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前行──正確的發心
首先在聽法之前,我們需要有正確的發心,也就是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在不善、無記與善的三種意念中,將所有不善的意念和無記的意念完全遮止,並且不斷地生起慈悲心與菩提心……等善的意念,大家應該以這種殊勝的發心來聽聞教法。

曾經有一對母女在過河時被大水沖走,母親當時心裡想:「我被淹死了沒有關係,只要女兒能夠平安到達陸地上就好。」女兒心裡也想:「我死了沒關係,只要媽媽平安就好。」結果母女兩人都被淹死。她們死了之後,天上出現彩虹,母女兩人同時往生到天界。為什麼她們能有這麼好的善報?因為她們在臨終時,內心所起的是清淨的善念,故能感得這樣的果報。

所以,我們要時時心存善念,而善念中最殊勝的就是發菩提心。

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裡有一句偈頌說到:「應為求利益一切有情眾生之故發心修行,成就佛道。」

在修行上要如何發起殊勝的菩提心呢?首先應該為了究竟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緣故而發願修行成佛。有了這樣的發心之後,再進一步地聞、思、修,並透過六波羅蜜來精進修持,以達到究竟的解脫。行者在修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斷除各種邪惡的、不善的意念;進一步再將中性的、無記的業也完全斷除;而心裡則確實地生起一切善的意念──慈悲心與菩提心。

所以當我們聽法的時候,應該不離菩提心地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而聽法。如果說法者及聽法者都能以菩提心的意念來講述、聽聞佛法的話,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因此,現在請各位發心:「我們為了要使遍虛空的六道有情眾生,能夠證得究竟的佛陀果位,而來聽聞教法,並於聽聞之後發願確實修持以證得成就,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

第二章 教法概說
第一節
佛陀說:「我將趨向解脫的法門教示給你們,但是否想走向解脫則完全由你們自己決定。」佛陀為了利益眾生,向眾生開示了「苦諦」和如何從輪迴中解脫的法門,而大家聽聞之後,是否願意依止這些法門修行以求得解脫,則完全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中。所以我們應該了解:雖然佛陀開示了無數的修行法門,但是眾生是否能夠依止?是否如實修行?而哪些是該斷除的?哪些該捨棄?哪些又該避免?而且個人在實際的修行上,是否已經如實地斷除、捨離?這些都完全取決於眾生自己。

佛陀開示了無數法門,希望眾生在聽聞之後能確實地修持,走上解脫之道,然而我們卻不斷地在輪迴中流轉。

輪迴中的各種現象可以總歸為六種中陰的情境。至於在這六種中陰的情境中,眾生要如何修持?該如何從中得到解脫?這些就是整個《中陰聞教解脫法》的內容。

這個法是一切諸佛菩薩為了度化不同程度、不同根器的眾生而開示的。在所有的修行法門中,特別是金剛乘,它有各種的善巧跟方便,因此對於根器銳利的眾生,是可以允許傳授甚深而且能快速證得解脫的法門,而《中陰聞教解脫法》即是一門非常深奧,又能快速成佛、解脫的殊勝法教。

第二節
書名
這本《中陰聞教解脫法》,即是我們現在所要講的「六中陰教授儀軌」藏文名為《雷紐恩曲喔鈞倔》,中譯為《斬斷業及煩惱之流》。

此書名的意思是: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無明的緣故而造作各種業,再由於業力的驅使而不斷地在三界中流轉;然而經由中陰的教法則可以究竟斬斷無明,使我們從輪迴中解脫,故此書名為《斬斷業及煩惱之流》。(為求行文之方便,於本書中將其簡稱為《中陰教法》。)茲將這部教法中對我們最重要的部份,次第的來進行解說,並將此解說所集成的這本書,命名為《西藏生死導引書》。分為上下二冊,分別闡明生死的真相及六種中陰境界,以及殊勝的修持法門與口訣。

第三節
緣起
這個教法的緣起,依照經典中所記載:最早是由鄔金淨土的蓮花生大士所傳授,後來為了讓末法時代的眾生能修持此教法,便將這個中陰教法巖藏起來,後世再由具緣的瑜伽士──取藏者「南開吉美」大師取出並加以弘揚。

第四節
殊勝處
此教法具有使所有六道有情眾生都能迅速解脫的功德利益,也就是說:眾生藉由聽聞、了知這個教法,當死亡後面臨「法性中陰」時,當下就能得到解脫,不需要再次投胎轉世,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殊勝、深奧,並且具有廣大利益的教法。

《中陰教法》對於現代的眾生非常重要,因為眾生個個充滿了各種的煩惱與妄想,內心非常散亂及懈怠,並且在佛法的聞、思、修與修行的助緣上都非常薄弱。為什麼《中陰教法》對當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呢?因為在修學其他的法門時,行者大多需要遮止自己懈怠的過失,然後依止寂靜處,再經由聞、思、修與止觀……等等次第精進地去修學,才能證得解脫的成就。但是現代的眾生非常懈怠,而且智慧短缺,沒有辦法如理如法地去聽聞、思惟、修學,所以也就難以證得解脫的果位。

因此,如果大家能夠依止這個「聞即解脫」的《中陰教法》,只要能夠聽聞並了解有關中陰的法門,了解在中陰時所有由迷惑所顯現的相狀,是如何的情境,當面臨死亡與這些現象的時候,我們不需要費很大的努力去修持,就能夠在面對死亡,或各種中陰之時,藉由此教法迅速把握解脫之道而得到解脫。這也是《中陰教法》的殊勝之處。

第三章 中陰的三種形式
中陰有三種形式:一個是「清淨的中陰」,一個是「不清淨的中陰」,另一個是「淨不淨的中陰」,也就是一部份清淨、一部份不清淨的中陰。
一、何謂「中陰」?
「中陰」,藏文稱之「把」(bardo)。「把」是指「兩種狀態之間」,即為「中」;「」是「前者與後者的關聯」。「把」就是「由開始到結束的中間這段期間」,中文翻譯為「中陰」或「中有」。
二、清淨中陰
「清淨中陰」指的是:一切法的根源是清淨無染的,由清淨無染的法性所展現出來的是圓滿的報身及化身,這是屬於「清淨的中陰」。所以已證悟的佛陀所顯現的報身與化身是「清淨的中陰」。
三、不清淨中陰
第二種「不清淨中陰」指的是:一切的有情眾生由於對法性本質迷惑的緣故,而顯現出迷惑的境相,這就是「不清淨的中陰」。
四、淨不淨中陰
第三種「淨不淨的中陰」指的是:已經在修行道上的行者還沒完全淨除一切的無明迷惑,亦即尚未證得佛陀的果位,所以還不能完全展現出「清淨中陰」的現象,因此在其修行過程中,雖然仍有垢染不淨的中陰顯現,但另一方面也會有清淨的顯現,所以稱為「淨不淨的中陰」。
五、不清淨中陰顯現的原因
對於凡夫眾生以及修行道上的行者而言,這個「不清淨中陰」的顯現是怎樣的情況呢?事實上它是以法性為基礎,由於對本自清淨的法性不了解(稱之為「無明」)的緣故,而執著清淨法性為自我,所以有「不清淨中陰」的顯現。這就好像有個人看到草繩,誤把草繩當成是真實的蛇,於是產生了各種的疑惑和恐懼。同樣地,眾生由於無明、執著的緣故,將本自具足的清淨法性執著為「我」,於是產生了「不清淨中陰」的現象。

第二節
中陰的六種分類
一般而言,中陰有六種情境,分別是:

˙生處中陰(亦譯生存中陰、處生中陰或處胎中陰)
˙臨終中陰(也翻譯成死亡中陰、命盡中陰)
˙法性中陰(也翻譯成實相中陰)
˙投胎中陰(亦譯受生中陰、投生中陰、中有中陰)
˙禪定中陰(亦譯禪定中有、定中中有)
˙睡夢中陰(睡眠中陰)

一、生處中陰
六道眾生正式投胎受生,從出生有了身相之後,一直到死亡的這段期間所顯現的種種景象,稱為「生處中陰」。

二、臨終中陰
第二個稱為「臨終中陰」。臨終中陰是指開始面臨死亡的過程,在將要死亡時從四大分離、消融的次第,一直到內、外之氣息斷滅,究竟死亡,死亡的現象完全展現的這段期間稱為「臨終中陰」。時間上約莫是生處中陰結束後,到法性中陰現起前的這個階段。

三、法性中陰
第三個是「法性中陰」。法性中陰是從臨終中陰結束開始,直到投胎中陰現起的這個階段。在消融次第已經完全結束,亡者陷入昏迷之後,再一次展現出法性本具的智慧、聲音、光芒、光點等等情境,並且顯現出寂靜、忿怒本尊的種種身形的過程。

四、投胎中陰
第四個是「投胎中陰」。投胎中陰是從法性中陰結束後,一直到正式投胎受生的這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我們可以藉由生前所聞受的種種教授,而選擇往生佛國淨土或是投生到六道去。而在這個過程中,亡者會面臨各種痛苦、快樂等等不同的境相。因為這是選擇再次投生的一種中陰過程,所以稱為「投胎中陰」。

五、睡夢中陰
第五個「睡夢中陰」指的是由入睡一直到醒來的這個階段。
眾生由於心、氣相依的緣故,身體中的氣、脈、明點在睡夢中展現出種種迷惑的幻境,故稱為「睡夢中陰」。對於三界的眾生而言,一切的顯現都是迷惑的境相,而睡夢中則是比白天的迷惑還更加迷惑!為什麼呢?因為從自己無明迷惑的妄念中再展現出各種睡夢中的境相,即是迷惑中之迷惑,因此稱其為「睡夢中陰」。

六、禪定中陰
第六個「禪定中陰」是指修行時安住於三摩地中一直到出定的階段。
行者不論是依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或者依「止」或「觀」的法門而修持,當行者專一安住在三摩地的境界中時,對於無明迷惑的過失能以修持所生的智慧將之降伏,繼而安住於定境中,凡是進入定境的期間都稱為「禪定中陰」。

七、生處中陰與睡夢、禪定中陰的說明
實際上,六種中陰的展現是有次第的。
我們現在處於生處中陰的階段,經由聞、思、修三種方式來修習正法,確實地依循教法在此生中精進修持,以求證得解脫,這是目前生處中陰的狀態。而睡夢中陰以及禪定中陰也是伴隨著生處中陰的階段而展現的。我們要知道:白天是一種無明迷惑,而睡夢則是更大的無明迷惑,這就是睡夢中陰的情景。禪定中陰則是依聞、思、修的佛法修學而讓心安住、契入三摩地的境界中。因此睡夢中陰以及禪定中陰都是在生處中陰裡的現象。如果我們在生處中陰階段未能得到究竟解脫的話,緊接著就會面對「臨終中陰」的境界。

八、六種中陰境相的本質
中陰現象的展現其實是緣於本自清淨的如來藏。因為眾生對於本自具足的三身智慧不了解的緣故,因而展現成六種迷惑的境相。然而那是怎麼樣的展現情形呢?其實本來沒有這些現象,我們卻因為迷惑而認為「有」各種實有的現象,一切境相的本質,本來就沒有任何真實性,但我們卻將這些無實的現象執著成是實有的,於是就有所謂六中陰的境相。
輪迴所展現的一切現象,其實都是虛幻不實的,因為我們迷惑於此虛幻不實的輪迴現象,執著其為真實,就如同我們明明知道夢中的境相都是不真實的,但是當睡夢未醒的時候,卻會誤以為夢中的一切現象都是真實的。因此如同《心經》所開示的:「一切諸法的本質都是空性的。」其實整個輪迴境相的本質就是如此。

以上簡述六種中陰,接著將更詳細地解說每一種中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