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專區

印度八大聖地介紹

 

根據《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中記載(南傳亦有類似記載),閻浮提八大佛教聖地是:

淨飯王都迦毗城     龍彌儞園佛生處 (藍毗尼園及迦毗羅衛國)

摩伽陀泥連河側     菩提樹下成正覺 (菩提迦耶佛證道地)

迦屍國波羅柰城     轉大法輪十二行 (波羅奈斯鹿野苑初轉法輪地)

舍衛大城祇園內     遍滿三界現神通 (舍衛國及祇樹給孤獨園)

桑迦屍國曲女城     忉利天宮而降下 (僧伽施從忉利天返回人間處)

王舍大城僧分別     如來善化行慈悲  (王舍城、包括靈鷲山,竹林精舍)

廣嚴大城靈塔中     如來思念壽量處 (吠舍離 廣嚴城)

拘屍那城大力地     娑羅雙樹入涅槃 (拘屍那迦 佛涅槃地)

 

tumblr_mjco89cUVY1rkz363o1_1280.jpg

藍毘尼Lumbini-釋迦牟尼佛出生地(尼泊爾)

毘尼(Lumbini)離印度邊陲不遠,與印度的瑙坦瓦(Nautanwa)小鎮距離最近,位在尼泊爾的特萊(Terai)地區,是尼泊爾的穀倉區,二千六百多年前佛陀誕生於此。

西元1976年,在印度北方邦庇浦拉瓦西北約十六公里,發掘出迦毘羅衛城的遺址,與早先認為遺址是在尼泊爾提羅拉科特(Tilaura kot)看來,則迦毘羅衛城應該橫跨印度與尼泊爾邊境地區。藍毘尼園古稱為“論民園”,是釋尊誕生的地方。近代學者譯稱為“洛明達”、“臘伐尼林”或“魯明代”,藍毘尼是一個長滿裟羅樹(Sala tree,無憂樹)的花園,據稱古代劫毘羅伐斯堵(Kapillavastu,劫比羅伐窣堵國、迦毘羅衛)國有佛本生處塔。《法顯傳》中稱迦毘羅衛城位在藍毘尼的西南15公里處;玄奘卻說迦毘羅衛城在藍毘尼的西面23公里 處。現今留有許多阿育王時代以後所建的方形寺院及圓形佛塔遺跡,另外還有七個紅磚小圓台,神話象徵釋迦族(Sakya,中亞的塞種人)淨飯王的小王子悉達多喬達摩(Siddhartha Gautama)一出生「不扶而行於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今茲而往,生分已盡。』隨足所踏,出大蓮花。」千餘年前玄奘在《大唐西域記》稱藍毘尼為“臘伐尼林”,其卷六所說:「上作馬像,無憂王(即傳說阿育王曾於西元前249年親訪)之所建也,後為惡龍霹靂,其柱中折仆地。」當時阿育王所立立柱(Asoka Pillar)的馬形柱頭,在西元1895年被德國考古學家費西爾博士發現時已失。幸好柱身上以婆羅迷文(Brahmi,但另有學者認為是俗語Prakrit文)刻寫阿育王的親筆敕文,而知阿育王曾派遣高僧到邊地傳教,廣建佛塔,造立石柱,估計當時應有立柱約五十根,目前傳世的約十五根。經費西爾進一步的考古挖掘發現,附近曾有一座磚結構稱為摩耶黛維(Maya Devi,摩耶是夢幻的意思,摩耶女神即佛陀之生母Mahamaya)的廟,廟內有沙石雕刻描繪佛陀誕生的情景。

菩提伽耶.jpg

菩提伽耶Badhgrya-釋迦牟尼佛證道地

菩提伽耶(Bodhigaya,Bodhagaya)位於尼連禪河河畔,在比哈爾邦(Bihar)伽耶城(Gaya,佳雅城,古屬摩揭陀國)城南十三公里處,是聖地中最具重要意義的聖地,由寺和塔組成。佛陀在菩提樹(Pippala tree畢缽羅樹,Bodhi tree覺樹)下立誓「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的成道處。

此聖地一直是令人崇仰、嚮往的地點,每日有世界各地前來朝禮的信眾。阿育王即位時,初崇信外道,曾下令砍伐菩提樹,但枝幹雖被砍掉,不久仍新芽繁茂,阿育王知後乃悔悟,而令人修築十餘公尺高的石欄圍繞著,如今石欄尚存三面。

據彥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寫玄奘到達菩提樹下後哀嘆不已說:「佛成道時,此身在何處度生。而今像法時代,渡萬里來此,想此玄奘業障何等如此深重。」洽有結夏來此安居的數千僧人,見到玄奘如此悲傷,也都跟著哀哭泣來。原來的菩提樹至今已是第四代,阿育王所建精舍已經無存,但阿育王弘法石柱(Ashoka pillar)留下半截柱身及殘留字跡。據說西元二或四世紀時,在阿育王所創建的寺塔處,由錫蘭國王改建為摩訶菩提寺(Mahabodhi Samgharama,稱正覺塔或大覺寺)是硬質砂岩構成,有一座中央尖塔式的建築物,塔高約五十二公尺,底層為邊長各十五公尺的四方形臺,逐漸向上收縮,頂部為圓錐狀,上立有一銅製螺旋圓頂。中土宋代皇帝曾修建此正覺塔,並立碑為記,十三世紀雖經“伊斯蘭教”教徒入侵,因事先以泥土覆蓋,免遭劫難。(另說,十四世紀時,緬甸國王又在阿育王的塔寺遺址上重建。因遭受洪水後,被泥土掩埋。)西元1861年由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康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挖掘後才重新出土。西元1870年代末期,菩提伽耶經緬甸佛教徒孔林漢等發心整修重見天日,還從斯里蘭卡移植新的菩提樹。大塔外牆周圍有各式各樣的佛像,一樓大殿內有一座鍍金的佛陀「降魔正覺」像(Buddha in Bhumispaisha Mudra,觸地、降魔手印),還有建於西元前二世紀的紅砂岩厚石板雕刻的金剛寶座(Vajrasana),塔左小聖殿前保存了一座圓形的石座,上面雕刻了一對佛足印(Buddhapada)。目前有各國佛教徒所建的修院林立,大多為西藏、不丹、泰國、日本、韓國、緬甸、越南、台灣、孟加拉等國的佛教團體捐資興建的。

鹿野苑SARNATH──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地(瓦拉那西)

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之地,距離瓦拉納西恆何古城不到三十分鐘車程,是世尊再菩提伽耶成正覺後七個禮拜,悟道後第一次對和他曾一起修行的五位出家人說法的地方,他們對佛陀的教理深表贊同與理解,而成為他的弟子,此處的說法為釋迦牟尼向世界宏揚佛法的第一步。

鹿野院公園,至『五比丘迎佛塔』,小丘上建一小塔可登頂觀日落,並極目四望,鹿野苑風光盡收眼底,廢墟公園內有多處挖掘出來的寺廟院遺址,最重要的為五比丘說四聖諦,八正道法的平台,與阿育王所建紀念佛陀初轉法輪塔,它重建於笈多王朝有幾何圖形,混合花,鳥,人物圖案,是當時的建築特色,另有砂石建的涼亭,欄杆內放置斷裂五塊的阿育王石柱,柱頭是四個石獅子,面向四方,目前存放於鹿野苑博物館,收藏西元前三世紀~西元十二世紀的作品,尤其是笈多王朝時期的傑作特別多,阿育王時代建造的4頭獅子像的石柱保存於此,獅子頭成為印度國家的一個象徵。在印度紙幣上仍以孔雀王朝時期四獅子頭的圖形為標誌,可見阿育王弘法護教的德澤對後世的影響。

佛陀悟道之後,觀察眾生煩惱深重,邪見過患亦多,難解正法,本不想宣說教法,後經大梵天王的祈請,才改變初衷。經思維觀察後佛陀決定先向五位曾跟隨他的苦行僧傳授佛法,於是來到了波羅奈附近的鹿野苑,也就是五位苦行僧修行的地方。

五位苦行僧見到佛陀從遠處走來一致決定不理睬他,因為他們對佛陀放棄苦行及接受牧羊女的供養,感到十分不滿,他們不知道佛陀已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
佛陀慢慢的走過來他莊嚴慈靄的容貌 深深地吸引了五位苦行僧。便忘了彼此的約定,一一走上前去向佛陀致敬一個接過他的衣及缽,一個準備座位,一個端水位他洗腳,一個準備腳凳另個準備毛巾。

接著,佛陀對他們宣說了四聖諦和八正道的道理,並教他們依照這種方法修行,其中以憍陳如最先明白佛陀的教義,隨後他們五人發心隨佛出家佛陀道: 「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迦裟著身」他們分別是憍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等5人後人稱他們為五比丘。
此次的說法在佛教經典上稱之為「初轉法輪」,意即「第一次宏揚佛法」,這同時也是僧團成立的開始。

拘尸那羅-釋迦牟尼佛涅槃地

釋迦牟尼佛結束80年人生後圓寂之地。傳聞釋迦牟尼佛在此村莊郊外的2棵梭羅樹間寧靜地圓寂。此地有臥佛紀念堂內供五世紀時建的臥佛,紀念堂後方的圓塔,才是真正佛陀入滅處,以塔內挖出的信物為證,一公里外為佛全身火化場,以磚砌之橢圓形建物為代表,狀似一小山。佛陀有三個原因選擇拘尸那羅入滅,1是他最後一位第子須跋陀羅在此,2是當時八個國王的老師在這兒,幫助分配舍利,免於各國動干戈,3據說佛陀前幾世曾是拘尸那羅國王,很喜歡這兒的百姓。離拘尸那羅最近的緬甸寺是所有聖地中最早興建的寺院,旁邊的中華雙林寺為四十多年前中國果蓮比丘尼所建設,佛殿前的白色噴水觀音更增加了寺院靈秀之氣,目前則由越南籍的智順比丘擔任住持。
佛陀在入滅前,和弟子來到了拘尸那羅的娑羅樹林中。弟子阿難在兩棵大娑羅樹之間,為佛陀鋪設了一張睡榻,佛陀便頭朝北,右脅朝下側臥休息。其時並非開花季節,但兩棵娑羅樹卻花朵繽紛,落英紛紛飄到了佛陀身上。佛陀告訴阿難:「這娑羅樹神以非時華供養如來,這不是真供養。」 阿難問: 「怎樣才是真供養呢?」佛言: 「能受持佛法並實踐之,才是供養佛。」其時,一外道苦行僧跋陀羅,年已一百二十歲,聽說佛將入滅,自念: 「我對正法有疑,唯有佛能為我解惑。」便連夜趕至佛所欲見佛陀,但三次都為侍者阿難拒絕。佛陀聽到他們的對話,知道須跋陀羅誠心求法,便叫阿難讓他進見。須跋陀羅見了佛陀,問道: 「其他苦行僧是否也能證悟真理? 」 佛陀回答: 「只要他們能行持八正道,並能悟證真理。」,於是須跋陀羅請求隨佛出家受戒境修梵行,時夜不久證阿羅漢,是為如來最後聖弟子,便先滅度而佛後滅。
最後,佛陀道: 「弟子們哪,一切都是無常的,當精進修行莫放逸。」便入滅了,待大迦葉尊者抵達,頂禮佛陀之後,佛於自性中引發三昧真火,使肉身火化成八萬四千餘舍利子,後均分八國。

王舍城-釋迦牟尼佛講授大乘經典聖地(靈鷲山GRIDHAKUTE)

王舍城(Rajgir拉杰吉爾,後改名Rajagriha,即皇室宮殿之意)也在比哈爾邦巴特納縣伽耶城附近,是西元前第六世紀時「摩竭陀王朝」(Magadha dynasty)建都之處,位於那爛陀(Nalanda)南方十二公里 。王舍新城也是佛陀平服醉象及開示《法華經》之所在,佛陀在此講經達五年之久。而且頻婆沙羅王(Binbisara,毘婆羅王)所獻著名的“竹林精舍”房舍(維奴拉那Venurana vihara,另又說土地為迦藍陀Kalandaka長者從外道手中收回,所獻出之竹園)、耆婆芒果園精舍(Jivakamravana),以及那爛陀僧伽大學(Nalanda Monastery)遺址也在此附近,僅距離王舍城11公里 左右。王舍內城是在我們所熟知的靈鷲山(Gridhrakuta Hill、Vulture Peak,亦譯為耆闍崛山)等五座山峰環繞下,城南山(Vabhara)拉杰吉爾的七葉窟(Saptaparnaguha Saptaparni Cave)更是佛涅槃後六個月,大弟子大迦葉尊者(maha Kasyapa)集合五百阿羅漢成立僧團,並作“佛經第一次結集”之處。

靈鷲山GRIDHAKUTE

突出的岩石似鷲頭,因此得名。山頂上廣大的平台,是當年佛陀講說《法華經》的地方,釋迦牟尼佛曾在此地駐留12年。距菩提伽耶不到三小時的車程,在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的頻婆娑羅王常至此地向佛請法,此地也是耆那教的聖地,有耆那教的寺院。靈鷲山說台下有四個石窟

  1. ANANDACAVE 阿難修行石窟
  2. SARIPUTRACAVE舍利佛修行
  3. MAHAMAUOGALAYANCAVE目腱蓮修行石窟  
  4. MAHAKASPACAVE 摩訶伽葉修行石窟

七葉窟 SAPTAPARNAGUHA

佛滅後一個月,他於附近另一處山頭之七葉窟,召集五百比丘第一次經典結集,七葉窟需經過佛陀在世時就有的溫泉區上山,步行約四十五分鐘。
七葉窟 SAPTAPARNAGUHA於釋迦牟尼佛涅盤之後,迦葉尊者應許多佛弟子的請求,把佛一生所說的教法,用會誦的方式結集起來這就是第一次結集。,第一次500。阿羅漢結集經典是在摩揭陀王舍城竹林精舍西邊的大迦葉居住地方畢波羅窟,也就是七葉窟。護法為阿闍世王,由阿難尊者結集經藏,優波離尊者結集律藏。
竹林精舍是頻婆娑羅王獻給佛陀的第一個精舍,原址現為回教徒陵墓所佔,所幸園內仍有竹林旁邊一泰國人所建之小寺院及大水池旁的日本銅雕佛像,方能使人星起思古之幽情。

舍衛城-釋迦牟尼佛結夏安居及降伏外道聖地(祇樹給孤獨園)

舍衛城(Sravasti)法顯寫作拘薩羅(Kosala)國舍衛城,在今之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貢達(Gonda)‧巴何萊契區拉普提河(Rapti river)南岸,正確的遺址位置仍待考證,它是古代商業要地,也是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中心。為當時“婆羅門教”研習《吠陀經典》之重要地方,也是「耆那教」的聖地,因此常造成宗教政爭,佛教在此受到急速滅減的命運。此城中的「祇園精舍」(Jetavana Vihara)是昔日長者須達多(Sudatta ,又稱Anathapindik善施、給孤獨)與祇多(Jeta)太子合捐「逝多林給孤獨園」(亦稱祇樹給孤獨園),作為佛陀說法之處,佛陀在此度過二十四個雨季。

僧伽施-釋迦牟尼佛自忉利天臨降處

僧伽施(Sankisa,Sankasya,亦譯為劫比他國Kapitha。)今又稱山伽西或珊卡西亞,在中印度,今北方邦法魯迦巴德。僧伽尸是佛上忉利天(Trayastrimsa Heaven)善法堂,為母說法三個月後,降還人間之處。古代傳說城西二十餘里有大伽藍,伽藍之大垣內有三寶階之遺跡,為當時帝釋化作三大寶階,讓佛陀由此降下人間。玄奘記說:「天帝釋乃縱其神力建立寶階,中階黃金、左水精(晶)、右白銀。如來……履中階而下,大梵王執白拂,履銀階而下,天帝釋持寶蓋,蹈水精階而左侍,(梵)天眾凌虛,散花讚德。」當然玄奘只能看到後代帝王「壘以磚石,飾以珍寶」的寺院建築,寺中有佛陀時像,天帝釋和梵天王分立兩側。惜年代久遠,所以,此地只留有不知何時雕刻的一對巨大佛足印,以表紀念。並曾挖掘出據說阿育王為紀念其地殊勝所立之石柱,柱頭雕牛而非獅子(另說是象頭)。

毘舍離-釋迦牟尼三轉法輪及宣告將捨壽處(廣嚴城) 成立比丘尼僧團地

毘舍離(Vaisali)位在恆河北岸,古名吠舍釐、薜舍離,是十六國之一“跋耆國”(Vajji)部落聯邦的首都。佛滅後一百年,七百賢聖為“佛教第二次結集”,重訂達磨(法)與毘奈耶(律)之處,但此次之「十事爭議,均為非法」反造成後來的根本分裂。距離比哈爾邦的首府巴特那(Patna,即Pataliputra音譯波羅梨弗或波吒釐子城,意為華氏城)約55公里,哈吉普爾(Hajipur)以北29公里。毘舍離是佛教古城,也是當時十六國中之一大國,為該城首富維摩詰(Vimalakirti,毘摩羅詰,即無垢或淨名)及其子寶積(Ratnakara)的故里,更是“耆那教”教主大雄(Mahavira,救度者之意)的誕生地。西元七世紀時,玄奘法師所見的吠舍釐城,「基址方圓六、七十里」,「少有居人」,但是「聖跡繁多,難以具舉」。該地花果茂盛,盛產菴沒羅(芒果),氣序和暢,風俗淳質,亦為阿難尊者入滅處,仍存有紀念他的紅磚塔(Ananda Stupa)。其不遠處貝克羅村(Bakhra)現仍立有高五、六十尺的阿育王弘法石柱,柱南有池,附近不遠有紀念塔,曾是獼猴鑿水池(Markata-hrada)、獻蜂蜜給佛陀的地方。據說佛陀曾在此地附近一位女妓阿姆拉帕莉女(Amrapali,菴沒羅樹女保護者)所有的芒果園說法,古代「菴沒羅樹園精舍」之前建有塔。

那爛陀大學-(王舍城附近)

那爛陀(Nalanda) 那爛陀大學是在五世紀初由笈多王朝的戒日王所創建,爾後歷經七個國王屢次增建,那爛陀大學被列為世界上最古老大學的代表之一。此城名原意「賜蓮之地」或「神知之地」。在五至十二世紀之間,尤其以東方藝術和佛教教學的最高學府而享有盛名。玄奘大師曾在此留學15年之久,興盛時期,最多有老師1,500名之多及學僧1萬多名,在此研習中觀、瑜伽、密教等各派的義理,弘揚大乘佛法。玄奘大師曾跟隨當時的校長,被尊稱為唯識學派正法藏的--戒賢法師參學,最先譯出的是《瑜伽師地論》。受玄奘大師積極求道精神影響,義淨三藏也經由南海的航路到此留學。

十三世紀初,蒙兀兒王朝的回教軍團(Bakhtiyar Khalji),攻略比哈爾地區時,不能倖免地那爛陀大學也遭到火攻,建築物、經典、書籍等延燒了六個月之久後,就從此埋藏於地下七百年。直到 1915~37年及1974-1982才陸續再出土。