解,這是「念覺支」。    

    了知什麼?了知你的心有念處,你知道有正念,當下內心有「念覺支」,這就是「肉眼」。當內心沒有「念覺支」,你也要知道內心沒有「念覺支」,你的心沒有身念、沒有受念、沒有心念、沒有法念,內心沒有集中身、受、心、法,也要知道,這些都是「肉眼」。為什麼要了知「未生的念覺支生起之因」?若心沒有正念,心沒有集中身、受、心、法那些四念處,你要知道那個因;也了知「已生起的念覺支修習圓滿的因」,你知道那些「念覺支」生起的因、還沒生起的因、消失的因、圓滿的因,你一直觀察,觀察的時候保持正念。沒有觀察就沒有正念,沒有觀察就是沒有正念的因,有觀察就是修習圓滿正念的因,這就是「法眼」。「法眼」就是看所有法的因緣。

    「念覺支」是你的心集中四個地方。你一直觀察身體,這是我們講的身念處,然後你一直集中在這種感受,念在了知這種感受,這些都要知道、了知,為什麼?因為四念處不是先修身念處、受念處、然後心念處,我們為了瞭解才有這樣分開的教導,但是你真的要修的時候,「四念處」都是一起修的,這就是變化。佛陀講一切萬法都變化無常,一開始修「身念處」,自然而然就變成「受念處」,自然而然變成「心念處」,因為這是變化無常。所以無論講修四念處,還是內觀禪修,還是毗缽舍那禪法,它的意思、它的目的、它重要的部分都是觀察當下發生的一切,在哪裡發生?在你的身體上、你的心中所發生的一切。這樣的話,不管我們修「身念處」、「受念處」也好,一下注意身體,一下注意感受,一下出現是心,一下是「法念處」,它隨時都分別,我們的功夫變得很厲害,是每個變化都要注意,所以修「念覺支」的時候要知道念處。

 

第二、「擇法覺支」

擇法就是選擇。我們要知道、思考、選擇什麼?這就是法。佛法的內容非常精深廣大,而這裡講的法就是色法跟心法,你要選擇色法跟心法,你要分得清楚色法跟心法。譬如:你觀察當下發生的事情,要知道這是色、這是心,你有這個能力。我們觀呼吸,呼吸屬於色法,觀的心是心法,你要分得清楚,不是我在觀呼吸,真正發生的是心法觀色法。你要多多去體驗了解這個部分,那個時候你會忘「我」。當下你體驗到這個色法跟心法,更進一步去思考這是因緣法,這個色法跟心法也是因緣和合,它也是世間法,是我們人決定的。

    想一想,什麼是心?什麼是色?色法的形狀,是創造的還是它本來有的?本來有的是什麼樣子?我們講的紅色(顏色),到底在哪裡?紅色是色法,還是心法?我們都要自己去觀察。你看到紅色的座墊,紅色在外面,不是在心裡面。你知道是紅色的時候,紅色在心裡面。我拿一支筆寫「紅色」字,這也是紅色。這些狀況一下子是色法、一下子是心法,它一直在變化,也是種種因緣。紅色的部分一直分開思考的話,最後會察覺到顏色也是一種概念,這是我們人決定的。什麼時候可以體驗到?你不斷的去思考所有法的因緣,你有念覺支,你要知道它的因,思考怎麼會這樣。念是屬於心法,心一直注意色法,念覺支是因為這個心跟色而生起的。如果你把色法跟心法兩者都丟掉,你怎麼修念覺支?所以念覺支是你內心的狀況,也是因緣和合,要多觀察了解這個部分。

    擇法就是你要好好分析、好好思考的能力,清楚什麼是「是」,什麼是「非」。這裡的擇法都是你當下發生的事情,你自己觀察的時候要知道,這是色法、這是心法。當你分得很清楚時,你忘了「我」的概念,這時你知道心法觀色法,你忘了「我」,你為了避免被它迷惑控制,所以要了知,這就是「擇法覺支」。

 

第三、「精進覺支」

精進是六波羅蜜之一,精進是努力用功,就是不斷的在練習當中。譬如說,你非常用心、清淨的去保持正念,你很努力用正念來觀察你的心,一直都注意不要讓內心產生惡念,一直產生善念,那是精進。你坐禪時非常精進的集中呼吸,不讓你的心跑掉,也是精進。當你一直努力用功精進,集中在呼吸上,你會發現自己非常清楚呼吸的出入。你一直非常精進集中在呼吸上,不要讓心離開這個目標,這時你知道內心有精進;內心沒有精進的話,你的心很快就會跑掉。所以,有精進則心不會昏沉,沒有昏沉是精進覺支。另外你的心安定下來,集中在呼吸上,你也不用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內心的安定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精進覺支的功勞,因為有如是的因,所以有如是的果。所以你修行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佛菩薩加持而得到的,是由於你的「精進覺支」,這時候知道「精進覺支」。

 

第四、「喜覺支」

「喜覺支」就是內心的歡喜,內心的樂受。禪修的時候,你內心會非常歡喜,感覺非常輕鬆,這時候是「喜覺支」。「喜」就是內心的樂受,這裡的喜是少了一點點欲望,不是想要執著、想要得到,也不是你本身有那種希望所以得到,這是你禪修過程當中,自然而然生起的。因此這個喜非常自然,不是做某些事情而所希望得到的,它是自然生起的「喜覺支」,這時要知道、了知內心有「喜覺支」。

 

第五、「輕安覺支」

就是身體的輕安,也可以說是身體的樂受、身體的輕鬆。當內心跟身體都變成非常輕安、輕鬆,這是「輕安覺支」。內心跟身體都變成非常輕安、輕鬆,這兩者都非常圓滿的話,接下來就是自然而然生起的「定覺支」。

 

第六、「定覺支」

就是你的內心感到喜,身體感到輕安,這二個和合在一起就是定覺支。定就是內心跟身體都安定下來,那個時候你的內心沒有別的念頭,心集中在一個目標。當下的目標可能是呼吸;可能是身體的感受;或是行禪時,你專注在二隻腳;或吃飯時,注意吃飯的動作;喝茶時也集中在這個部分;你的心都集中在一個目標,這個時候你的心有定覺支。

    你身體跟心定的時候,內心沒有別的念頭,身體沒有別的感受,上面已經講是輕安覺支,你的心有定覺支,你不斷的做下去時,了知你的心已經安定下來,因為這個了知,所以你不會被這個定迷惑,你不會入定(有定與入定不一樣)。你感覺到這個定,你知道這個定,但你入定的話,什麼都不能做。你好像不在門外、也不是門內,你已經感覺到內心的定,你現在體驗到、正在感受到內心的定及身體的定,你感覺到不是門外也不是門內,剛好在中間,所以這不是入定。因為入定的話,你的心不能動,也就不能思考,不能思考則不能增加智慧,所以你沒有入定。最好的是這個部分不斷的做下去,你的心最後變成「捨覺支」。

 

第七、「捨覺支」

捨是什麼?捨就是中間,不是門外,也不是門內。那時你內心沒有好,也沒有不好;沒有喜歡,也沒有不喜歡。那種捨覺支的狀況,我們的語言沒有辦法表達出來,這要自己體驗,這時你的心不屬於任何地方,卻可以不斷的觀察。捨行可以感覺到內心的安定,也可以另外一邊思考,這二個要一起來講。安定只屬於一個部分,這是定覺支;那時還可以思考,如果只講思考那就是擇法覺支。捨覺支它不單是思考、也不單是安定,而是這兩者都在的那種狀況,才會增加智慧。如果沒有思考的部分,我們就沒辦法達到「慧眼」,將一直體驗不到這個部分。

    因此,佛陀所說的禪修,跟印度其他宗教所講的禪修,差別就在這裡。他們不思考,我們思考。這裡的思考不是想,與我們一般生活所講的思考也不一樣,思考的對象比較重要,你思考什麼?色法跟心法的因緣,這裡的思考是如理作意。

    其他宗教所講的禪修當中,沒有這個部分。所以我常講四念處禪修,早期佛教的禪修不是無念,也不是斷念。如果無念就不能思考,念頭又怎麼斷?早期佛教禪修就是思考、專念。禪修時有念頭不用怕,不用覺得禪修這麼多年還是念頭很多,心裡當然會有念頭,沒有念頭就不是心,念頭就是心所。禪修若非達到無念,那麼禪修為了什麼?為了了知那些念頭的本質,這就是思考念頭的本質,要去了解那些因緣,念頭種種的變化,有很多的因緣。其他宗教不講這部分,他們都是修定。入定可以好幾個月、好幾年,但是欠缺智慧的部分。釋迦牟尼佛也是跟著其他宗教老師們學習,最後把老師都放棄而離開,因為祂知道沒辦法完成祂的理想,也無法了悟生死的問題。入定的人的感情都還存在,入定時可能被壓伏而沒有現行,出定時和一般人一樣,被罵會生氣。所以佛陀說感情上的問題要處理,處理方法是要思考,思考所有感情的因緣法才能解決。

    最後講的「捨覺支」,不是完全定,也不是完全思考,自己體驗吧!
 

回目錄

 

四聖諦法

2014年8月30日

    我們今天討論法念處的四聖諦法,這是我們佛教理論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佛經上說,無論佛在這個世界或不在這個世界,四聖諦法都是存在的。佛陀第一次講《轉法輪經》的時候,也是說明四聖諦法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還沒成佛之前,祂也在修禪,修到六年,祂還沒有完全了悟生死的問題,得到圓滿的智慧,祂什麼時候才成就佛果?就是了悟四聖諦法的時候。佛就是覺悟者,祂覺悟的內容是什麼,就是四聖諦法,所以我剛剛說四聖諦法是佛教理論上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們大家都會說四聖諦法,每一個人都可以說出來什麼是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人達到像佛陀一樣圓滿的智慧,我們還沒有成佛。所以,四聖諦法不是為了信仰,也不是為了討論它的內容,也不是為了解釋,然後去了解它文字上的意思,四聖諦法是為了達到了悟、體悟的,這個時候才真正解脫,得到圓滿的智慧。所以「四念處」修行方法的「法念處」裡面,特別強調四聖諦法。為什麼這邊加上一個聖(聖人的聖),諦就是真理,這裡的真理不是一般的真理,是聖人能了悟的真理,所以叫做聖諦。它有四種法,故稱為四聖諦。

    四聖諦的每一種法,你要了解的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知道」,知道四聖諦法的存在,比如說:第一個苦諦,你要知道有這「苦」,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你應該要明白這「苦諦」。然後第三個階段,是你已經了知「苦諦」。同樣,首先要知道苦之因「集諦」,然後要了知「應該要斷絕這苦之因」,最後,要了知「你已經斷絕這苦之因」。接下來,你知道「這是滅諦」,然後要了知「應該要證這滅」,最後,要了知「你已經證滅諦」。關於「道諦」,先要知道有「苦滅之方法」,然後要了知「應該要修行這道」,最後,要了知「你已經修行道諦」。如此,四聖諦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每一諦都有三個部分、三個階段,最後合起來有十二個階段。你真正的做到這十二個方法,才可以完全了悟體驗到四聖諦法,這個部分在《轉法輪經》裡講得非常清楚,但是今天我們不打算討論這部經的內容。我剛才講的部分,都是理論上的解釋,我們看佛陀在《大念處經》如何解釋四聖諦,佛陀一邊講四聖諦的理論,另外一邊講修四聖諦的方法,所以,《大念處經》的另外一個特色,它不是只講理論,還會講方法。

   《大念處經》裡面,如何講四聖諦法?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就依四聖諦隨觀諸法。又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四聖諦隨觀諸法?

   「復次,諸位比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就依四聖諦隨觀諸法。」這句話大家都非常熟悉,安住於法的法,代表四聖諦法,所以我們看這部經文的時候,可以了解佛法的「法」的範圍內容有多大多深,每個地方它的意思都不太一樣。譬如說,我們講到五蓋,那時講比丘安住於法的「法」,是在強調五蓋;如果講七覺支,那時候講到比丘安住於法的「法」,就是講七覺支。所以佛經裡講到「法」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它的上下文,才能夠真正了解法的意思。這裡講的安住於法,當然是四聖諦法,後面有解釋:「諸位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依四聖諦隨觀諸法?」

    我們今天要練習如何去觀四聖諦法?下面有解釋:

於此,諸位比丘!比丘如實了知:「這是苦。」如實了知:「這是苦之集。」如實了知:「這是苦之滅。」如實了知:「這是導致苦滅之道」。

我剛才講第一個階段主要部分是什麼?「如實了知」這四個字,「如實」是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要了解「苦」的樣子,它是自然來的,不是我們自己去找而觀苦,而是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佛法講一切法自然生、自然滅,「苦」也是如此,所以講如實,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如實了知」,是要知道這是苦。為什麼佛陀在這個地方特別強調這個樣子呢?因為我們凡夫眾生都沒有真正的了知「苦」,大家都會說:生命苦啊!苦啊!但是你還沒完全了解「苦」,為什麼?有一次上課的時候也跟各位講過,因為我們受苦的時候,或我們知道這個苦的時候,我們絕對不會去觀察這個苦本來的樣子。我們受苦的時候想到什麼?趕快結束這個苦、趕快要處理、趕快要離開。所以一直想到如何滅苦,然後滅苦以後可以享受樂,我們一直去關心這個部分,都沒有真正體驗到什麼是苦,因此佛陀講第一步你要如實了知這是苦。第二個部分,如實了知這是苦之集,你要知道它的原因。

    四聖諦法,我們可以落實於平常的生活上。你遇到痛苦的時候,第一個動的念頭,要知道這是苦。很多人受苦也不覺得苦啊!反而覺得是好玩的事情,所以第一個要知道什麼是苦,第二個要知道它的原因是什麼。然後你要如實了知這是苦之滅,如何知道苦之滅呢?我們觀察苦的時候,觀察它的生跟滅。所以你什麼時候可以了知這是苦呢?它生起的時候知道「這是苦生起了」。你如何了知它的滅呢?因為苦生起了,它也不會永恆的存在,一切萬法無常變化,你現在受的苦一定會變化,我們要耐心等待它的消失。你已經體驗到了痛苦的消失,這個時候你才能夠知道「這是苦之滅」,這也是「如實了知」。我們現在知道苦的消失,因為我們受苦時一定會設法消滅它,不是自然的,這是我們自己想方法消除苦,就不是如實了知,需要讓它自然滅。

    你現在會問一個問題,受苦的時候怎麼等待?我們眾生的的問題就在這裡,我們不能等。為什麼不能等?為什麼很急?因為充滿了貪欲,充滿了欲望,一直想知道下一步,下一步是什麼?所以我跟居士們講修行的方法,先跟他講第一步,跟他講完第一步之後,按照這個方法去修。他照著修了二三天以後,又來問師父下一步該怎麼辦,他一直想要第二步。你真正做到第一步的話,你絕對不會問我第二步接下來怎麼辦。因為你真正做到第一步的話,第二步自然來了。所以我常常跟學員說,禪修的時候不要太急,你要耐心等。下一步要做什麼?其實,我不需要告訴你,你的心會告訴你做什麼,什麼時候告訴呢?不知道,這要耐心的等。受苦也是如此,我們第一個要面對它,當苦生起的時候,要好好的面對它。我們沒辦法好好面對,為什麼?眾生有不安恐懼,不敢面對它,所以沒辦法真正去了知它的滅。所以佛陀這裡講你要如實了知這是苦,這是苦的因,這是苦的滅,不容易啊!你要等待,佛陀等了多久?六年。

    為什麼佛陀這個部分要講那麼詳細?祂第一次講《轉法輪經》四聖諦法,是跟誰宣說?五比丘。五比丘是誰?祂修六年苦行的時候,原來在祂身邊支持的五比丘,後來拋下釋迦牟尼佛走了,直到祂成佛以後,跟他們講要知道「這是苦」。因為五比丘跟祂修了那麼多年,還不知道這是苦,釋迦牟尼佛知道這是苦,所以修了六年苦行。這裡很重要,要知道這是苦,也要知道它的因,它的滅,這是第三個聖諦。第四個是「如實了知導致苦滅之道」,就是消滅苦的方法。

    四聖諦法理論上有這樣的解釋,我們一般的生活上也可以利用。以了知苦為例,第一步是你先要知道你生命當中現在遇到的問題,要知道這是一個問題。(補充:有很多問題不是問題,我們覺得這是問題,然而想一想又不是問題,我們要完全了解現在遇到的困難痛苦是一個問題。我剛剛說每一個問題有時也不是問題,你什麼時候可以了解問題不是問題呢?在你去找它的原因的時候。因為很多問題找不到原因,找不到原因的話,那不是問題,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所以,真正是問題的話,它一定會有個原因)。

    第二步是你要去找問題的原因,你找到原因以後會知道,如果把問題的原因處理掉讓它消失的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這是第三步苦之滅。第四步就是處理問題的方法,你想方法如何處理這個原因,這是佛陀講四聖諦法的四個方法,在我們一般生活上也可以使用。

    經文如何解釋苦呢?

苦諦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苦諦?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簡而之言,五取蘊是苦。

    眾生從出生開始,所有的苦,所有的問題,都是代表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命,沒有一個問題離開我們的生命與生活。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統統都是苦,下面分別一個個解釋。

    佛陀首先講“比丘如實了知「這是苦」。”修行人要真正了知這是苦,但是我們多少人知道生是苦、老化是苦?我們多少人能了知生病是苦、死亡是苦?我們出生的苦早已經忘記了,感覺體驗不到這是苦。我們都會講:「我身體老化了、衰弱了,但是我的心還很健康、還很年輕」,這種話一般叫做樂觀的說法。人明明是老化了,但心裡想要年輕,他不想面對死啊!因為人不喜歡接受自己是老了,所以這種人無法體驗老是苦,他一直設法避免它,無法真正了解什麼是老化。一旦聽到或想到死亡這句話的時候,我們還沒感覺到這是苦,而是感覺怕。所以佛陀說「如實了知這是苦」,是不容易的。我們知道四聖諦法,可以說出來其中的道理變成專家,但是如何處理煩惱問題,得到圓滿智慧,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因為我們真的不了解什麼是苦。

    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行的成就,都是從了知來的。如果完全不了解苦、集、滅、道,完全不了解生、老、病、死是苦,你的修行不會成就。你為什麼真正要知道這是苦?因為佛教的修行,是引導眾生離苦,佛陀說法也為引導眾生離苦,所以你必須先知道「這是苦啊!」你不知是苦的話,要離開什麼?真的想要信佛、學法、修行,第一要知道生命是苦、輪迴是苦。你沒有理解的話,感覺不到這是痛苦,接下來的修行,不會真正的往佛教的目的走。好比一個人想找到一棵樹的木心(樹裡面最重要的部位),想找到它最重要的部分,但若不了解樹木最重要的部分,誤把樹葉、樹幹、果實採摘回去,他不知一棵樹的主要重心都在裡面。

    很多人想要得到世間成就,或許聽到佛教的修行方法,會滿足你的要求,會給你很多的利益,所以你會想去修持佛法。簡單的說,那種說法或修行方法,一直幫助你增加有「我」的概念,增加「我慢」的概念。你修這個法門的時候,能把自己的「我」增加,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種人馬上會接觸這種方法。但是佛教的理論方法,都不是在增加有我的概念或傲慢心。

    佛教的修行當中,「我」不重要,「我」沒有地位,哪裡有我?在別的宗教才有,他們告訴大家要如何享受現在的生命,過快樂的生活。我們時常可以聽到,每個宗教有不同的活動,他們課程介紹生命幸福的方法,追求快樂的生活。人類一直想要快樂,但是這麼多年來上了那麼多的課,誰得到幸福?誰得到快樂?那些課程中介紹的那些方法,當下你會覺得好舒服,為什麼?因為他們的作法跟你的要求很相應,能滿足你的六根、滿足你的要求,你認為正確又相應就照著這樣去做。這時候你不了解你的傲慢心,有「我」的概念一直增加。那些方法並沒有幫助你處理情緒的問題、感情上的問題,然而一切煩惱痛苦都是從感情、情緒而來。如此一來,當你遇到痛苦問題的時候,你所學到的那些方法統統幫不上忙。所以我們要面對真實,不要以為能滿足我的六根,那個方法是正確的,然而我們一直避免面對真相,因此不能解決問題。

    佛教處理問題的方法,講得非常清楚。問題來了,痛苦出現了,感覺到了痛苦,第一步是你要面對它,面對它能了知這是苦。第二步是接受它,不會想要逃避,接受它的時候就是去了解它的因。你觀察思考那些問題、痛苦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接受它。你知道這個原因以後,第三步是去處理它。第四步是放下它。你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最後放下它,處理以後也不能執著它。

    佛教的方法非常清楚,在那過程當中,沒有任何作法讓你滿足你想要的。它一直是要讓你去面對真實,生命的真實是老、病、死啊!生命的現象就是前面提到的十二種的痛苦,很多人會忘掉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本質,它都離不開這十二種現象,所以佛陀說“了知這是苦,了知這是苦的因,了知這是苦的滅。”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生?於此道或彼道所屬眾生之生。諸眾生之取生、受生、形成、出生、諸蘊之顯現、諸處之獲得。諸位比丘!此名為生。

    佛陀解釋什麼是出生,「此道」是這一輩子、現在的生命、現在的世界。下輩子可能是不同的六道,所屬眾生的「生」指六道眾生的生,生是指開始。諸眾生之取生,是所有眾生執取生,我們的出生不是自然而來的,不是因父母喜歡所以把我們生下來的,我們有取著,我們喜歡出生,希望來世往生到快樂的地方,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就是取生。如果你沒有那個念頭,沒有執著的話,你不會出生。所以,我們出生在這一輩子也好,六道也好,別的世界也好,統統不能怪別人,都是我們取生的執著,接受出生啊!形成就是我們受生,這個身體的開始,有某種樣子(動物有動物的樣子)的出生。諸蘊是色、受、想、行、識,它們的出現也是叫做生。諸處這裏指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叫做「處」呢?我們的六根是怎樣的地方?都是產生很多煩惱的地方。所有「處」之獲得,這樣的出現叫做生。

    五蘊的顯現,這樣的出生,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說你沒有到這個家來出生,你一定會到另一個家去出生,所以你到這個家來出生不是不可思議的,這是自然法當中的一件事而已。一切法自然生滅,那我的出生也是件自然的事,不是由看不見的力量在支配的,不是老天、父母來決定的,它是自然來的過程,我們抓取執著,所以會來出生,諸處的出現就叫做出生。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老?於此道或彼道所屬眾生之老。諸眾生之衰老、齒落、髮白、皮皺、壽命日減、諸根衰退。諸位比丘!此名為老。

    什麼是老呢?經文解釋這一輩子或六道眾生之老為「衰老、齒落、髮白、皮皺、壽命日減、諸根衰退。」老化不用別人說,我們自己也可以知道自己老了。看看頭髮有沒有白,看看牙齒有沒有脫落,表示老了,這裏沒有年齡的限制,小孩也會掉牙,但沒有人說他是老了,這表示我們對老化的定義也不太正確。經文上講牙齒掉落表示老化已經開始,小孩子一天天慢慢的長大,小孩子長大的感覺讓人開心,但是年青人長大,讓大家不高興。因為小孩子長大會變成年輕人,年輕人長大會變老了,所以不開心。這是我們一般的解釋,然而小孩從一出生就開始老化了,看皮膚的變化我們就可以了解。壽命是什麼?是色法跟心法的力量,有些力量的顯示時間比較長,有些力量的顯示時間比較短。我們講長壽就是希望色法跟心法存在的力量多一點、長一點,有這樣的說法。所以一個人的壽命日減,時間到了就死亡。這樣的話,我們的生命一天比一天減短,生活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減少,所以我們每一天都會死亡。但死亡了又再生,所以每一天都是生死、生死啊!我們平常一年一次慶祝生日,若真正要慶祝生日,每一剎那都要慶祝,因為每一剎那都會生。每一天每一剎那都要迴向給往生者,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會死亡,每一剎那都在生滅,我們看不到而已,這叫做壽命日減。

    諸根衰退,譬如眼根衰退,本來眼睛看得清楚,慢慢的眼睛看不清楚,就是老了。有時不必到六十、七十歲,現在小孩也會戴眼鏡。諸根衰退,現代科學認為是一種病,病是老化變化來的,所以諸根衰退,表示已經老化了,真正要了解這是苦。看到頭髮白了,多少人會覺得這是苦?你會想趕快把白頭髮染黑,牙齒壞掉趕快裝假牙,然後皮膚有問題趕快去擦藥。保養身體或妝扮自己,佛教沒有否定,但是你要了知它背後的真相。當你生病、老化了,你內心沒有產生煩惱痛苦,你知道它的真相,本來就是如此,你明白這個道理,然後面對真實。你真正瞭解這些理論,知道諸根的衰退、身體的老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話,你不會想去打扮化妝,為什麼?這樣做沒完沒了啦!身體老化、諸根衰退,自己要面對現實,不要想逃避,沒地方可避免的。你已經覺悟了四聖諦法,成佛、成阿羅漢了,也無法避免老化,這就是真實啊!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死?於此道或彼道所屬眾生之分離與消。諸眾生之破壞、消失、死、歿、壽命終了、諸蘊離析、身體棄捨、命根毀壞。諸位比丘!此名為死。

    經文上講死亡,有眾生之破壞、消失、死亡,及諸蘊的離析,諸蘊:指色、受、想、行、識,這五者的和合就叫做生,這五者的分離叫做死。所以死亡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死亡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有些人怕靠近死人的屍體,不敢碰觸亡者的身體,還要等四十九天,還有很多很多的作法和說法。佛經裡面講死亡,是五蘊的離析。換句話說,是身體跟心的分開是死亡,也可以說是色法和心法的分別、離開是死亡。所以學習四念處修行方法,你們慢慢可以理解,生命的過程,色法跟心法一定要和合,它們兩個沒有和合的話活不了。心想什麼,身體才動作,心沒有發出任何命令,身體連一根毛都不能動,所以它們兩個要和合。

    那麼身體的動作什麼時候完全結束呢?在色法跟心法離開的那一天。佛教對死亡的解釋是什麼?是色法跟心法分開,也可以說是身體裡面的心離開。心是指意識,意識離開,意識住哪裡?住在名跟色,十二因緣法所講的名色,有名才會有色,名也就是意識(心)。所以,死亡就是色跟名分開了。

    身體的捨棄,放棄這個身體,也叫做死亡。為什麼佛陀做那麼多的解釋呢?因為那個時代,印度的種種宗教,印度的老百姓,他們對生命的理解就是如此。他們認為每一個人,生命當中有一個主體,主要的、看不到的物質,它是永恆不變的,我們叫做「我」、「人」的概念,傳到中國社會叫做「靈魂」。為什麼一般人會有這樣解釋呢?因為他們無法了解色法跟心法的作用,他們不了解這是色法,這是心法,它們兩者的和合才能活下去。他們因為不了解這個部分,所以他們認為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有某種力量,是上帝給我們的,或是創造這個世界的梵天王給我們的,一般人就說是「我」,而且是永恆存在的。佛陀以「眾生之破壞」來解釋死亡,指有情眾生,他的破壞、消失,也叫做死亡。為什麼要說破壞呢?因為那個時代很多人以為永恆不變的主體是有情眾生。 

    接下來講壽命,我們一般人都希望長壽,生命就是時間(這也是一種說法),時間過得愈多,生命就愈長。壽命終了」,是長壽的時間停下來滅掉了,也叫做死亡。

    所有的生命無論是我也好,他也好,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本國人也好,外國人也好,統統代表五蘊的和合。五蘊中只有色沒有心,不算是人;只有心沒有身體,也不是人。我們講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眾生的五蘊都很強;色界眾生的色蘊比較強,無色界眾生的色蘊不強、沒有作用,只有受、想、行、識四蘊。諸蘊和合才會構成生命,所以這裡說諸蘊離析就沒有生命。

    佛陀為何講身體的捨棄是死亡?我們一聽到這句話時,好像感覺有一個力量棄捨了,或說有「我」(靈魂)拋棄這個身體,叫做死亡。所以身體的捨棄,也解釋為死亡。但是佛教不主張存在一個沒有變化的主體,佛教主張無我的概念。

    佛教講六根,其中前五根我們可以看得到、可以體驗得到、可以摸得到。第六根摸不到但是想得到,命根摸不到也想不到。命根好像「活」的力量,它有兩種因素,即火大因素與風大因素兩者和合為命根。因為身體的火大與風大,我們人會有生活的力量,風大是呼吸,沒有呼吸的話會死亡。當我們死亡的時候,第一個離開的是什麼?第一個離開的是意識,然後第二個離開的就是呼吸,時間不會很長,最後離開的是火大。人死後一段時間身體熱度消失,我們巴利文叫做 ‘āusmāca’,意思就是火(熱)(溫度)。所以讓我們生命活下去的力量,就是溫度跟風。

    「火」的作用是燃燒,我們的六根身體一天一天地燃燒,即是火大,身體因火大才會老化。我們早上吃了,中午怎麼會餓?中午吃了,晚上怎麼會餓?因為吃的東西被火燒掉,因此命根與它們的關係,一般我們是察覺不到的。其實這個部分不是佛教認同的說法,那時印度社會有這樣的概念,為了向大家解釋什麼是死亡,所以命根有此一說。那個時代講到死亡,可能會使人產生懷疑,命根是否存在?為了避免有此問題,所以佛陀說命根的毀壞就是死亡。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愁?因失落此或彼而受苦,因受此或彼的苦事逼迫,而有憂愁、哀戚、內在悲痛。諸位比丘!此名為愁。

    上面提到的種種生老病死的痛苦,是屬於色法的痛苦;這裡講到的愁,屬於心法的痛苦。上面講到的和身體有關係,下面的部分都跟心有關係。那種痛苦,內心都會感覺到。第一種苦叫做愁。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悲?因失落此或彼而受苦,因受此或彼的苦事逼迫,而有痛哭、悲泣、嘆息、哀號、悲歎。諸位比丘!此名為悲。

    內心的痛苦,不用佛陀解釋,我們都知道、都體驗過。前面提到生、老、病、死的苦,要等待一段時間才會有。還沒年紀大的人,體驗不到老化的痛苦;已經出生的人體驗不到出生的痛苦;還沒死亡的人,體驗不到死亡的痛苦。但是接下來的愁、悲、苦、憂、惱,剎那剎那都可體驗得到,時時刻刻都可體驗到那種痛苦,所以悲悽啊!屬於內心的痛苦。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苦?身體的痛苦與不愉快的感受,由身觸所生的痛苦與不愉快的感受。諸位比丘!此名為苦。

    身體痛苦的原因為何?因為觸(接觸)。身體包括五根,我們會說:眼、耳、鼻、舌、身,其實,這裡身體接觸的部分就是皮膚,我們皮膚接觸才會有感覺。五根都代表身體,眼根也是身體,耳根也是身體,鼻根也是身體,舌根也是身體,身根也是身體,皮膚也是身體。這些都是接觸,眼根的接觸不愉快的話,是身體的痛苦;耳根的接觸不愉快的話,也是身體的痛苦;鼻子接觸不愉快的話,也是身體的痛苦;舌根的接觸不愉快的話,也是身體的痛苦;皮膚的接觸不愉快的話,也是身體的痛苦。所以,由身觸所生的痛苦與不愉快的感受,此名為苦。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憂?心的痛苦與不愉快的感受,由意觸所生的痛苦與不愉快的感受。諸位比丘!此名為憂。

    苦,是身體所生不愉快的感受;憂,就是內心不愉快的感受。上面提到五根不愉快的感受,叫做苦。第六根為意根,第六根所生不愉快的感受,叫做憂。意根的接觸是什麼?所有的妄想、所有的概念思想。這邊的心代表五蘊的想、行、識,想是什麼?你內心對萬物所有的理解,用一個譬喻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顏色的概念,這是紅色的,這是白色的,這些概念都是屬於想。因為你有個概念,所以會知道這是紅色,這是白色。事實上這些都是假立的,並不真實存在的,這些都是屬於內心的,也是意根的接觸。你覺得這是紅色的,這是藍色的,這些屬於意根的接觸,因為你知道這個藍色、紅色,使你的感覺不愉快的話,就變成了憂,是內心的痛苦。

    「心」是什麼?你從「想」裡面傳遞到意識的概念,不斷地在想,這叫做心。比如說,你的「想」有「這朵紅色的花」的概念,你的意識認識到這是一朵紅色的玫瑰花,「紅色的玫瑰花」是從「想」發出來,傳遞到識,最後我們認識到這是紅色的玫瑰花。我們如此表達出來,真正的說法,這就是眼識,眼根接觸色而產生的結果是眼識,但對一般人來說是紅色的玫瑰花。你接觸了紅色的玫瑰花以後,你想的一切就是心。你看到玫瑰花好漂亮,然後設法得到它,能得到的話就快樂,得不到的話就痛苦。得到了享受快樂,剎那間快樂消失了,於是丟掉它。看到被別人拿走又生氣,想到這是我的東西,如此一直在想、一直想,這就是心,也就是意根的接觸。

    眼根的對境是色,耳根的對境是聲音……意根的對境是法。法(一切法)的範圍很大,意思是說意根可以想很多,可以想很久,它的對境無量無邊,這些統統都是意根接觸。你們在想的時候,有時候感覺快樂,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一個人在笑,如果想到食物會流口水,想到的事產生不愉快的感覺會生氣。這就是意根的接觸,所生不愉快的感覺,就是憂。如果你心裏想很多事,天天都不愉快,天天都是憂啊!最後可能得憂鬱症。意根接觸的對境,它讓你不愉快,這是內心的痛苦。身體的苦受叫做苦,內心的苦受叫做憂。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惱?因失落此或彼而受苦,因受此或彼的苦事逼迫,而有憂惱、苦惱,以及由憂惱、苦惱所生的痛苦。諸位比丘!此名為惱。

這也是內心的痛苦。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怨憎會苦?一切不如意、厭惡與不愉悅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或遇一切心懷惡意、傷害、憂亂與不離縛者,與如是等聚會、同行、親善與交往。諸位比丘!此名為怨憎會苦。      

    一切不如意,是跟我們自己的想法不相應。不如意的、不願意做的、很討厭的、產生不愉快的對境是六塵。如果你看到不想看到的東西,這叫「怨憎會苦」。聽到不想聽到的聲音,也叫怨憎會苦。你聞到了不想聞到的東西,也是怨憎會苦。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你看到了也是痛苦。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也是怨憎會苦。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還是要去做,這種痛苦我們常常會遇到。自己不願意做的,因為某些原因,所以要做。我們很多事情都是不得已,我們的生活都在無可奈何當中。

    就講我剛來台灣學中文的時候,老師會說:「是不是?」我們會回答說:「是。」「好不好?」「好。」「好吃不好吃?」「好吃。」其實,不是真的好吃。很多居士供養法師時會問:「師父好吃嗎?」我說:「好吃,好吃。」你不能講不好吃。我們的生活好像有這樣的關係,不一定得到自己想要的,往往得到的,都是別人。我們現在知道的東西,如生活上的知道,理論上的知道,環境的知道,這些統統不是我們想要知道的。我們去上學,老師教我們,我們就乖乖去聽。但這門四念處課不是如此,這門課是你們自己想要來聽。聽聞佛法也是如此,不是因為大家都去,所以才去聽。不是因為釋迦牟尼佛講得有道理所以去聽。不是今天剛好沒事,所以去聽。這些原因,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已經習慣了,當你習慣了,即使痛苦也不會覺得苦。我們現在的生命也是一樣,因為習慣了,所以不會覺得痛苦,過一下就好了。我們不喜歡的事情要做,那些統統都是屬於怨憎會苦。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愛別離苦?一切不如意、喜愛與不愉悅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或遇一切希求幸福、利益、安樂與離縛者,亦就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親戚、血親,卻不能與之聚會、同行、親善與交往。諸位比丘!此名為愛別離苦。

    愛別離苦是指要離開自己六根喜歡的事情。帶給自己愉快的事情,本來很想去看看,但是要離開,這是講色塵。喜歡的事沒辦法去看,要離開;喜歡的聲音沒辦法去聽,也要離開。然後想要的香塵、味塵、觸塵,統統要離開。這些自己的六根喜歡的事情要離開,那樣的事件都會產生「愛別離苦」。還有生活上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親戚,跟他們要分別,會感到痛苦。所以人死亡的時候,他的家人、親戚、朋友都會哭,對兒女來說,最愛的是父母;對父母來說,最愛的是子女,他們分別、離開,有受不了的痛苦。

    這種愛別離痛苦在哪裡?我們六道眾生統統有那種痛苦,一切眾生都會承受那種痛苦,但是我們有多少人真正去了解那種痛苦?問題在這個地方。比如說今天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同學,起先一兩天痛苦,接下來就不痛苦了,為什麼?會去找另外一個。所以我們處理痛苦的方法是什麼?是換來換去,所以並沒有真正體驗感受,也沒有真正去面對,總是想避免。遇到痛苦的人,我們會安慰他:「你不要哭啊!沒有也沒關係,我會幫你啊!你不會感覺孤單的。」這樣一直安慰他,這是我們生活的一些文化或習慣,讓他都沒有機會體驗痛苦。但是當感覺到那種痛苦的時候,你要知道這就是苦,我一定要面對。

    面對痛苦的意思,不是你一直去受苦,在苦裡面被它迷惑了、被它控制了。你知道這是苦而不去受它,你要知道這是苦而多多面對它,這裡講的就是知道它的生起、它的消滅,你要去了解這部分。因為痛苦的感受去執著的話,你沒有時間去注意它的生跟滅、它的無常性和它的原因。受苦的時候你感覺痛苦、痛苦、痛苦,快樂的時候感覺快樂、快樂、快樂,都忘記去了知。了知即知道這是苦,你要知道它的生起、變化、消失,不是去享受它。

    為什麼這一段我講好幾次呢?因為這是大家都必須了解的,有很多人誤解,怎麼說呢?我跟人家講,痛苦的時候你要去觀,知道這是苦,後來那個人回答:「師父,越觀越痛苦啊!你說去注意苦的時候,它會消失,但是我越想越痛苦。」這表示他不是去知道,不是去觀,而是去受那個苦。所以我講的主要意思,是要了解這個痛苦,要客觀的看,不是主觀的,不要讓苦變成是我的。很多人說:“你不知道這是我的痛苦啊!”“我的苦、我的痛苦、我的心好苦、我的生命好苦!”人的欲望多厲害,把苦也變成是我的,都是我、我、我……連苦也表達出來是我自己在受,這表示我們凡夫眾生無明的習性有多深。如果你不斷的培養客觀的看,無我的境界,可以看到那種痛苦不是我,你就不受它的影響,這就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

    若你已經了悟生死的問題,你不要以為你不會遇到生、老、病、死的痛苦,可能你不會遇到生的痛苦,但是你還是要死亡,還是要面對老化,還是一樣要生病。釋迦牟尼佛還是有這些問題,即使成佛了,也一樣要面對老、病、死這些痛苦,那成佛有什麼意義?這是我們一般人的想法。我們修行了悟生、老、病、死的真相以後,不是為了消滅它,不管你是了悟它還是沒了悟它,還是一樣會有生、老、病、死的痛苦。那些開悟的人與沒開悟的人,差別在哪裡?開悟的人也是會生、老、病、死,不開悟的人也會生、老、病、死,差別在哪裡?開悟的人不執著啊!開悟的人知道生命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知道理論的人,了解生命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生了就會死,會面對老、病的問題,這是不變的。而一般人受不了這種痛苦的,痛苦得要命,一直在痛,一直在受苦。他們是了解法和不了解法的差別,知道這部分就比較不執著,遇到痛苦時,知道生命本來就是這樣。

    禪修的時候,必須一直觀察自己的內心,觀察內心種種的變化,你沒有注意那些變化的話,你沒有真正的修行,於是離開了你的目標,產生很多妄想雜念,這是你真正知道內心的本質,心本來就是會想。很多人害怕禪修,因為一坐下來就開始胡思亂想,心裡東想西想,無法安定下來,很多妄想雜念,他說:「我不會坐禪,我不喜歡禪修。」我對他說:「因為這樣,所以你需要禪修,如果你的心安定下來,你沒有雜念,沒有妄想,你不用禪修啊!」

    你第一次坐禪了解到什麼?禪修的時候想很多,原來心就是這樣子。難道平常的生活上沒有發現嗎?難道你平常沒有妄想嗎?但是你平常感覺不出來,你平常生活沒時間注意它,你有很多別的事情要注意。禪修的時候為什麼發現心很亂?因為禪修就是注意的心。禪修的時候會覺得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不能好好坐下來一個小時、半個小時或五分鐘,一直想站起來走動。平常的時候,我可以坐著看電視三個小時,也不會覺得痛。但是禪修的時候,只有五分鐘就開始痛,什麼原因?難道平常不痛嗎?平常時還是一樣會痛,只是沒去注意它,禪修的時候注意身體,這就是你們基本上要了知的真相。所以,心很亂不用難過,要知道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它不會永遠是這個樣子。

    首先,你看到「心本來就是這樣子」,就是你了解它的本質,了解生命的真相。其次,它不會永遠都這個樣子,這表示你了解一切萬法無常。你把這兩點忘掉的話,你覺得好無聊。禪修的時候,你沒有修持無常、苦、無我,這三法印的話,你覺得禪修在浪費時間、很無聊,只不過是眼睛閉起來坐著而已,我在家裡時一樣躺著可以想很多,何必到這裡來想。如果你真的這樣想的話,那你和外面的人一樣,你在家裡也是東想西想,在家裡時想佛堂,在佛堂想到家裡。心就是這樣子,都不會在當下。但是這樣做事情,不容易有好的結果,所以每件事一定要當下做好。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求不得苦?受制於生的眾生,生起如是欲求:「願我等不受制於生,願我等不再受生。」但這其實無法藉由欲求獲得。諸位比丘!此名為求不得苦。

    受制於生的眾生是已經出生的人,有這樣的欲求:「願我等不受制於此生,願我等不再受生。」出生的人一直期望我不再出生,不再受生,不會再來世間。佛教的修行最後圓滿的話,他不來世間了!這裡說願我跟家人不要有來生、不再受生,這也變成苦,是否與佛教的目的有點不同?佛教的修行圓滿的話,就沒有來世,這是自然來的,不是你要求可以得到的,要求的事物若得不到,會成為痛苦。縱然你從早上到晚上一直在想「不用來世,不用來世,不用來世。」這也是不可能得到的。這裡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已經出生的人才說:「我不要再生」,但你已經出生了。想要希望再來,那種欲望叫做「有欲望」;不想再來世、不想再出生,那也是一種欲望,這種欲望叫「無有欲望」。

    欲望有三種,第一種是感官的欲望,就是在世間一直希望讓我們的五根、六根滿足的欲望。第二種是有欲望,就是生活不斷地過下去,希望未來如何、如何的「有欲望」。然後,有些人會感覺生命很痛苦,不希望有來生,不想在人間再出生,不想出生到天界,不想來世這就是「無有欲望」之苦。佛教修行的最後目標是不來世,最後目標是不再生,所以我們叫做涅槃。涅槃是不生不滅,有生才會有滅,有來世才會有去世,這是自然來的,你不能把這些當成你的要求。我常講你來禪修很好,但開始坐禪不要抱持任何的希望,原因是什麼?懷抱著希望,它會變為失望。因為我們的生命大部分是求不得啊!修行的成就不是求就可以得到,修行的成就是在修行過程當中,進步是自然來的,什麼時候來?無法知道。

    佛陀講過一個比喻,母雞想要孵小雞的話,牠要把雞蛋保護好,母雞的體溫要與雞蛋接觸,才有小雞孵出來,如果蛋沒有接觸母雞身體保溫的話,小雞不會生出來。給予溫暖感覺的母雞,牠沒有預期小雞明天、後天、一週…出生的希望,牠也不會希望這些出生的小雞,是用頭部來打破雞蛋殼而出生,還是用嘴來啄破蛋殼而出生。牠也沒有希望右邊的雞蛋先出生,牠沒有這些希望,牠只是不停地讓雞蛋保溫,小雞是自然來的,溫度適當、時間到了,牠就生出來。

    修行人的修行也是如此,你不能希望下禮拜六的時候要開悟,希望一年後把禪修學好,希望今天坐禪可以坐好,這些好像那隻母雞希望小雞破殼而出。佛陀的意思,母雞本來就沒有那種希望,牠只是做該做的事情。修行人要做什麼?要把該做的事不斷地做好,開悟不開悟是自然來的,這不是用希望就會達到的。你依止某某上師,你靠近有名的道場,這些都不能幫助你開悟。佛菩薩只能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指導我們修行的道理,祂沒辦法讓我們開悟。媽媽可以賺錢、買菜、煮飯、把飯菜放在桌上、也會餵我們。但我們要把飯菜吞下去,媽媽不能幫我們吞下去,吞下去以後才能吃得飽。佛菩薩能幫助那些吞下去的人,但有些人飯菜還在桌上,有些人飯菜接近嘴邊,有些人含在嘴裡還不想吞下去,這個部分要依靠自己。    接著講求不得苦。       

 

受制於病時,生起如是欲求:「願我等不受制於病,願我等不再生病。」但這其實無法藉由欲求獲得。諸位比丘!此名為求不得苦。

    本來這個生命會老化,但是你一直希望不要老化,它會聽嗎?這個身體是我的,我們平時理論上說,如果這些東西是我的,它應該聽我的。一位家長會說:「孩子要聽我的,這是我的兒子。」為什麼你們不會說外面的小孩是你的呢?你會說“因為他不是我生下來的”,其實,不是這個意思,當然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什麼?外面的小孩不會聽你的話,他們要聽你的話,才會變成是你的兒女。這個人不聽我的話,就不是我的。父母跟兒女的關係是什麼?因為(他)她把我生下來,她是我的媽媽,他是我的兒子,這樣的關係。真正的關係是要聽我的話,他是我的,這是我們一般的理由。

    我們說這個身體也是如此,身體是我的,所以我命令頭髮不能變白,命令牙齒不能脫落,命令皮膚不能變化。但它不會聽,那表示它不是我的。好比我們跟人家借一部車,一直在使用,時間到了要還給人家,這車不是我們自己的。自己身體,我們都認為是自己的,每一天都幫它洗澡,給它營養的東西吃,給它喜歡的東西看啊!給它喜歡的聲音聽啊!你一直不斷地培養它,因為它是我的,但是它一句話都不會聽。你生下來的兒子,不聽你的話,你一直不斷地罵他;但是你自己的身體,不聽你的話,你什麼時候罵過它?這時候我們要知道,連我的身體都不聽我的話,我兒女不聽話不足為奇啊!很多父母對孩子不聽話傷透腦筋,這些都是因為父母覺得孩子是我(所有)的,要聽我的,一直增加這個我,所以產生很多痛苦,這是求不得苦。本來生命會變老化,但我們不希望變老化可能嗎?當然不可能。

    生命本來就會生病,也容易生病,但是我們希望什麼?「願我等不受制於病,願我等不再生病。」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直都有這種希望的人,一旦聽到醫生說:「你得了一種病。」就受不了,問:「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總是以為世上只有我不能生病,別人統統可以生病,輪到自己卻受不了而痛苦,為什麼?他的心裡一直有“我不會生病”的希望。接下來死亡也是如此。

 

受制於死時,生起如是欲求:「願我等不受制於死,願我等不要死亡。」但這其實無法藉由欲求獲得。諸位比丘!此名為求不得苦。

    本來生命就會死亡,有生就有死,有些人願求不要死亡,那是不可能的事,時間到了還是會死。這些無法藉由欲求獲得,這就是求不得苦,想要得到而得不到的痛苦。

 

受制於愁、悲、苦、憂、惱時,生起如是欲求:「願我等不受制於愁、悲、苦、憂、惱,願我等不再愁、悲、苦、憂、惱。」但這其實無法藉由欲求獲得。諸位比丘!此名為求不得苦。

    生命是愁、悲、苦、憂、惱,你希望不要如此,但是求不得苦。你跟佛菩薩祈求想要得到什麼,你必須特別想一想能否得到。每個人受制於愁、悲、苦、憂、惱,無法避免也無法離開,你多生多劫向佛菩薩祈求健康長壽、幸福快樂、平安富貴……你買供品拜佛好幾年追求這些,你得到了嗎?你希求阿嬤長壽健康快樂,她最後還是走了,佛菩薩都不聽你的話,沒辦法讓她長壽快樂,你還要繼續求嗎?你還要為自己求嗎?

    你進到醫院裡面,看到許多人在生病,你自己卻跟佛菩薩要求,希望我自己一個人能夠健康不生病。如果有良心的話,你願求醫院裡所有生病的人恢復健康,但是他們都還在那裡,沒有出現效果,我們還要繼續求嗎?你越求越是得到苦啊!所以,佛教的修行不是要求,不是希望。這些要求都是世間法,都讓你有「我」的概念增加,希望生命得到快樂,讓你生活要過得快樂。所以,我剛開始說佛教的修行什麼時候成就?是你真正的了知苦,你真正的了知生、老、病、死的痛苦,真正的了知這十二種苦,才能真正的成就佛教的修行。那些痛苦無法因為祈求而離開,所以早期佛教常常會講修行是為了離苦,沒有講得樂。

    一般人聽到這句話,統統不想修佛法了,因為所謂離苦,根本就感覺不到苦,離開什麼苦?所以很多人遠離佛法,為了讓大家回來,加上兩個字變成「離苦得樂」,大家又回來學佛了。現在的人間佛教,都說離苦得樂,人人都忘掉苦而想得樂,與早期佛教不一樣。所以,先要知道生命的苦、輪迴的苦,才能真正想要修行。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簡而言之,五取蘊是苦」?就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與識取蘊。諸位比丘!這就「簡而言之,五取蘊是苦」。諸位比丘!此名為苦聖諦。

    今天就講到這裡。
 

回目錄

 

集諦

2014年9月6日

    我們今天討論四聖諦法之第二「集諦」,集諦就是所有苦的原因,今天的講義特別長,表示苦有很多,苦的原因也很多。我們看《大念處經》如何解釋集諦,以及它的修行方法是如何。上個禮拜我們討論過第一諦是「苦諦」,什麼是苦,如何去觀察苦,今天我們看這部經文如何解釋。

集諦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苦集聖諦?就渴愛導致再生,且和喜與貪俱行,到處追求愛樂,即:欲愛、有愛、無有愛。           

    苦集就是渴愛,渴愛有一種特色,就是導致再生。輪迴是生生死死,有生就有死,死了以後再生,一直再來出生,也就是多世會再出生,再生的原因是什麼呢?是誰引導呢?就是渴愛,渴愛導致再生,這個渴愛的念頭在我們心中。佛教裡面提到五種力,五種力裡面的一種是念力,這邊講的念力就是我們正念的力量。但是渴愛也是一個念頭,念頭它是一個力量,可以說這個力量好像海浪,海浪也是一種力量,風也是一種力量,電也是一種力量,然而我們看不到,那麼人的輪迴再生的力量就是渴愛。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了解,誰讓我們再生?誰讓我們來世?誰讓我們輪迴生死?没有別的力量,没有我們講的老天呀!上帝呀!沒有別的另外一種力量,只有一種力量,這就是渴愛。渴愛它怎樣俱行?和喜與貪俱行。這裡貪愛的內容,喜與貪就是歡喜、快樂、喜悅、執著,這兩個都在一起俱行。由於喜與貪的作用,所以內心產生一種力量,這就是渴愛,到處追求愛樂。你有那種貪心,你有那種喜心,你有那種渴愛,到處追求愛樂,就是想要得到的那種渴愛。渴愛有三種:欲愛、有愛、無有愛。      

    什麼是欲愛呢?就是感官的愛,就是喜歡讓感官滿足,讓我們的六根滿足,這就是欲愛。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東西?做什麼樣的事情?最後的目的都是讓六根欲望滿足。譬如說,渴愛就是追求想要的,想要看好看的,表示想要讓眼根滿足,給它舒服,這就是眼根的喜、眼根的貪。想要聽好聽的聲音,這也是讓我們的耳根滿足。這部分我們凡夫眾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心態,我們都不認為渴愛欲望,是所有苦的原因,是所有煩惱的原因。我們都認為這是很自然的,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當然想要看,當然想要聽,當然想要吃好吃的,我們認為這是自然。為什麼凡夫眾生有這樣的概念呢?這叫做無明。我們用無明的心來看待這個宇宙、看待生命、看待這個世界,所以覺得這些想法是應該的,不會覺得不該做這些事情,這就是欲愛,喜歡讓我們的六根滿足。

       

    第二種愛就是有愛,有就是存有、存在的意思,誰的存在呢?什麼東西的存有呢?就是眾生,眾生的存在,眾生的存有,這是有的意思。對這個存在的執著、貪著就叫做有愛。有愛可以分為四種:

 

(1)對欲界的貪著:欲界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六道都屬於欲界,人道、天道、畜牲道、餓鬼道,還是梵天也好,統統都是欲界。那麼喜歡出生在這個欲界,喜歡來人間,喜歡出生到天人的世界,喜歡出生到比現在更好的世界,這些就是有愛。眾生累積很多功德,發願自己以此修行的功德,往生到比較快樂的地方,並且希望以此功德迴向給別人。大家都希望這輩子做好事的果報,能夠讓我來世更好。凡夫眾生有種種的問題,現在生活過得不愉快、天天痛苦煩惱,生老病死的苦,很多事情要處理卻放不下。所以很多人覺得這樣的生命,在這個世界活下去太辛苦、太痛苦了!希望下一輩子得到更好的生命。其實下輩子也包括這輩子,因此我們每天晚上睡覺都懷抱著希望,明天會更好,希望這些問題、痛苦都能解決。這樣的心告訴我們,抱持著一種希望,認為未來我的生命一定會變好。大家為了未來的世界圓滿,未來生命的圓滿,過比較好的生活,所以今天非常辛苦的做事情,認為今天的痛苦没關係,這也都是有愛。人們不是只為來世的希望而做事,有時會願求這輩子的未來,也是一樣希望。每一個宗教徒向自己的教主祈求,把自己的生命變成更好,把家人的生命變成更好,這些統統都是對欲界的有愛。一直希望生命的存在、存有是有愛,不想死也是有愛,一直不想離開這個生命也是有愛。

(2)對常見的有愛:什麼是常見呢?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有一種對物質、主體的常見,都認為它是永恆的、不變化的。這個「本我」「大我」,我們講的「我」,或講這個靈魂(道教講的靈魂),婆羅門教講的梵天的「梵我」。每一個宗教都講有一個没有變化的主體,我們對它有執著的愛,一般人如何表達這個主體?就是「我」的概念,「人相、我相」的概念。凡夫眾生總是希望永恆的我,没有變化的我。常就是不變化,見就是我見,這就是常見的我,你對「我」的概念有那樣的希望執著。    

    平常我們怎麼樣表達「我」?很多人的問題是“我以後怎麼辦?”“我死了以後去哪裡?”那些人不擔心現在的我,現在的生命如何活下去,而是談論“我死了以後怎麼辦?”為什麼人有此概念,因為對常見的愛的執著。我們凡夫都認為有一個我,從上一輩子到這一輩子來,從這一輩子到下一輩子去,有一個我,這是對常見的愛的執著,這也叫做有愛。

(3)對色界、無色界的貪著:色界、無色界都是那種梵天王的世界。你的內心的定力比較深,可以往生到色界、無色界的地方,所以,一個人想要往生到那種地方的話,叫做對色界、無色界的愛。這是第三種有愛。

(4)對禪那的執著:想要修禪那,把內心的定力培養到禪那,想要得到神通種種的力量。因為你這一輩子修禪那,得到了禪那,內心比較深的定,才能夠往生到色界或無色界。所以,有人執著這修行禪那也是有愛。

    我們剛剛講的這四種愛都是會影響到再生,影響到來世。所以前面提到的渴愛導致再生,執著渴愛它會引導我們再生。中文的翻譯為渴愛,也是很有意思。渴是口渴,口渴是永遠都不會結束的一種狀況。愛是永遠不想放下的執著,愛一定是有我的概念去愛,佛教要培養的愛不是這種會造業有我的愛,所以《慈愛經》裡說:「我們要把自己的愛心發出給眾生,好像一位母親疼愛自己唯一的兒子一樣。」那種愛,已經超越了我。這裡的愛不是如此,這種愛充滿了誘惑,所以抱持這種心態來關懷別人,想要得到,每一次都會有「我」先跑出來,一切都是我來決定的,那種人無法離開有我的範圍。

    以佛陀的智慧而言,凡夫眾生都是在有我的範圍內,所以看不到萬法的真相,了悟不到生死的問題,他一直在渴愛的範圍內走來走去,所以渴愛令人永遠無法滿足。用比喻來講,有一個人口渴,渴的時候他去喝大海的水,而大海的水是鹹的,越喝越渴。眾生為了解決渴愛的問題,他自己在有為的範圍內,用的方法都像是去喝大海的水呀!永遠没辦法解決,所以這個是渴愛。

      第三種渴愛是無有愛,無有愛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有些人他不相信來世,他認為不會再生,這一輩子就是只有這一輩子,他也不相信過去的事,這一輩子剛好有這樣的生命,所以好好地享受。他們有那種不相信來世的概念,為什麼他們不相信有來世呢?因為他的渴愛是無有愛,他不相信存有的理由。他認為這輩子好好地活下去就好,來世變成怎樣不談,因為不會來了。尤其是佛陀那個時代,別的宗教的修行人大部分都是不相信有來世,所以他們這輩子該做的事情就繼續做,做惡行或做善行,他們都無所謂。有些人的說法,他們認為每個眾生的生命,好像一個收起來的繩子一樣,把繩子帶上山頂,把它拋到下面去,它不斷地落下去,最後收起來的也會不見了。人的生命也是這樣,這輩子做了多少事,做完了就没了。有很多類似不同的想法,佛陀說這也是一種執著,叫做無有愛。

    這三種渴愛:欲愛、有愛、無有愛,都會導致再生。你們也許會這樣想,有愛當然會導致再生,因為他相信來世,他希望再生。如果他是無有愛,不認為有來世,那怎麼會再生呢?那種渴愛是不是比較好?不是。不管什麼樣的愛都是渴愛,會引導眾生再生,不管是欲愛、有愛、無有愛,都一樣會引導再生。無有愛的概念是不相信有來世,不會再生,那種渴愛為什麼會引導眾生再生呢?因為那種無有愛就是邪見,你抱持邪見而死亡,來世一定是生在不好的地方。那些離開正見、不相信因果果報的、不了解緣起法的見解,都屬於邪見。佛教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些都是緣起法、因緣法。我們有過去的因、所以有現在的果,有現在的因、所以生未來的果,這樣的因緣關係。一個人不相信來世再生,表示他没有緣起法的概念,沒有因緣法的概念,而佛教的主要的教理就是因緣法,你不相信有來世,表示你違背因緣法,所以是邪見。執持這樣邪見的人,那麼下一輩子一定不會太好。

復次,諸位比丘!此渴愛生起時於何處生起?住著時於何處住著?凡於世間有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人的渴愛什麼時候生起?什麼地方生起?就是有可喜有可意處,可喜跟可意都是心。內心裡有喜,內心裡有貪,那時候內心渴愛生起,是渴愛生起的地方、住著的地方。

 

復次,諸位比丘!於世間中,何者是可喜與可意者?

a) 六根

於世間中,眼根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耳根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鼻根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舌根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身根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意根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在世間中什麼東西可喜?什麼東西可意呢?佛陀首先說是六根,六根即是可喜可意的地方。在哪裡有可喜可意的地方就會有渴愛的生起,佛陀的意思是說:「六根就是可喜、渴愛處。」渴愛生起的地方就是六根。

   早期佛教的修行都没有離開六根,佛陀講苦在五蘊裡,離苦也在五蘊裡,離苦的方法也在五蘊裡。這表示早期佛教的修行離不開色法與心法。佛陀說,想要離苦解脫不用向外求,不用向外面去找,因為找也找不到,你真正想要離苦的話要往內找。因為苦在內不在外,你所有苦的因也不在外而在內,凡夫眾生的所有問題都在內不在外。不想面對真理的人,不了解問題的原因的人,往往把自己的痛苦都交給別人、都怪別人。然而信仰佛教、學習佛法的人,因為他了解真理,所以處理問題的方法是依靠自己不是依靠別人,有這樣的特色。因為一切真理的能力都在自己,外面找不到,外面的任何人都幫不了你。

    當然我們會說有很多聖人,大慈大悲的關懷世界的痛苦眾生,他們的幫助到什麼地方,我不需要解釋。没有真正學習佛法,没有真正掌握佛法理論的人,為了解決內心的痛苦所用的方法,例如你痛苦的時候,我給你東西依靠;你在大海裡不會游泳快溺水時,我丟給你一塊木頭;你生病時我給你藥湯匙。這是什麼?給你痛苦可以依靠的方法。但是你千萬不要認為佛陀給的木頭或藥湯匙能解決所有的痛苦。很多人把木頭、藥湯匙每天都背上,如此而已,痛苦還是没有解決。你痛苦的時候給你講道理没有用,所以當然給你一個安慰的方法。

    不僅是佛教,所有宗教的一事一理都是安慰凡夫眾生的方法,他有能力給你當下活下去的希望,但是回頭來看問題仍舊存在。當有問題的時候去依靠他,好像餓了就去吃,不斷的這樣去做,到什麼時候不知道!多少時間也不知道!我們很快的適應、很快的接受這個方法。有人說這個方法不錯呦!我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但是也有些人說,我不會欸!我不會有那種感覺,我的問題還是存在。有些人適應,有些人不適應,為什麼?原因就是累積習氣。要糖吃的習慣是累積來的,不喜歡吃藥的習慣也是累積來的。所以,佛陀講苦在五蘊內,苦的原因也在五蘊裡,離苦的方法也在五蘊裡,不需向外求,相信自己的力量,這樣不斷地練習培養。

    我剛剛講,真正學習佛法,真正把佛法義理掌握的人,不會想要找依靠,他相信自己的力量,在這個方法上繼續不斷做下去。當然有些人會說:「我還是凡夫眾生,我什麼都不知道,當然要依靠聖人的力量,不依靠怎能離苦呢?」講那些話像是本來背上的骨頭斷掉又怕再斷掉,因為我們背上的骨頭要挺直才能長起來,所以需要勇敢的面對。勇敢從哪裡來?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才會有勇氣面對生命的真相。

    修行有成就的人及高僧大德,他們具備勇敢,拋棄自己的家人,離開社會單獨的生活,少欲知足,没有選擇的事物,没有選擇的地方,在樹下、石頭、山谷過夜,以吃水果為生者,所以稱為水果和尚。他知道吃水果不會死,他相信自己能做得到,這就是勇敢。而我們不一樣,我們會認為芒果對糖尿病不好,什麼水果對血壓不好…考慮很多,没有勇氣。所以修行也不是很容易一下就做到的。

    没有勇氣的人,才會想要依靠聖人加持的力量。很多佛教徒看到法師,馬上請師父加持給予力量,就是想要得到依靠。祂們有祂們修行的加持力量,但是能否把別人從苦海中救拔出來?如果祂們有能力,我相信釋迦牟尼佛一定會救回來。我們都知道提婆達多做了惡業要下地獄時,在舍衛城前面,佛陀也是親眼看到他下去,為什麼不救?佛陀也看到很多做惡業的人要往生地獄、餓鬼道,也没有辦法救他們,祂知道這部分須要靠自己。目犍連尊者是福報圓滿的阿羅漢,看到母親在地獄受苦,他救母親的方法是給母親食物,而目犍連一個人還是無法救母親。釋迦佛告訴他集合眾人的力量來救母親,這些說法有各別的理論,但是佛陀一直相信修行是個人的,個人因緣個人了,所以佛教的修行都要依靠自己。

    早期佛經講的修行都没有離開六根,所有痛苦的問題都在六根,你好好抑制六根的話,所有問題的因皆能斷絕,煩惱的因會斷絕。每當煩惱來時,要提醒自己是欲望、渴愛的問題,我有欲望、渴愛所以有煩惱,這些欲望、渴愛都在六根,十二因緣法裡面講得非常清楚。這邊講的可喜可意都在六根,所以在世間中,眼根是可喜可意,渴愛生起時就在這個地方生起,住著時在這裡住著。你發現有欲望渴愛心,一直去思考的話,注意六根中是哪一根生起,看到時是眼根、聽到時是耳根、聞到時是鼻根、嚐到時是舌根、接觸到時是身根、想到時是意根,這些統統是渴愛的地方。所以你禪修時一直注意渴愛的生起,你會發現內心的渴愛生起的地方與六根中的一個根有關係。

 

b) 六塵

於世間中,色塵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聲塵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香塵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味塵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觸塵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法塵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接下來就是六塵,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為六根的對象,六塵也是可喜可意的地方。眼根有問題,被眼根看到的色也有問題,眼根本身也會幫助生起渴愛,被眼根看到的色,也會讓內心生起渴愛。

c) 六識

於世間中,眼識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耳識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鼻識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舌識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身識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意識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第三種是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怎麼生起?眼根碰到色產生眼識。我們一般人的觀念,眼睛看到一朶花,我們這樣表達,其實眼根看到的花就是色,眼根碰到這個色,於是認識這是一朶花,真正的看到是眼識。所以我們平常聽到講話的聲音,一般的表達是我聽到人講話,但真正佛法理論上來講,耳根聽到耳識。你六根所有的對象,看待為你的意識,這表示你慢慢練習看待萬法的真相,那時候不會有分別心。你不是看到花,是感覺到眼識;你不是聽到聲音,是感覺到耳識,但是我們一般分別為好聽的聲音、不好聽的聲音、人的聲音、小鳥叫的聲音……很多聲音。如果整個聲音都能被你聽到是耳識,那就不得了。所以禪修的時候,我跟各位講過,你把眼睛閉起來時,注意你的呼吸,聽到聲音時就標記“知道、知道、知道”、“聽、聽、聽”,這時僅有耳識而已,你不會去想聽到什麼聲音,你不會想要知道聽到什麼,也不會喜歡好聽的,不喜歡不好聽的,那種心不會生起。於是馬上想眼識,馬上想耳識,馬上想舌識,從這個地方停下來,不會讓它繼續想,這就是六識。

d) 六觸

於世間中,眼觸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耳觸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鼻觸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舌觸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身觸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意觸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六觸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觸就是接觸。我們剛剛講眼識的因緣,就是眼根碰到色而產生眼識。詳細的解釋,眼根跟色兩個碰到就是我們講的觸,接觸了就是眼觸,在眼觸那裡停下來的話,那眼識還没生起呢!這三個部分,第一個因就是眼根,第二個就是色塵,它們兩個的接觸叫做眼觸;它們三個的和合叫做眼識。耳根跟聲音,它們兩個的接觸是耳觸,耳根、聲音、耳觸它們三者和合叫做耳識。所以六根、六塵、六觸都是這樣來的。它們的速度非常快,我們當下要觀察不容易,那時內心的定力要比較深、比較強,才看得到當下發生事情的分別,但你基本上要了解這個理論。

    你聽到聲音的時候,當下你可以思考,你可以分析這個聲音。譬如,你受到聲音的影響很生氣,生起怎麼在我打坐時開始這個聲音的念頭,那個時候你把注意呼吸的部分停掉,靜下來思考聲音的緣起,怎麼會有這個聲音,因為有耳根,這是內界;聲音,這是外界。那個耳根接觸聲音有耳觸;因為耳根、聲音、耳觸三者的合作才會有耳識,這聲音就是耳識。你這樣分析的時候,本來你對聲音不喜歡的心會消失。你會慢慢知道它的因,為什麼會有這個聲音,當然你還可以繼續思考那些聲音的因,它也是因緣和合,它也不是單獨存在。別人講話的時候注意這個聲音,別人拿一個東西碰到桌子也是一個聲音,是兩個東西碰到一起才會有這個聲音,如果没有耳根的話,那個聲音不會存在。外面所有問題的原因是什麼?也是內界。你覺得外面的聲音很麻煩,你想一想是因為有那個耳根,如果没有耳根就没有這個問題。這樣的思考,當下你對聲音生氣的心會消失,消失後你知道它已經消失了,要回到呼吸。

e) 六觸所生之感受

於世間中,眼觸所生之受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耳觸所生之受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鼻觸所生之受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舌觸所生之受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身觸所生之受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意觸所生之受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六觸所生的感受所有的感受主要的是樂受、苦受、不樂不苦受,所有感受的原因是觸,就是上面提到的六觸。眼根接觸色會有感受,那個感受也是可喜可意的地方,有欲望的地方。我們對感受會產生執著,故於世間中,眼觸所生之受是可喜與可意,渴愛生起時在這個地方生起,住著時在這個地方住著。當渴愛生起,如果你有保持正念的話,你不會住著執著,當渴愛生起馬上斷絕不執著,這就看你修行的功夫。

    眼觸怎麼來的呢?眼根跟色,它們兩個接觸時有受,這個受有樂受或苦受,樂受的話是渴愛生起,苦受也是渴愛生起,苦受你會不喜歡,然而不喜歡也是你的渴愛呀!渴愛不只是喜歡的部分而已,包括你不喜歡也是渴愛。我們的心,平常只是在這兩邊跑,如果喜歡就没有不喜歡,不喜歡就沒有喜歡。所以我常會開玩笑說:「如果你喜歡的話,表示你不喜歡;如果你不喜歡的話,表示你喜歡。」為什麼?因為喜歡與不喜歡是相對的,没有喜歡哪有不喜歡,没有不喜歡哪有喜歡,你的心在兩邊跑,看當下的原因,當下的狀況。今天講喜歡的東西明天會不喜歡,今天不喜歡的明天會喜歡。有時候心真的不可思議,明明是喜歡表達出來不喜歡,明明是不喜歡但是表達出來是喜歡,人真的是有渴愛心,永遠無法結束的渴愛呀!如何解決那種力量?必須斷掉那種力量才不會再生。

    我們討論第二集聖諦的時候,大家要了解主要的部分是什麼?讓我們再生、讓我們來世出生的力量,不是別的力量,就是你內心的渴愛。你的內心渴愛的力量有多大多小,決定你的來世。所以媽媽懷孕就是快要生小孩了,這個時候有很多原因,我們會說一個眾生從上一輩子來進入子宫裡面培養,其實佛教說没有一個人來,那怎麼會有胎生的能力?這就是渴愛的力量,我們內心渴愛執著的力量。

    有些人會說,如果佛教說無我的話,那我今生做的惡業的果報誰來受,善業的果報誰來受?没有我的話,這一輩子所做的事情如何決定下一輩子?我這輩子痛苦,人家會說你上一輩子做了很多惡業,所以這一輩子痛苦。若從這輩子到下一輩子,没有東西轉過去的話,怎麼會決定上一輩子的我,跟這一輩子的我相關?怎麼會有造業的事呢?其實佛教没有講一個主體是從過去到現在的,所以說無我,那些惡業善業的累積給我們那樣的果報,這是從哪裡來?什麼地方的關係?這就是渴愛。注意!你不要說渴愛的心,那就不一樣,渴愛心的話,就表示有一個東西從上輩子轉過去下輩子。不是渴愛的心,是渴愛,是渴愛的心所呀!那是一種你看不到的力量。比如你想要推動這張桌子,你要用力,你用力越多推得越快,你渴愛的力量越多的話,你再生的力量越快。這裡以黑白的理論來說,渴愛的力量比較黑的話,會生在惡處,比較白的話,會生在善處。一般認為黑的不好,白的很好,但是佛陀說黑白都不好,都會讓我們來世再生,又開始生老病死。由此了解再生的力量是渴愛。因此,所有曾經做過的善業惡業,這就是渴愛。没有渴愛不會做善業,不會做惡業,這渴愛是什麼?欲愛啊!

    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離苦,了悟生死問題,獲得涅槃。但是願意學佛法來修行的人,有多少人了解這個目的?還是有多少人不了解隨意來修?我們凡夫眾生做的每一件事情,跟他的欲望有關係,怎麼說呢?對這件事情没有興趣的話,你絶對不會做,我們學佛修行也是對此有興趣所以去做,没有興趣的話來一、兩天可以,第三天就不想來了。那種興趣也是欲望啊!那種興趣是讓六根滿足。你修這個法,修行的時候讓六根舒服滿足,你的興趣就越來越多,你可以繼續做下去。

    有一天,國王問舍利弗尊者:「佛教世界內,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舍利弗尊者說:「我覺得修行是最難的。」 第二個問題:「那些修行當中,你覺得哪一個修行最難?」他回答:「對修行有心、有興趣最難。」 第三個問題:「你對修行有心、有興趣,那些作法當中你覺得哪一個最難?」舍利弗尊者說:「保持這個有興趣的心很難。」 再問:「保持這個有興趣的心,還有什麼比較更難的?」他說:「有,離欲」。離欲是離開欲望,就是我們說的出家,出離欲望的家,這很難。」國王問:「那些出家人當中,還有最難的?」答:「有,保持出家的心更難。」其中一個比一個難,保持出家的心難,就是指身出家但心没有出家,也没有用。這裡出家不是馬上變成沙門,出家是指離欲,離開欲望。又問:「保持出家的心,這過程當中還有更難的?」舍利弗尊者說:「有,變成一個真正修行的佛弟子更難。」繼續問:「變成真正佛弟子的修行當中,還有更難的?」回答說:「有,修了悟四聖諦法更難。」再問:「修了悟四聖諦法過程當中,有没有更難的?」答:「有,這就是修四念處。」然後問:「四念處當中有没有更難的?」答:「没有。」這裡是一個比一個難,雖對修行有興趣,但是有貪欲,最後一個一個放下,最後要離開所有的貪欲,離開以後,才能理解苦集滅道。   

  上個禮拜我說:「我們還没有真正了解苦。」我們什麼時候真正了解苦?遠離欲望、遠離內心的貪欲,那個時候才真正了解苦。現在知道的苦是與興趣有關係,如果你對這件事没有興趣的話,你覺得苦;有興趣的話不會覺得苦。佛陀說生老病死苦,但是我們都還在做增加生老病死的事情,我們仍對生命有興趣,所以繼續做下去。所以,真正了解佛法想要離苦而修行的人,跟對佛法有興趣而去修行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感受感覺,對感受產生渴愛。

f) 六想

於世間中,色想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聲想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香想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味想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觸想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法想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想是什麼?想就是五蘊裡的想蘊。前段講六觸所生之感受就是受,現在說五蘊的想。想有六種: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想是什麼?可以說是我們內心的記憶,我們內心的一種想像它的樣子。我們没有想的話,很多東西没辦法去認識。我們為什麼知道這是佛像、那是菩薩像、那個是人像?因為我們心中有佛像是這個樣子,菩薩像是那個樣子,那種樣子就是這個想。我們眼睛看到所有的色,可以知道,因為有色想。我們可以聽到所有聲音,知道這是什麼聲音,是因為有聲想,没有聲想記憶的話我們不會認識它。譬如說:你從來没聽過的聲音,突然聽到,人家問你聽到什麼?你無法回答。你知道有聲音表示你有耳觸,你知道耳根與聲音接觸有耳觸,但你没有耳識能分別出聲音嗎?那麼耳觸、耳識都是從哪裡來?都是從聲想來。然後,聞到的香味是什麼味道?怎麼認識?因為有香想。這些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也是可喜可意的地方,會有執著渴愛的機會。所以由這部經中,我們了解渴愛由六根、六塵、六識、六觸、六受、六想裡頭產生。

g) 六思

於世間中,色思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聲思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香思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味思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觸思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法思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六思指我們的意思。跟色有關係的心,跟聲音有關係的心…這時候是有分別心。例如聲音是什麼、聲音是誰的、這聲音怎麼來的?這些所有的分別,都是由思來的,也是可喜可意的地方。

h) 六愛

於世間中,色愛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聲愛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香愛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味愛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觸愛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法愛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六愛指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愛就是你想到某個色的時候,對這個色你會產生愛心、執著心,就是色愛。你想到某個聲音,這個時候你對這個聲音有愛心,就是聲愛。這些都是內心不一樣的部分,我們剛才講的六想、六思、六愛都可以歸納在集諦裡面。所以,我們不用看到敵人就可以生氣,不用吃到某種食物就可以流口水,這些代表色想、味想。好幾年前吃的東西,你想到了那個東西是味思,然後開始喜歡是味愛。看到一個人或一個東西就是色思,看到以後歡喜快樂就是色愛。

i) 六尋

於世間中,色尋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聲尋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香尋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味尋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觸尋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法尋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尋、伺都屬於五蘊裡的行蘊,色、受、想、行、識中的行。尋是尋找,在禪修的範圍內,可以說去找目標就是尋。色尋就是你去尋找色的目標,聲尋就是去尋找聲音的目標。所以,尋找色的目標,也是可喜可意的地方,產生渴愛的地方。尋找聲音也是可喜可意的地方,可以產生渴愛的地方,所以說是六尋。

j) 六伺

於世間中,色伺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聲伺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香伺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味伺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於世間中,觸伺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

    色尋是去找有關色法的目標;色伺就是抓到目標繼續想,所謂繼續想不是思考,也不是分析,繼續想大部分是我們所說的妄想。因為有這個色你繼續妄想;有這個聲你繼續妄想;有這個香味你繼續妄想…這就是六種伺。這種妄想也是會產生渴愛,如果没有渴愛我們就不喜歡妄想,我們妄想的時候很快樂。所以你發現妄想時,表示你的貪欲渴愛已經生起了,從哪裡生起?一定是從色尋、色伺;聲尋、聲伺…生起。前面講的六尋就是找到目標,六伺就是抓到目標繼續想,這些都是產生欲望的地方,所以妄想的部分都由這個地方跑出來。

    以上這些都是欲愛、有愛、無有愛生起執著的地方,最後佛陀說:

於世間中,法伺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生起時即於此處生起,住著時於此處住著。諸位比丘!此名為苦集聖諦。

    這裡講所有苦的原因就是渴愛,還有渴愛在哪裡生起,在什麼樣的原因下生起,你知道這個因,你可以消滅它,如何消滅它下次再談。
 

回目錄

 

滅諦

2014年9月13日

    四念處的修行方法,今天要告一個段落,最後解釋法念處。

    法念處討論的部分是四聖諦,上星期講集聖諦,今天講滅聖諦,滅是消滅,消滅什麼?滅苦。上星期討論了所有苦的原因,人生為什麼有身苦?何謂心苦(愁、悲、憂、惱)?它的原因都是渴愛、欲望。我們的生活,是如何生起渴愛?何時生起渴愛?這部分上次有討論過。今天要討論滅聖諦,就是如何滅掉種種的苦。

    佛陀的教法,所謂緣起法,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我們身苦、心憂也都是因緣和合。上星期討論過,所有的痛苦也都是種種的因緣,而因緣主要的部分,就是六根接觸六塵的這個過程、這個範圍內,會產生內心的渴愛,此即所有痛苦的因。從這裡我們可以了知,人生痛苦和因緣的關係,佛教處理痛苦的方法,也是從因緣和合的理論開始。佛法強調「因」,若要處理掉「果」,要先注意這個「因」。所以今天討論滅聖諦,要消滅苦也是從「因」開始。所有痛苦的原因,就是內心的渴愛、內心的欲望。你真的想要離苦的話,得處理掉所有痛苦的因,從這個地方開始,講義上說得非常清楚。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苦滅諦?此即無餘離貪,由滅盡、捨離、棄除、解脫與不執著此一渴愛。 

    什麼要離?什麼要滅盡?什麼要捨離?什麼要棄除?什麼要解脫?什麼要不執著?就是渴愛。平常我們會說,我執著了某個東西、我執著了一個人、我執著了我的家庭、我執著了我的財富、我執著了我所看到的一切、我愛上了我所聽到的一切、我放不下我擁有的一切、我無法離開我擁有的一切,這些無法離開、放不下、無法捨離的對象,都是萬法。我執著了一個人,就是我放不下這個人,我沒辦法離開他。我已經執著了我所看到的一個東西、所聽到的一段音樂,我喜歡了、我執著了。我總認為放不下這個東西、無法離開那個人、無法離家出走,被種種的事情、物質綁起來,但是依據經文第一段,我們可以了解,我們不是放不下這個東西,不是無法離開這個人,其實放不下的就是渴愛。我們不是執著萬法,我們不是放不下萬法,是放不下渴愛。

    「渴愛」是什麼?因為那(個)些人、因為我的財物、因為我所看到的、因為我所聽到的,而產生的心態就是渴愛。我放不下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因為這些東西而產生的渴愛。所以人可以自己離開,但是他的心還在那裡,那個渴愛、執著的心,還在那個地方。所以我們知道所有苦的原因就是渴愛。引導眾生再生、引導眾生來世,也是渴愛。渴愛創造一切痛苦,所有的痛苦就是果,而渴愛就是它的因。我們人生遇到的所有痛苦,是因為渴愛、執著而產生的,不是別人給我們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我們一出生就有,這些種種都是因為渴愛。

    有些人會說,因為個人的業力,所以有痛苦。其實,業力是什麼?是渴愛。為什麼眾生時時刻刻造業呢?因為渴愛。所以你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現在我們大家都正受所有苦的原因,就是渴愛。所以真正的學佛人,遇到自己生命中痛苦的時候,千萬不要怪別人,不要把自己痛苦的原因,推到別人身上,因為我們知道所有苦的因,就是渴愛、欲望。渴愛、欲望怎麼來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色法和心法的關係。

    我們上禮拜討論過,六根接觸六塵,這個過程當中會產生種種渴愛。六根是什麼?色法和心法。所以佛陀說,創造這個世界的人,不是梵天王、不是老天,就是我們自己。創造我們自己的人就是自己,不是別人,是因為渴愛、欲望的關係。佛陀說,你真正不想受苦的話,先不用把這個果斷掉,必須趕快先去找出它的因。

    現在的人,我們凡夫眾生,消滅痛苦的方法是什麼?不是佛陀的方法。我們消滅痛苦的方法,是想要消滅、移除這個果,面臨痛苦的那個時間、那個狀況、那個因緣,稍微移轉到旁邊,然後尋找另外一個因緣。比如說,你想要離開你喜歡的人、你喜歡的環境、你喜歡的家庭,你一定要離開,但是內心無法放下,最後你會想:「好吧!我今天離開這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我可以在那邊好好的生活。」我離開了這個人,很痛苦、無法接受,你一次次為這種痛苦所苦,如何解決呢?你去找另外一個人,跟他相應、跟他生活、跟他聊天,把你內心當下的痛苦解決了。凡夫眾生都不會想到,現在受苦的原因是什麼,其實你的痛苦不會因為你把環境變化,從改換的過程當中,就可以解決了。但是我們現在的方法就是這樣,無法接受眼前的,就去找另外的來取代,人生一直想要得到快樂,他認為快樂就是消滅苦的結果。所以,他想要得到快樂的話,就消滅苦的果,卻不是苦的因。他把環境、人、種種因緣,稍微移動改變,就可以得到快樂。但是那個時候,人人都不會覺得,自己找到的這種樂,其實,也是另外一種苦的因。所以,人生永遠都不會多快樂,它有很多原因,一切都是變化無常,快樂也是如此。

    我們一路過來,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算一算受苦的時間跟受樂的時間,哪一個比較多?當然是受苦。我們人生所講的樂是什麼?樂是受苦暫時停止,短時間的痛苦停止,這叫做樂,但是樂也會變成另外一個痛苦的因。我們凡夫眾生處理痛苦的方法,一直注意到當下的果,但是佛陀的方法不一樣,他不注意果,他注意到因,所有痛苦的原因就是渴愛。你知道所有痛苦的原因就是渴愛的話,為了離開當下的痛苦,你絕對不會又去找另外一個苦的因。因為這個人使我受苦,因為現在我看到的、聽到的讓我痛苦,為了離開當下的痛苦,我去聽另外的聲音、去看另外一個人,這不是解決痛苦的方法。解決痛苦的方法是,將焦點集中在痛苦的因,就是渴愛。你受苦的時候,自己要注意、要思考,現在讓我痛苦的因是渴愛,所以我要想方法把渴愛消滅,這就是佛陀的方法。

    我們今天講的滅聖諦,就是把渴愛滅掉,所以經文裡講無餘離貪、滅盡、捨離、棄除、解脫、不執著,都是指渴愛。不執著渴愛、滅盡渴愛、捨離渴愛、棄除渴愛、解脫渴愛,不是解脫那個人、不是放棄那個人、不是放棄那個房子、不是放棄你擁有的,而是你要放棄因為那些東西而產生的渴愛。所以佛教講的放下,不是不管,很多人誤解我常講的放下。他們說:「師父你講要放下、放下,我如何把我家庭放下、我的事業放下?放下怎麼辦?」他們認為佛教講的放下是不管,其實不是如此,是放下你對家庭的渴愛、你對事業的渴愛,這就是有智慧的放下。

    眾生執著某個東西、某件事情,從此開始痛苦、煩惱,我們學佛的目的是為消滅煩惱,但是為了消滅煩惱,並不是你煩惱顯現的時候開始誦經、拜佛。人就是這樣,你開始有煩惱的時候做法會、誦經,如同餓的時候吃、渴的時候喝飲料一樣,因為你喝的飲料是大海的水,愈喝愈渴,永遠都不會饜足,永遠都不會停下來。所以我們不是有煩惱的時候才開始修行,因為煩惱現前,一切都看不清楚、無法理解所有法的因緣。有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為了得到沒煩惱的境界,到佛堂或道場,在諸佛菩薩面前恭敬禮拜。當然我們應該要頂禮三寶,以表達對佛的禮敬感恩,但是他一直一直拜佛、誦經,這樣做能解決多少痛苦?得到多少幫忙?這是當下安慰自己的一種方法,他的問題的因還是存在。

    如果你真的有煩惱,趕快坐在佛像的前面,沒有佛堂就找個安靜的地方,把眼睛閉起來先思考:“為什麼我有這個煩惱?為什麼我遇到這個問題?”若你沒辦法思考,你的心很亂,趕快觀呼吸。透過觀呼吸,先把你的心安定下來。安定下來之後,再去思考這些問題的原因。你不是思考問題,而是思考它的因。否則你把眼睛閉起來想這個問題,問題會愈想愈多,煩惱也愈來愈多。

    舉例說,你現在的煩惱是生氣,某某人讓你生氣,如果你想這件事情,就愈想愈生氣。你不應思考這件事情的果,而是要思考它的因。為什麼我會生氣?為什麼有痛苦、煩惱?你要用這個方法。你抓到原因以後,很容易除掉現在的煩惱。所以佛教的修行,不是有煩惱的時候才去做,等有煩惱的時候去做,什麼事都做不好。民間的神明信仰,都是有煩惱的時候去禮拜,就像遇到一個有力量的人,把內心的痛苦說出來,希望得到保佑,這就是我們一般人的方法。學佛的人用的方法不一樣,他一直注意到所有痛苦煩惱的因。

    佛陀為什麼第一次講四聖諦法?祂知道這是對所有眾生有幫助的方法。六道眾生的世界找不到快樂,看到的一切都是苦,所以祂了悟第一聖諦苦,萬法一切都是苦。第二個了悟,就是所有苦的原因,祂一直注意到,苦因就是渴愛。祂的智慧多深奧,祂還可以了解,眾生為何在六道輪迴生生死死?為什麼眾生再生?誰讓他再生?

    當時的印度社會,把人間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梵天王,就是現在講的上帝(婆羅門教的教主)。他創造了整個世界,把世界的人創造了,把世界的痛苦創造了。所以人的痛苦,都是梵天王的意思,人突然死了,也是天意啊!文化上有這樣的說法。然而佛陀說這些不是梵天王的事情,也不是天意;讓眾生痛苦、讓眾生再生的因就是渴愛、欲望。所以再生是誰?不是我,是渴愛。輪迴世間中,凡夫眾生往生到天上、往生到地獄、往生到鬼道、往生到畜生道,往生到極樂世界,不是我,也不是另外一個人,是渴愛。因為我們眾生的內心有渴愛,所以想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往生到天上,不喜歡往生到地獄。你無始生死以來,是誰讓你這樣活下去?就是渴愛,這叫做「有愛」,並不是別的力量。渴愛就是內心的一個念頭,叫做心所,它的力量叫念力,讓眾生不斷的活下去的力量,就是一種念力,叫做渴愛。你把所有痛苦的因─渴愛,處理掉的話,那麼你所有的痛苦都會停下來,這叫做滅諦。

復次,諸位比丘!此渴愛捨斷時於何處捨斷?

    渴愛要捨斷,在哪裡可以放棄?

滅盡時於何處滅盡?

    完全滅掉是在什麼地方?

凡於世間有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在哪裡渴愛生起?就是在世間有可喜與可意的地方。上週有討論過,我們人生在哪裡有可喜、有可意呢?在眼根接觸色塵,眼根就是可喜可意的地方,眼根就像一個工廠,工廠裡做的產品是什麼?渴愛。色塵的工廠裡做的是什麼?就是渴愛,可以說是色塵渴愛;眼根工廠做出來的是眼根渴愛。每一個人都有六根,等於有六種工廠,這六種工廠時時刻刻不斷地開發出新產品,這些新產品都是渴愛。所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是可喜可意的地方,渴愛就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然而想要斷滅、放棄、解脫渴愛的話,你要到它們的工廠,眼根的工廠、色塵的工廠……,下面經文提到的。

復次,諸位比丘!於此世間中何者可喜與可意者?

a)  六根

於世間中,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b) 六塵

於世間中,眼塵、耳塵、鼻塵、舌塵、身塵、意塵,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c) 六識

於世間中,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d) 六觸

於世間中,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e) 六觸所生之感受

於世間中,眼觸所生之受、耳觸所生之受、鼻觸所生之受、舌觸所生之受、身觸所生之受、意觸所生之受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f) 六想

於世間中,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g) 六思

於世間中,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h)六愛

於世間中,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i) 六尋

於世間中,色尋、聲尋、香尋、味尋、觸尋、法尋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盡。

j) 六伺

於世間中,色伺、聲伺、香伺、味伺、觸伺、法伺是可喜與可意者,渴愛捨斷時即於此處捨斷,滅盡時即於此處滅 盡。

諸位比丘!此名為苦滅聖諦。

    世間的可喜可意者,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六觸,還有六觸所生之感受,我們的感覺也是渴愛的產地,創造渴愛的工廠。還有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上星期有詳細的討論,這就是渴愛產生的地方。我們禪修者,如何滅掉渴愛?滅掉所有痛苦的因呢?此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拿著武器,才能夠把渴愛滅掉。我們要裝備什麼樣的武器呢?這就是正念。用正念的武器,來消滅所有的渴愛。佛教的修行方法非常清楚,先了解所有的痛苦,生老病死的苦、愛別離的苦……。第二步要知道所有痛苦的因,就是渴愛,然後去找渴愛產生的地方,在哪裡生?什麼時候生?所以經文裡說「何處何時」。何處?六根。何時?六根接觸六塵時。

    你如何去抓住你的敵人呢?它一出生、一出來時,你可以抓住。你要抓的話,得在旁邊注意;你沒注意的話,你抓不到它,所謂注意就是正念。所以我們四念處禪修方法當中,常常跟各位講到培養正念,培養正念的目地在此,你沒有正念的話,超越不了輪迴的渴愛,處理不了當下的事情。正念就是當下的心,正念的心沒有惡,它屬於善,這個善的念頭,不是依靠外面的事情而生起,它是從你內心產生的。當你注意到正知正念,就是覺知,覺知是什麼?就是心,心就是覺知。你身體上哪裡有覺知?這個地方就是你的心。你在萬法裡面哪裡有覺知?這個地方就是你的心。因此,正知正覺就是覺知,覺知也就是心,你提起正念,它是善念,正念就變成我們的武器,來消滅那些渴愛。

    渴愛不是你稍微消滅,就可以解決問題。為什麼?因為我們有很多渴愛,渴愛的工廠不斷產生作品,不斷地生出來、不斷地生出來,因此我們也要不斷地消滅它、不斷地消滅它。這個時候,看看你的武器有多厲害、多強,你的正念比較深、比較強,才可以處理掉種種痛苦。你禪修時要注意到這個部分,有正念就是當下,你的心一直在當下,就是你覺知當下的色法和心法。我先前常說,毗缽舍那和四念處禪法,就是觀察當下發生的一切。你怎麼會觀察?因你有覺知,不會對當下發生的事情毫無反應,那個反應是什麼?好的反應也好,壞的反應也好。平常生活上,發現身體很痛,會有很多反應,好比會起來、會保護、會移動,讓那痛苦消失。當你流汗的時候,會開冷氣、會吹電風扇,這些是我們平常生活上,對身體色法變化的反應。但是你真的禪修時,不會做那種反應,你一直要注意觀察,流汗的時候,知道流汗的感覺生起。平常的反應則是“好熱、好熱、很討厭”,因為流汗使得你心情不好、你生氣了、你痛苦了、感覺熱死了,你無法理解這種種念頭如何跑出來。如果你趕快去反應的話,對流汗的事情作反應,你就被那個念頭拉住。如果你沒有任何反應,一直在觀察它的生滅,這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禪修的時候要培養兩種心─耐心跟等待,你能夠耐心等待,就是你的精進(精進波羅蜜)。

    禪修的時候,你的身體非常放鬆,輕鬆的坐著,坐下以後直到起來為止,千萬不要動,把你的身體很自然地坐在坐墊上,不要動來動去,自然地去注意它的變化。知道流汗了,等一下流汗消失了。知道腿痛了,注意它,等一下就消滅了。這樣耐心跟等待,注意它發生的一切,這時候你會慢慢的理解,到底那樣的變化,是誰在做?我們一般的說法,是我在做;這個身體有流汗,是我流汗;我身體痛了,大腿、小腿的肌肉震動了,這些統統都是「有我」的概念去觀察。你不斷去觀察的時候,有一天你可以了解,你可以體驗,這些統統都是自然,自然生、自然滅。不是我喜歡,它可以生;不是我不喜歡,它可以滅。

    我們不了解這是自然的生滅,所以會生氣,無法接受身體的變化,無法接受外面萬法的變化,我們都認為這是某某人的所做,沒有耐心、不能等待,所以有這樣的反應。由於沒辦法接受種種變化,內心有很多煩惱、痛苦。若你不斷去觀察你身體的變化、內心的變化,用這種方法來注意它的話,有一天會體驗到身體的自然法,自然法就是生滅,自然法就是因緣和合。當你體驗到這部分的時候,你六根接觸六塵過程的工廠,慢慢開始罷工,慢慢開始放下,慢慢不會再生產,因為你理解這是自然法,但罷工不是馬上停下來,是一步一步停下來。停下來的時候,你可以理解所有事情的因,該如何去處理?該如何去放下?不斷地去做、不斷地去做的時候,最後你能夠看待,你內心產生每一個念頭的無常性,還會體驗到你生氣的每一個變化的無常性、每一個地方的無常性。這樣的話,你可以看到它們生滅變化無常的速度,你了解以後,你找不到一個主體、找不到任何東西停下來一秒的時間,它不停的在變化。這時候你會說,我要執取的話,我要執著哪裡?我是誰?根本就沒有我。想要開始講是我,講完了以後的我,是不一樣的我。不斷地變化,變化的速度,肉眼無法看見、了解,所以我們都認為有一個主體,永恆的存在。你培養你的正念,不斷地去觀察的時候,你的法眼會生出來。從法眼裏面,你會看到這個身體變化的速度,無常的速度,那時你能夠了解,原來沒有一個主體存在。當你了解「沒有一個主體存在」的法以後,你「有我」的概念,慢慢會消失。什麼時候開始?六根的工廠罷工的時候,渴愛會慢慢停下來,沒有再發揚出來。

    將渴愛慢慢的消滅,那你生活存在的部分也慢慢消滅,就是不會再生。如果你把渴愛消滅了,再生什麼?好像油燈沒有潤滑油和火焰的話,燈就不亮。潤滑油和火焰就是比喻渴愛。渴愛的因消滅了它生不了,那麼火到哪裡去?還沒點燈前,火在哪裡?沒有人知道。所以我們來世從哪裡來?沒有人知道。解脫了,往哪裡去?沒有人知道。火從何處來?往哪一個方向去?沒有人知道。所以說如來,如是來、如是去。這是講渴愛的消滅,從渴愛的原因,我們把它處理掉,可以慢慢地體驗它,這就是滅諦。

    消滅所有渴愛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是八正道,就是道聖諦。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所有苦的因,就是渴愛,知道把渴愛消滅的話,就可以消滅所有的痛苦。但如何消滅渴愛?用什麼方法?我剛剛說禪修,禪修的時候,你要培養一個武器,就是正念。正念是你要拿的武器,能夠消滅渴愛。正念是什麼?八正道裡的正念,是消滅痛苦的方法。在禪修的時候用正念;沒在禪修時,一般生活上,你用什麼?正命、正語、正見、正思惟……這些種種的方法,來消滅渴愛的工廠。正命是什麼?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就是正業。正命是離開所有不好的生活方法,那樣渴愛就沒辦法產生。下午再討論道聖諦。

******

    上午討論過滅諦,要消滅渴愛,渴愛是所有痛苦的原因。消滅渴愛,就能把所有的苦消滅,滅聖諦就是我們佛教裡講的涅槃,消滅渴愛就是涅槃。滅聖諦比較強調佛教修行的目的,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早期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離苦」,而沒有講「得樂」,只有滅苦。要滅掉的是苦的因,不是苦的果。如果有人認為修行就是為了消滅所有的痛苦,這樣的說法也不正確。「苦」是什麼?生、老、病、死,哪一個人能夠消滅生、老、病、死呢?沒有。我們已經生了,這一輩子還是要面對老、病、死。如果這一輩子解脫,已經達到了阿羅漢、佛果,還是一樣要面對老、病、死。所以佛教的目的,不是要消滅生、老、病、死,是消滅生、老、病、死、愛別離等種種苦的因,這是修行的重點。

    很多人強調不生不滅、不老不病,他們有這樣的概念。不生的話去哪裡?做什麼?我們不知道。沒有生病,表示永遠健康,沒有老化,表示永遠年輕,這種沒有變化的觀念,他們並未真正了解佛教的理論。雖然人人都說,佛教的修行是為了消滅苦,或是離苦得樂,但是佛教講的「苦」是什麼呢?生、老、病、死等種種苦,這些是自然生滅的,沒有人能夠控制,佛教修行是要消滅所有苦的因。生是因為「有渴愛」,生了以後,就開始有種種的痛苦,所以那些修行成就的阿羅漢或是得聖果者,生命當中同樣會遇到老、病、死,也會愛別離,但是沒有苦。

    釋迦牟尼佛有沒有離開祂的母親?祂成佛以後,父親死亡了,是愛別離。祂的釋迦族,最後一個也沒存在,大部分都出家了,有些人死亡,也是愛別離,但是祂沒有苦。阿羅漢、佛自己的生命當中,有沒有怨憎會?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提婆達多害佛,然而佛陀以及佛弟子還是一樣和他在一起,但是沒有苦。我要跟諸位強調的是,已經解脫達到聖果者,祂們的生活還是跟我們一樣。我們的六根想要得到,但是很多事物得不到,凡夫是求不得苦啊!但是那些證得聖果者,祂們沒有求不得苦。所以要記住,滅聖諦的意思不是滅苦,是要消滅苦的因,也就是渴愛。所以佛教講的涅槃不是消滅苦,是要消滅苦的因,它是渴愛。

    涅槃的意義就是止息煩惱,所有煩惱的根就是渴愛,渴愛還有分類,主要的就是貪瞋癡、傲慢心、嫉妒心等種種煩惱,阿毗達磨裡講,人內心有一千五百多種煩惱,但所有煩惱的根,主要就是渴愛。渴愛就是執著,因為執著而產生很多煩惱。為什麼人有嫉妒心?因為執著、渴愛。為什麼瞋恨?因為執著、渴愛。為什麼人有貪念、欲望?原因都一樣是渴愛。所以滅聖諦就是滅掉苦的因,證悟涅槃。涅槃在佛經裡也有解釋,它的境界我們無法了解,這不是世間法,而是超越世間的。用我們的語言表達出來的,一定屬於世間法,所以我們講涅槃,講了半天都是世間法,我們沒辦法理解。理論上真正的涅槃,就是超越這個世間。為了理解它,我們常會說,消滅苦的因、消滅渴愛就是涅槃。

    涅槃有兩種,一種是有餘涅槃,一種是無餘涅槃。什麼是有餘涅槃呢?就是他已經斷絕了渴愛,斷絕了苦的因,但人還活在世上,這叫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呢?他已經斷絕了苦的因,就是渴愛,人也已經死亡不活在世間。佛陀有兩次涅槃,第一次在菩提樹下,就是煩惱滅的涅槃;另一次是八十歲時,離開世間的涅槃。換另外一個名詞來說明,第一個是有餘涅槃,是人在世但已經斷絕了渴愛,那種涅槃叫做「煩惱滅度」,那種涅槃我們這一輩子可以達到。第二種是無餘涅槃,指五蘊的因滅度了,就是人死亡了。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法和心法(受、想、行、識)分開,身體跟意識分開。要記住,這是我們的語言文字方面的解釋而已,佛教裡只有一個涅槃。涅槃的境界,我們雖用語言表達出來,但沒有辦法完全體驗它。

    有些地方的說法,不生不滅才是涅槃,但是這種說法屬於一種極端,因為你講不生,背後表示有生,你講不滅,還是有滅。所以無法用言語完全表達出來,要自己體驗它。所以佛教真正解脫的境界,只有自己知道。佛經裡講「自知不受後有」,自己知道不會後有,怎麼會有後有呢?因為有渴愛。你有沒有這個渴愛?有沒有欲望?我不知道。誰有沒有煩惱?誰有沒有渴愛?只有誰可以知道?沒有渴愛的那種人,就是佛。另外一個人是不是阿羅漢?只有阿羅漢才知道。另外一個人有沒有成佛?只有成佛者才知道。

    關於解脫的境界,在佛教歷史上,有很多文字解釋,最後編成一大堆文書而已,無法真正完全說出來什麼是涅槃。我們一般文字上的理解,四聖諦法裡第三個聖諦就是涅槃─滅聖諦。

    接下來,第四聖諦講滅掉煩惱、渴愛的方法,就是八正道。佛陀第一次講的《轉法輪經》裡面,四聖諦法中第一、二、三聖諦是佛教的理論,第四道聖諦是佛教的修行方法。有些人認為佛陀當時對五比丘講四聖諦,要強調的不是苦、集、滅諦,祂要強調的就是道諦。因為那時候大家都知道生命是苦,所以都去修行,而不需要跟五比丘講一切是苦,祂要講滅苦的方法。第一苦聖諦本來就存在,那時的修行人想要離開苦,所以開始修行。第二集聖諦就是它的因,各個宗教講不同的理由,佛陀成佛以後,宣說所有苦的原因是渴愛。為什麼祂要先講因,再講消滅呢?為了先讓五比丘了解離苦的方法,你不知道因,則不知道如何消滅它;你知道因,然後離開那個原因,才能達到涅槃的境界,這部分你要先讓他們知道,最後講八正道,就是佛陀講的中道。

    為什麼佛陀講八正道是中道呢?因為當時有兩種修行方法,一者是享受感官的樂而修行,一者是苦行。佛陀知道這兩種都無法了解宇宙的道理,那時很多修行人包括五比丘,都是修苦行,佛陀也跟著他們修苦行。佛陀出家以後遇到兩位老師,跟他們學習修定,培養心裡面的禪定。祂也達到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但是祂發現煩惱、渴愛還是存在。同時祂發現入定的時候,愈坐愈喜歡入定,為達到禪定的那種感受,也會讓凡夫的渴愛增加。這就是第一種修行方法,不能讓身心感受到樂的修行,禪定沒有辦法。第二種就是苦行,讓身體受種種苦,佛陀修過六年,知道它也沒有辦法趣入解脫。簡單的說,讓這個感官樂受,沒辦法解脫;讓這個感官苦受,也沒辦法解脫。所以祂兩者都放棄,坐在苦樂中間,也不是樂、也不是苦,這個方法就是八正道。

    《大念處經》裡面的道聖諦部分,告訴我們如何消滅渴愛。

道諦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導致苦滅之道聖諦?此即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導致苦滅的方法?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接下來逐項解釋: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正見?諸位比丘!如實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導致苦滅之道,諸位比丘!此等名為正見。

    「正見」就是知道苦、集、滅、道,以這一段的意思來看,就是有正確的想法。我們有沒有正見,怎麼知道呢?第一要「如實知苦」,正確的知道苦,生、老、病、死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怨憎會是苦,這樣真正的去了解,就是正見。有多少人真正的去了解?有多少人覺得生老病死是苦呢?我們很多人都沒有完全知道這些都是苦。接下來,「知苦之集」,所有那些痛苦的因要知道。它的消滅是「知苦之滅」,然後知道苦滅的方法,就是八正道。我們現在講的正見,範圍比較大,內容有很多,有很多事情可以講,前提是要了解正確的概念。

    正見,即正確的概念。但佛陀第一次講法的時候,他講的正見就是了解四聖諦法、知道四聖諦法。誰讓你入佛門?就是正見,你沒有正見的話,你還在佛門外。正見是什麼?了知苦、集、滅、道,至少要了解苦,真正了解苦的人,才會想要進入佛門。所以佛教修行的主要概念是正見,沒有正見的話,接下來的部分不會完全做到。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正思惟?諸位比丘!出離之思惟、無瞋之思惟、無害之思惟,諸位比丘!此等名為正思惟。

    我們都有思惟、都有思考,但是那些思考、那些所想的方法,正確還是不正確呢?我們的思想、思惟,我們的思考方法,如何變成正確呢?就是這裡講的正思惟。正思惟有三種,你的思惟過程當中有這三種內容,才會變成正思惟。

(一)出離之思惟,什麼是出離呢?就是你的六根接觸六塵的過程當中,不讓你的內心產生種種的欲望、種種的貪念,這就是出離。很多人會說,出離就是出家修行;而這邊講的出離思惟,所思惟的對象(被我們思惟的某個東西、某件事情),是從六根接觸六塵過程產生的,就是你思考的對境,一定從六門進來。所以,凡是你看到的、你聽到的、你聞到的、你接觸到的、你想到的,那個當下,不讓你的內心生起欲望、貪念,這就是出離的思惟。你的思惟如何變成出離的思惟呢?你思考的時候也是一樣,沒有貪念生起,內心沒有喜歡、要求、想要及種種的渴愛。

    「離」有三種,修行中所培養的出離分為三種,第一是自然離,第二是持戒離,第三是正斷離。

第一是自然離,什麼是自然離?當你做一件事情,會想到你的生活環境、社會地位、身分、年齡、家庭環境、所居住的國家,想了之後你會去思考,認為自己沒辦法做這種事情。可能因為國法,我沒辦法做這種事情;因為家法,我沒辦法做這種事情;因為我的身份是一位老師,我沒辦法做這種事情;我已經老了,沒辦法做這種事情。自然離,就是六根接觸六塵的過程當中,你會考慮到你的家庭關係、你的社會地位、你的身份、你的年齡,因為這種種原因,所以你不想做而離開,離開所有的欲望、渴愛。例如:很多年紀大的人,不喜歡看電影、逛街,難道他消滅了欲望?沒有,是因為他的狀況,使他自然的離開。

第二是持戒離,因為我受戒,如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所以我不能做。因為已經被戒的規矩約束,所以不能做,這也不代表你沒有欲望。

第三是正斷離,正斷就是斷絕欲望,真正的斷絕渴愛,真正的斷絕種種欲望而離開,他們是真正在八正道中修行的人,還有證得聖果的人。

    出離思惟的過程,一定會經歷這三種離,但是佛教最後真正要達到的是正斷離,這樣才會變成正思惟。

    正思惟也可解釋為如理作意,還可以說是從根源作意。如理作意的「理」是什麼?佛理,佛陀所說的真理。從根源是指自然世界的根源,從本來的、原來的法來思考,這也是正確的思惟。一般而言,佛教修行的轉念,也是正思惟,也是如理作意。譬如你想要傷害別人,會突然想到傷害眾生沒有慈悲心,於是馬上轉念。你用自己的理論“不能傷害眾生”,當你想到這個理論於是如理作意。常常培養如理作意的人,很不容易作惡業,他不斷地會思考,這就是正思惟,屬於八正道。

(二)無瞋之思惟,是沒有瞋恨的意思。你思考某事某物的時候,內心不會產生瞋恨。無瞋之思惟,就是慈悲,你內心有慈愛,就不會生氣。

(三)無害之思惟,沒有傷害任何的眾生。如身體的傷害,或是內心的傷害。包括給人家不方便,亦屬於心理的傷害,如不讓眾生使用,不讓他照本身的生活方法來活下去,給他很多障礙,這些都是有害的思惟。如果沒有上述傷害的思惟,就是無害之思惟,充滿了慈悲。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正語?諸位比丘!遠離妄語、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綺語,諸位比丘!此等名為正語。

 四種不善語,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須要特別解釋。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正業?諸位比丘!遠離殺生、遠離偷盜、遠離邪淫,諸位比丘!此等名為正業。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正命?諸位比丘!聖弟子捨邪命,依正命而生活,諸位比丘!此等名為正命。

    正命,就是為了生活所用的方法要正確,要離開所有惡業,依善法而生活。正命強調的是為了生活所做的事情,就是你所有的工作、事業都屬之。佛教裡提到好幾種不能做的生活方法,譬如,買賣武器的生意,這不是正確的生活方法。用現在的概念來說,為了生活要賺錢,你賺錢的方法要依止善法,這方法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傷害到別人。佛教對善業的定義,沒傷害到自己,但傷害到別人,這不是善業;沒傷害到別人,但傷害到自己,這也不是善業。所以自他兩邊都有利益,這就是正命。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正精進?諸位比丘!於此,比丘發願、精進、勤奮、策勵其心,避免未生的邪惡、不善法生起;發願、精進、勤奮、策勵其心,捨斷已生起的邪惡、不善法;發願、精進、勤奮、策勵其心,促使未生起的善法生起;發願、精進、勤奮、策勵其心,促使已生起的善法安住、不衰退、增長、廣大、圓滿成就,諸位比丘!此等名為正精進。

    佛教講的正精進,是不讓還沒生起的惡念生起,這是第一個方法。已經生起的惡念要消滅,用剛剛講的轉念把它消滅,這是第二個方法。還沒生起的善念要讓它生起,是第三個方法。已生起的善念要讓它增長,就是第四個方法。這就是八正道講的正精進。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正念?諸位比丘!於此;

比丘安住於身,隨觀身體,熱忱、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他安住於受,隨觀感受,熱忱、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他安住於心,隨觀心識,熱忱、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他安住於法,隨觀諸法,熱忱、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諸位比丘!此等名為正念。

    正念就是修四念處,安住於身、受、心、法,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我們培養正知正念,正念怎麼樣觀?安住於身,觀身;安住於受,觀受;安住於心,觀心;安住於法,觀法。為什麼要安住於身,觀身,正知正念呢?為了離開、捨離、放棄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所以修四念處為了什麼?為捨離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在八正道中,你真正培養了正念,就是你慢慢一步一步開始捨離對世間的貪欲和憂惱。

復次,諸位比丘!何謂正定?諸位比丘!於此;

比丘遠離欲樂,遠離惡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

    初禪的境界,要「遠離欲樂」。要離開欲望的快樂、欲望的樂受,先要離開你的心,你的心安定下來,會感覺很快樂、很樂受。此處的樂受,跟前面講的欲樂不一樣,欲樂是欲望的快樂、感官的樂受。「遠離惡法」,惡法指所有的惡業。你的心離開了欲樂、離開了惡法,接著「有尋有伺」。什麼是尋?尋就是尋找目標,那時候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觀呼吸,呼吸就是目標,你的心集中於目標,或是你的感受,或是你內心的種種念頭。有伺是什麼?你因為尋找到的目標,內心產生的種種想法、思考,就是伺。這個時候,你內心只有尋找目標跟思考目標的種種念頭而已。「由離生喜樂」,你已經離開了欲樂、惡業,這些統統離開了;生起喜樂,喜是內心的樂受,樂是身體的樂受,就是具足初禪的境界。佛教裡面,關於定有很多說法,有很多種類的定,一般常講的定,是把你的心集中於一個目標,沒有別的想法,沒有妄念。修四念處毗缽舍那禪法的時候,只要那種定即可,不須要達到現在討論的禪定。

尋伺止息,內心等淨,心一境性,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具足二禪而住。

    第一初禪,有尋有伺;二禪時,尋伺已經不見了。沒有尋找目標的念頭,沒有思考目標的心,這些統統止息了,內心非常清淨。「心一境性」是在一個目標上,與集中一個目標不同,因為集中一個目標,還是有尋有伺,沒有離開欲樂,也可能沒有離開惡法。我們修四念處毗缽舍那禪法,基本上要達到的定,是遠離惡法,但不一定能遠離欲樂,它還是有尋有伺。

    初禪的喜樂是「離生喜樂」,已經離開內心跟身體的樂受。二禪是「由定生喜樂」,因為定而生起的喜樂。前面講的離是出離,離開欲望,放下欲樂,放下惡法,因為出離而生起的喜樂,這是初禪。一般人沒有離開欲樂,才會有喜樂。但是禪定則是因出離了欲望,而生起了喜樂。

    二禪是「由定生喜樂」,尋伺止息,心安定下來,內心清淨了,心一境性,所以有定,因定而生起喜樂。

離喜與尋伺,他住於捨,正念正知,身心受樂,體驗聖者所說「以捨與念而住於樂」,具足三禪而住。

    三禪的定是離喜,此喜就是內心的樂受,他離開、放棄了,尋伺找目標也統統放棄了,放棄之後他住於捨。捨指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捨。正念正知,身心受樂,此時身心也會感受到樂,這種樂的感受是怎樣來的?體驗聖者所說「以捨與念而住於樂」,因培養「捨」,而有內心的樂受,這是第三禪。

離樂與苦,他斷先前一切喜與憂,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具足四禪而住。

諸位比丘!此等名為正定。

    第四禪定是離開了樂跟苦,樂是身體的樂受,苦是身體的苦受。他斷絕了一切喜跟憂,喜是內心的樂受,憂是內心的苦受。這些統統遠離了,要注意,這邊講遠離,並沒有斷絕,因為苦不能斷,能斷的是苦的因。遠離的意思就是放下、放棄、不執著,不執著種種的感受。你如何能不執著感受呢?因為你已經培養捨念,那時「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捨念好像在中間,不樂不苦,不會執著樂受,也不會執著苦受,你的心如如不動,即體驗到種種感受時,心都不會動搖。這是第四禪定的境界。

諸位比丘!此名為導致苦滅之道聖諦。

如是,他安住於法,隨觀內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外法;或安住於法,隨觀內、外法。他安住於法,隨觀生法;或安住於法,隨觀滅法;或安住於法,隨觀生、滅法。

他建立起「唯有法」的正念,如此建立正念,只為了更高的智慧與正念。他於渴愛與邪見,無所依而住,他亦不執著五取蘊世間任何事物。諸位比丘!比丘如是安住於法,依四聖諦隨觀諸法。

    我們前面討論八正道的方法,要不斷的練習,落實於生活上,才能夠消滅渴愛,渴愛是所有痛苦的因。我們開始修四念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修八正道,不斷的培養正念、正思惟、正定,這些雖然有分開的解釋,但是我們修的時候,都會包含在我們的修行方法當中,所以修四念處也是修八正道。

    禪修的過程當中,一定會修八正道。各位可以想一想,平常我們的修行,有沒有八正道的內容?平常所說的正業、正命、正語,最後都會拉回來歸屬於八正道,現在討論它們與八正道是否有直接的關係(不是繞回來的關係)?在思考八正道的修行方法時,我們有一種感覺,早期佛教的修行很單純,不會很複雜,講得非常清楚,所以,我們的修行法門是否正確,也可以用八正道的定義來思考。比如說,我們現在修的法門,屬於八正道的哪一個部分?有沒有八正道的內涵?其中的理論跟作法,是否含攝於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我們斷滅苦因的方法。

    四念處的法念處部分,理論上的解釋,到此結束。這部經文最後提到,一個人能夠保持正念,修持四念處六年,可以成就證得聖果。這部分我今天不去強調,假如有人一直修六年,卻沒有證聖果的話,會質疑經文所講的正確與否。但要記住,時時刻刻保持正念,修行六年才得成就。經文的解釋暫時告一段落。  

               修習念處的成就

其實,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七年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七年,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六年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六年,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五年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五年,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四年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四年,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三年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三年,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二年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二年,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一年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一年,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七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七個月,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六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六個月,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五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五個月,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四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四個月,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三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三個月,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貳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二個月,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一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一個月,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半個月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更不必說半個月,諸位比丘!凡修此念處達七日者,可得二果之一:於現法證得究竟智;若有餘執,則得不還果。

這就如前所述:「諸位比丘!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聖道,體證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念處」。

世尊如是說已,諸比丘心生歡喜,信受世尊所說。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